第459章2012华夏热

第459章2012华夏热

“院士?”

饶是许青山已经领过了各种各样的荣誉了,在听到院士的时候,他的小心脏还是不争气地猛跳了一下。

“我杰青的项目不是刚收尾吗?长江都还没申请,怎么就能去评院士了呢?”

许青山有些诧异地问道。

“你小子你都有能耐去做那么大的事了,我们就怎么没有能耐让你去评院士呢?”

周其凤差点被许青山的疑问给逗笑了。

“就你小子做到的这些事情,我们给你报个名也只不过是顺水推舟,从上到下不会有任何一个人敢去卡你的申请,你懂我的意思吗?”

周其凤对许青山说道,随后又补充道。

“而且你也不止在这份名单上,过两天,华清那边也会给你寄一份名单,那是工程院的。”

“啊?”

如果说科学院院士的候选申请对于许青山来说是惊喜。

那工程院院士的候选申请对于徐先生来说就是完全在意料之外,他就没有想过自己会去评工程院院士。

“啊什么啊你?小子对自己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啊。你又做计算机又做芯片的,你还真以为科学院能够覆盖你的成果吗?”

“这我这不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吗?我平时都不怎么跟工程院的接触。”

许青山笑嘻嘻的说道。

他现在的心情也确实是极好的,毕竟谁收到这样的消息,能不喜出望外呢?

22岁就能够成为两院院士。

许青山的人生刚刚走入早晨七八点钟太阳的阶段,就已经是别人几辈子叠加起来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巅峰。

“你就吹吧你,就你那个实验室的团队,藏着几个工程院的院士,我都懒得揭穿你。”

周其凤觉得自己不能继续跟许青山打电话了,再说下去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

怎么会有人这么强,而且还这么会凡尔赛?

挂了电话之后,许青山靠坐在桌前。

他往前走了两步,到了窗边,朝着窗外看着,一时间整个人竟然有些迷茫。

人生似乎走到这里就已经是巅峰。

未知的前路还有很多值得他去探索的东西,但那广阔无垠的科学宇宙,似乎又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探索结束的。

好在,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12年6月。

在新的一届高考生结束了高考战斗之后,青山高等研究院公布了最新的公告。

虽然还没有正式的完成申请,成为能够招收本科生的大学。

但是青山高等研究院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最新的招生通道。

在2012年新高考阶段,高考数学单科总分达到满分的考生,以及曾经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和全国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中得到过国家级奖项的应届生,可以在青山高等研究院的官方下载报名表,把报名表填完之后,投递到青山高等研究院的官方邮箱里完成申请。

通过申请资格审查后,就可以到鹭岛来参加青山高等研究院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

青山高等研究院的自主招生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具体划分为数学和计算机两大学科,考试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而最终能够通过考试被录取的学生则会和青山高等研究院直接签订一份见习研究员的15年合同。

这一份15年合同里面包含的内容十分多。

青山高等研究院可以保障签署了15年合同的见习研究员可以同步获得京城大学、华清大学或者其他985院校和华科院的学历证明。

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正常的履行了15年合同,那在前面的7到10年的时间,他们只要能够通过基础的考试考核,就能够同步获得京城大学、华清大学或其他高等院校的本科、硕士、博士学历。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一种直博一贯制的规则。

当然虽然合同的年限非常的长,可许青山并没有在待遇福利上克扣这些学生。

合同对于学生的约束主要是在于学术热情和自律上,只要能够签下合同这些学生来学校报到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不用带,只需要穿着内裤来就行。

甚至许青山都有在计划可以给学生们发放内裤。

其实想要养一个学生的成本并不高,真正高的成本是在于研究方面的各种设备需求。

这种包吃包住还发工资,还有大佬带你的合同,简直不要太香。

在青山高等研究院发布出公告和合同的声明之后,网络上的热议瞬间就淹没了青山高等研究院的官方账号。

本来许青山跟王长平在讨论的时候还会想15年的合同是不是有些太长了,让学生觉得自己像是签的卖身契一样。

但王长平当时就笑着说许青山何不食肉糜。

果然,如今的网络上对于青山高等研究院的这份合同最大的呼声是.

“许神,敢不敢把这份合同的年限改为终身制?不用给我发工资,只要包吃包住,让我跟着你们做科研就行,我包勤快的,每天只需要睡五个小时。”

这是主动想要来给许青山他们当牛马的。

“我不仅不用发工资,我还能给学校捐钱,选我选我!我捐图书馆!”

这是不知道哪里来的煤二代,对许青山极尽崇拜的。

许青山对于网络的这种阵仗也有些汗颜。

可能这些网络上的网友们根本就不知道等他们进了青山高等研究院之后,将要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强度和脑力风暴吧。

或许对于在科研界当了许多年科研牛马的老博士们来说,那是一种享受。

可是对于那些刚刚从高中毕业出来的年轻人们来说,就是一种艰巨的挑战。

不过许青山和王长平他们坚持要在青山高等研究院转型成青山大学之前就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哪怕是以这样的形式进行的,是因为许青山认为国内的学生想要培养好足够先进的学术思维的话,就必须要在本科阶段打好学术思维基础。

这一点,在国内学术界也是体现得非常明显的。

有时候各大高校的导师在选择研究生的时候,会更愿意选择名校出来的学生,而不是其他普通院校的学生,其实并非是直观的院校歧视。

说句zz不正确的话,有时候,歧视也是一种概率论总结。

因为导师们会更希望学生能够快速上手课题组的工作,并且能尽快的完成个人的提升,达到有学术产出的高度。

但是普通院校的学生本身能够接触核心学术和先进学术的机会就比较少。

无论是本科阶段的教师资源还是设备资源都很有限。在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还存在着各个方面在个体上的差距。

想要做到后发制人,那就是难上加难。

许青山当然也想过达者兼济天下,但他也没有办法否认的是其实科技学术圈并不需要有那么多的人,只需要有最尖端最前沿的一批人就足够了。

因为哪怕只是最尖端最前沿的这些研究者,他们的存在也有十数万人。

国内很多硕士和博士的毕业论文,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填充资源库,至于真正能够落到实处的应用型研究寥寥无几。

许青山不希望自己的青山高等研究院未来也会被同化成这个样子。

因为那样就会违背了他建造这所学校的初衷。

所以他提出来的15年,一贯制本质上就是想要从零基础开始调教培养学生,让他们快速的拥有学术思维和学术前沿研发能力,并且让他们能够快速的成长到一个成熟的阶段。

在许青山自己没有提出来的个人展望里,他希望这些十七八岁就进入到青山高等研究院里面进修的学生们,在15年之后也就是32岁33岁的阶段。

他们毕业的时候就能够靠着手中的成果和实力成为国内任何一所高校的副教授。

要注意,这在许青山的心目中是所有学生的平均及格线水平。

实际上目前能够做到这种水平的,放到哪里去都能算得上是学术界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

可许青山从来没有忘记,他建立青山高等研究院想要对标的永远是那一家屹立在西方学术之巅的院校。

许青山在结束了繁忙的学术工作之后也开始回归到家庭中多陪伴陪伴,家人一起在华夏境内游玩。

他们现在一家人都不太适合出国。

毕竟在今年华夏对外的发言上,世人都知道了华夏的芯片行业得到了巨大突破。

西方世界质疑华夏的发言只不过是空口白牙,只有真正见到可以量产的芯片实物,他们才会承认华夏在芯片行业做到了全球领先的地位。

但很快他们就因为自己说的话被打脸了。

2012年的下半年,京城小米集团发布的最新一款supermi系列手机,搭载了一颗由华夏全自研的14nm制程的量产芯片,这款手机的设计概念和性能在各个机构和平台的测评中,远超其他手机。

但这并不是结束,而仅仅只是开始。

许青山并没有因为自己和小米的关系,就选择了将芯片独家供应给小米。

因为这颗芯片虽然是在自己的主导下研发成功的,自己在芯片的供给选择上也有足够重量的发言权。

可许青山也非常清楚,这并非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战争,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

他选择了把技术上交给国家,自己只保留一部分利润分润权,而分出来的这笔利润,他也承诺会完全投入到青山高等研究院和未来的青山科技城的建设之中。

由国家牵头建立起了华夏芯片联盟。

各家成规模的企业在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之后,就能够加入到芯片联盟之中,获得芯片相关的各种福利,以及研发许可。

研发出来的新型技术也将被归纳到芯片联盟之中,和许青山一样享有技术分润权。

这样的操作不仅将华夏的芯片行业拧成了一股绳,而且由于许青山的珠玉在前。

整个行业没有任何人敢对这样的规则制度发出不满。

道理很简单,许青山现在已经被业内人称为“华夏芯片之父”。现在整个芯片联盟都是建立在人家亲手打造出来的技术基础上,大家只要屁股是正的,就能够低门槛地享受到这种技术领先带来的红利。

谁会想不开去反对这样的制度呢?

也没有人承受得起反对这样制度的后果。

而且芯片联盟并不仅仅只是辐射到了手机行业,几乎涉及了智能电子设备的领域,都能够参与到这样的科技红利热潮来。

原本全球对于华夏制造的印象,是在于物美价廉,在于朴素。

可是在海量的芯片和与之伴生的各种科技产物、电子产品推向全球之后,“华夏制造”也逐渐成为了“华夏智造”的代名词,华夏也与高科技和先进直接挂钩。

这可就苦了那些国内外的公知。

哪怕他们竭尽全力的想要去抹黑,但在最直观的数据对比下,那种断崖式的差距也让他们只能想尽办法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或者抨击华夏数据造假。

但东西是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的。

而在国外各国各个企业对于华夏迸发出来的这种超高生产力的高科技产物进行拆解研究之后。

他们惊奇的发现,这个产品里真的半点美国技术含量都没有。

是华夏完完全全的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芯片。

哪怕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可以看到已有技术的影子,可由于许青山他们把一些技术的底层逻辑都完成了修改,只是实现了同样的效果,所以国际专利也无法指责华夏芯片抄袭。

也是这样的技术拆解,他们最终才发现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华夏芯片巨浪是由谁亲手缔造的。

许青山!

那个在明面上似乎和这场热潮完全无关的男人。

好家伙,你个浓眉大眼、慈眉善目的家伙,竟然背地里偷偷干了这么多的事情?

原本还想着要去招揽许青山的各国特勤一下子都泄了气。

人家能够瞒着各国的特勤机构,完成这样的壮举,那基本上就代表着华夏已经在全力保护和支持这一位科学家了。

要是几十年前的华夏,大家还有胆子碰一碰。

但现在的华夏国富民强军事实力强大的令人可怕,还有各种尚未可知的科技装载,都不用说别的就现在华夏能够掏出这样的量产芯片,如果这些芯片用在了各种机器人或者是电子器械上,那各国又要如何应对?

关于这个猜想,许青山也很快给出了新的答案。

在2012年年底,青山高等研究院给出了一份关于新型微型重装飞行机器人的设计方案,以及智能操控系统,当效果宣传片流出的时候,全世界都爆炸了。

对于华夏国民来说,只是科幻走进了现实。

但对于那些对华夏有敌意的世界各国来说,他们的天都要塌了。

这哪里是什么生活居家机器人?这是战争机器啊!

报告总统!

华夏正派出了十万台钢铁侠过来进攻我们,我们要怎么办?

对于这样的局面,世界各国都没有办法给出一个答案。

而这一次也更加明显的说明国际形势完全是由拳头大小说话。

2012年收官,全球迸发出了一股新的“华夏热”。

有谁不想和华夏打好关系呢?

看看华夏周边那几个国家就知道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舔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