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众生为侠
刚刚还人声鼎沸的人群,一时间变得鸦雀无声。
“崆峒山现在还有道门的人?道门在那里的势力不是两个月前就被五大汗联手剿灭了吗?”,良久,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总会有希望的,不是吗?”,男人模棱两可地丢下这样一句话,拉着一脸茫然的妇人匆匆离开了。
曲星河凑上前去,只见有些破败的庙宇中供奉的观音像中间有一条巨大的缝隙。
曾经许是被劈成两半的石像已经被附近的百姓用黏土粘了回去,为了遮住裂缝,石像上缠了根藤蔓,香炉也换了个新的,上头三三两两插着香。
说来也奇怪,乱世里的神,连自己的神像都庇佑不了,谈何庇佑世人?
他一路走来,没见过一个和尚,倒是有两个看着眼熟的三清山道士在发粮。
可惜崆峒山破落的山门前,应该是空无一人吧。
“等等,他说他家有粮?”,忽然有人醒悟过来,高声喝道,“谁愿意同我去抢粮?”
于是人潮便熙熙攘攘地朝着方才二人离开的方向涌去。
生死面前,求生为本,谁还顾得上善恶?
曲星河下意识地想要拔剑拦住众人,手刚刚摸到剑柄,却又犹豫了。
他一路走来,这种事情见得多了,当时加以阻止,他一旦离开,便又会反反复复地重演。
他一个人,又能做些什么呢?
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过是一句空话。
有时他会想,这侠字,怎么会是一个“人”和一个“夹”呢?
古籍给出这样的解释,人挟持强权而仗义行道而为“侠”。
可若是能敌得过庙堂龙吟,转逆时运,救国救民,便不必做这江湖之上的侠客了。
可偏偏庙堂之上,抬手之间定人生死的却是一群衣冠禽兽。
草野之间的善心,能够救得了十人,百人,于这浩然天下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可纵然是蚍蜉撼树,却依旧不忍视而不见,方才当得上一个“侠”字。
他的手轻轻握住背上的重剑,却被一声厉喝打断,“你们这个时候不忙着春种,跑到这里来拜神求佛,还想着抢人家的粮!”
男人手里拿着菜刀,孤身拦在人潮身前,近乎枯竭却又有着无尽热烈的双眼,居然惹得人群退却半分。
纵然“匹夫之侠,湮灭不见。”(取自司马迁——游侠列传序),却正是这名不见经传的侠气,带给众生乱世之中的希望。
故而镇魔使更易交替,西沙的镇魔关却仍旧巍巍矗立。
成败从不在一时,一人的肩上,在于芸芸众生的侠义之心。
是以赵无明蛊惑人心而乱西沙,镇魔关在被利用的人心前不堪一击。
“虚伪,我不相信这里有人不想吃饭。”,有人冷笑道。
“为了一口饭而杀人,我宁可活活饿死!”,男人挥舞着手中的菜刀,逼得站在最前面的几人面露惧色,连连后退。
“咱们这么多人,怕他作甚,他死了,就是只两脚羊。”,有人坏笑道。
男人闻言,手中的菜刀也有些发颤,“你们……简直是野兽……”
有人舔了舔嘴唇,“吃不饱饭的人,和畜生无异。”
曲星河手中的重剑终是出鞘,朗声喝道,“都给我滚开!谁敢动他,我就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