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猫艾瑞克 作品

第37章 丹阳强兵

徐州,下邳,

刘备军议事厅内,

麾下文臣武将齐聚,

正在商议,招降泰山群寇之事。

只听张飞大声嚷嚷道:

“大哥,那泰山群寇,为祸乡里,劫掠民众!我与子仲前去劝降,他们居然不识抬举。给我数千兵马,我愿为大哥剿平这伙贼寇!”

自与糜竺出使那泰山贼寇,

他就憋了一肚子鸟气,

即使上次砍瓜切菜般,

干掉了昌豨上百骑兵,

尤不解恨!

“主公,此次我与翼德出使,虽未建功。但以我观之,那泰山贼寇,似乎也并非是铁板一块!”

糜竺不假思索地说道。

“哦?子仲似乎意有所指?”

刘备奇道。

“泰山诸寇,首领共有五人!臧霸,孙观,昌豨,吴敦,尹礼。几人各据一方,其中以臧霸,昌豨二人实力最为雄厚,各有上万兵马,那孙观,吴敦,尹礼三人,麾下也各有五六千兵马。”

糜竺如实禀告。

“那泰山群寇,竟有三四万军力,势力如此雄厚?”

下首的关羽,皱眉问道。

“云长将军,有所不知。那臧霸,多年前就啸聚徐州北部,虽然名义上归降故州牧陶公(陶谦),却一向听调不听宣,仿佛一镇诸侯。而那昌豨等人,更是出身贼寇,荼毒乡里,恶名远播,我徐州曾经屡次征伐,均未能取胜!这伙泰山贼,万不可等闲视之!”

说这话的,是广陵太守陈登之父,徐州长史陈珪,

他曾是故徐州牧,陶谦的头号“智囊”,

对徐州之事,了若指掌

如今父子二人,都效力于刘备麾下。

“主公,正如家父所言,那泰山诸寇,并非易于之辈!但这数万贼军,如同我徐州一颗毒瘤,必须铲除!主公若要将其平定,恐怕不能强攻,当使计分化瓦解!”

陈登也对刘备建言道。

“汉瑜(陈珪),元龙(陈登),二位所言甚是,只是那泰山诸寇,该如何分化瓦解?”

刘备对此,也颇为意动。

“私以为,泰山诸寇,既以臧霸,昌豨二人实力最强,当从此二人下手!糜别驾,此二人,对我军招安态度如何?”

陈登出声询问糜竺。

“那臧霸与孙观,二人对招安之事,较为热切,对我与翼德也执礼甚恭。但那昌豨,吴敦,尹礼三人,冥顽不灵,竟妄图割据东海,琅琊两郡!已被我严词拒绝!”

糜竺如实相告。

“提起那昌豨狗贼,我就来气!他要挟我等不成,居然称大哥窃据徐州,不过一外来户!如果不是子仲拉着我,我早拿蛇矛,在他身上捅上十个透明窟窿!”

张飞尤自愤愤不平。

刘备听张飞此言,

心中也燃起一丝怒意,

他受陶谦托孤,

得陈登,糜竺等徐州大族支持,

坐上徐州牧之位,

一时根基未稳,

没想到那泰山贼寇,

也敢出言讥讽!

看来霍骁提过的汉室宗亲身份,

必须及早得到朝廷与陛下认可,

方可让徐州上下无话可说!

但刘备喜怒不形于色,

只以眼神制止张飞,

不让这浑三弟继续胡说八道。

陈珪人老成精,

自然知道张飞一通发泄,

不经意道出了主公心中隐忧,

连忙打岔,建言道:

“主公,既如糜别驾所言,那我等可先讨伐昌豨,再佯攻臧霸,对其施加压力,如争取到臧霸,孙观来降,昌豨孤立无援之下,或灭或降,也不过在主公一念之间!”

“父亲所言,与陈登暗合,请主公定夺!”

陈登也拱手同意道。

“要我说,这帮泰山贼寇不过乌合之众,无甚厉害之处。之前陶公麾下并无能征善战大将,以至征剿无功!如今大哥只要让我与二哥,各领数千兵马,尽可将其剿灭!”

提到打仗,

刚被大哥眼神警告的张飞

又大大咧咧地说道。

“三弟,不得胡言!是战是和,全凭大哥定夺!”

关羽见张飞口无遮拦,

陶谦旧将曹豹,许耽等人,

皆面色难看,对张飞颇为不满。

连忙出言制止道。

陶谦出身丹阳郡,

此地是山越族的聚居地,

一向汉越杂居,

民风更是尚武彪悍!

陶谦能跻身汉末群雄,

执掌徐州,很大程度,

是因为手中有一张王牌,

丹阳兵!

他们在整个汉末三国时代,

都是十分活跃的存在,

号为“天下精兵”!

丹阳兵多为乡党,宗族关系,

甚至父子兄弟,一齐冲锋陷阵,

加上英勇无畏,死战不退的个性,

一直是许多势力的王牌军队。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

陶谦以四千丹阳兵资助刘备,

让其抵御曹操东征,

“小霸王”孙策掌握丹阳郡后,

大量收编丹阳兵,助其平定江东。

孙权即位后,更是屡次征伐山越,

将丹阳郡作为兵源要地。

直到西晋灭吴之时,

吴国丹阳太守沈莹,

亲率五千丹阳兵组成的“青巾兵”,

冲击晋军大营,

最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可以说丹阳兵的奋战史,

贯穿了整个汉末三国时代!

如今陶谦已经故去,

其麾下的丹阳兵,

约有六千人并入刘备所部,

却仍有一万多丹阳兵,

归曹豹,许耽等陶谦旧将统领,

曹豹,许耽出身陶谦乡党,

对麾下的丹阳兵,控制力极强,

这些人只效忠陶谦,

却对“外来户”刘备颇有微词,

只是陈登,糜竺等徐州世家大族,

皆愿辅佐刘备,

曹豹,许耽才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听到张飞轻视丹阳诸将,

他们俱是强压心中怒火,敢怒不敢言。

刘备精于相人,自然有所察觉,

于是当即说道,

“征伐泰山寇之事,刘备还要仰赖诸公。此事非同小可,容我思量两日,再做定夺!”

“诺!”厅下众人无不应允。

待众文武退下后,

当夜,刘备叫上关羽,张飞两位兄弟,

又召来孙乾,简雍二人。

这几位,都是刘备入主徐州前老班底,

深得刘备信任,

更没有陶谦旧臣,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翼德,你今日怎可口无遮拦?我等新掌徐州,正是用人之际!糜子仲,陈元龙,陈汉瑜诸公,诚心来投,已是自已人。但那曹豹,许耽手握军权,并未诚心归附。如此你与云长,更不可与其争锋相对。此二将,为兄当示之以诚,以收其心!你等不可怠慢!”

刘备语重心长地说道,

自已这个三弟,

总是如此鲁莽,最易得罪他人!

“大哥,我已知错。只是那曹豹,许耽确实无能,否则怎会让那泰山贼寇,在徐州做大,日后我谨小慎微就是。”

张飞喃喃自语道。

只是他这种浑人,

好了伤疤就忘了疼,

这次错了,下次还敢!

“大哥,三弟今日口不择言,我观那曹豹,许耽已有愤恨之色,这些陶公旧将,皆视我等为徐州外人,恐怕不得不防!”

关羽不无忧虑的说道。

“他们敢!谁敢背叛大哥,要先问过我手中蛇矛!”

张飞勃然变色道。

“宪和(简雍),公祐(孙乾),你二人负责我军钱粮,如若征伐泰山群寇,眼下我军可还能支撑?”

“禀主公,徐州府库充盈,虽然我军拿出不少粮食赈济流民,但糜子仲又为我军筹措诸多粮草。如果只是短期战事

,当可无忧,只是。。。。。。”

主簿简雍欲言又止。

“宪和但说无妨。”

“我军兵力有些捉襟见肘!徐州四战之地,南方袁术,自彭城战败,据细作回报,又在调集军队,蠢蠢欲动。西方虽有吕布军屯兵小沛,抵御曹操,但其在兖州损兵折将,如今不过数千军力,恐怕难以抵挡,我军需要派兵策应!况且曹豹,许耽等陶公旧将,手握重兵,却阳奉阴违,只肯防守,不肯出战。如云长将军所言,我们也不得不留下兵马,防备一二!”

刘备默然无语,自已初掌徐州,

千头万绪,确实难以兼顾,

但他还是问道:

“如若我军北征泰山群寇,能动用多少兵马?”

“主公明鉴,如若此时出征,恐怕只能动用不足万人军力!”

参军孙乾略一权衡,说道。

刘备听到只能动用不足万人军力,

也有些发愁,泰山军势力强大,

如若对方据城而守,

万余军力,未必有必胜把握!

孙乾却仿佛成竹在胸,说道:

“主公勿忧,我倒有一个思量,不知主公允否?”

“哦?”

下章预告“借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