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弓刀 作品
第232章 褶子
以往元日这天是要朝会的,因为陛下卧病,朝会也免了。
易禾难得当一回富贵闲人。
她垫着手臂朝车外看去,今年仿佛同往年没有什么不一样,街面上仍旧舟车辐辏,行人如织。
铺肆林立不必说,前一家有鱼鲊满案,后一家就有吴姬当垆。
再有百戏杂陈,唤客不绝。
这个日子出来游逛的多是玉饰冠冕的乌衣子弟。
于他们而言,游肆是次要,使人见其容止才是重要的。
这一会儿的功夫看得易禾目不暇给。
在建康住久了,她有时竟忘了这是数代笙歌,千年王气的江南第一名都。
……
车子又行了片刻,李祎非要下去买东西。
易禾不耐烦等人,因而再三叮嘱:“回来迟一点我便不等你。”
这可是朱雀街,大年初一的朱雀街。
要是逗留久了,想走都难。
李祎没回头,只留下一句:“一口茶的功夫。”
易禾只好一边看街景一边等他。
过了约摸一刻左右,李祎还不见返回。
想起他今日穿得骚气。
易禾才要使石赟去寻他,却从窗前见他一路小跑而来。
可惜行至一半,被一群妇人连手共萦阻住了去路。
两方相峙少时,李祎将衣领一扯,当街喊了两声:“发散了,发散了。”
趁着众人一时不防备,他绕过人墙狂奔向易禾的车驾。
石赟也不敢含糊,马上驾车逃离。
可惜人多路阻,车子很快就被围住了,甚至还有人在外面掀帘偷窥。
易禾一手扯紧窗帷,随口抱怨了一句:“看看你干得好事。”
“衣裳,衣裳穿好。”
李祎不甚在意,胡乱提了提领子,忙着将买来的两坛酒在车内安置好。
酒刚搁下,易禾就隐隐闻到一阵香气,她连嗅了两下:“是椒柏酒。”
“是了。”李祎跑了一路将将息喘,他指了指其中的一坛:“这坛给你,椒柏驱疫添寿,今日要喝的。”
易禾望着眼前的青瓷酒坛,不由想起一件旧事。
那年上巳节,她同李祎和司马瞻,还有两三同窗一起来朱雀街游肆。
那日的朱雀街也是人头攒动,举步维艰。
半路上有人说行路暑热,不如坐下来沽酒尝尝。
那是易禾第一次饮酒,喝的正是这椒柏酒。
这会儿她抬眼望了望车外,发现李祎买的还是那家酒肆。
可当年他们买酒时,店家还送了每人一个艾草香囊。
而今却没有。
到底簪花沽酒少年事,昨日物我已忘形。
真可惜。
想到这儿她鼻子微微一酸,赶紧扯了句旁的来问。
“那这一坛呢?”
李祎抿嘴笑笑:“这坛你别惦记,是给司马瞻的。”
易禾也笑。
谁说那些年俯仰成昔,忽然而已。
只要有人还记得,好像也不算遗憾。
车子在路上晃了差不多快一个时辰,这才驶出朱雀街。
李祎已经打了两个盹。
他揉着眼瞧了瞧外边:“咱们现在去哪儿?”
“回府。”
李祎觉得奇怪:“你元日就只拜访夫子一人?”
易禾懒懒地问了句:“你还想让我去拜谁?”
“朝堂里就没你在意的人了?”
“没有。”易禾说着话微微欠了欠身子,坐久了还真有些累。
“朝堂上官职比我高的都是敌党,无须去拜。官职比我低的,自然是他们来拜我。”
李祎努努嘴:“嗯,就你易大人矜贵。”
虽然他想不明白,既然高官都是敌党,那她在朝堂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再没说几句话的功夫,太常第就到了。
两人先后刚落地,就见对面也驶来一辆马车。
王显笑盈盈地从车上下来,远远就冲易禾揖了一礼。
易禾一边将王显往院里请,一边示意杵在她身侧的李祎:
“这是御史中丞王大人,叫人。”
李祎其实之前跟王显见过一回,但他跟不熟的人向来没话说。
碍着今天是初一,就同王显见了个常礼。
显然王显是个不拘小节的人,有没有这样的虚礼他似乎也不在意。
于是笑了笑:“道长新好。”
李祎则紧跟在易禾身后嗔了一句:“说话,你想当我爹多久了?”
……
三人在中堂坐定,在橙进来奉茶设果。
李祎看了看案上的石榴红枣柿子,最后拈了块胶牙饧来吃。
易禾跟王显一落座,寒暄两句就将话头转到了前线军情上。
从襄阳说到上明,又从江陵说到北府军。
李祎一边嚼着糖,一边仔细听着。
“不知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还能不能过个安稳年。”
易禾轻叹了一声。
李祎想开口说话,没防备胶牙饧实在粘牙,只能喝了两口茶先化开。
“既然姓桓的不抵抗,司马……陛下为何不继续派兵去驰援襄阳呢?”
王显笑着接话:“哪儿有那么容易,都说六寒不交兵,如今是冬日,光是御寒的营帐衣物人马口粮就难置,大军一动就是哗啦啦的军饷。”
“那司马瞻在做什么?”
“殿下在北府征召北府兵,日夜不歇,听说现在已经有两万余人。”
李祎没听说过北府兵,所以又问了句:“既然数少,那就是精兵了?”
“没错,他们大都是来自冀州和青州的流民,其中有不少人是一路追砍氐人至此的,所以有些打仗的悟性。”
李祎点点头,脸上带出几分钦佩神色。
“照你这么说,大晋的武将还没有百姓勇武?”
王显只答:“在下身为朝廷命官,又在御史台应值,不好私下妄议同僚。”
李祎不买账,非要用话堵他。
“那你这个言官做的什么意思,私下里都不敢说句实话。”
王显还是笑笑:“在下只说私下不好妄议同僚,可没说不在殿上妄议。”
李祎先是一怔,随后也笑了:“你这人,坏得很。”
……
再聊到北府军,王显记起一件事:“下官没记错的话,大人就是冀州人士?”
易禾点头:“没错,虽然此冀州非彼冀州,但是相距不远。”
李祎突然来了兴致:“你能不能说几句冀州话听听。”
易禾想了想,开始诵史记。
李祎蹙眉听了那么四五句,忍不住打断她:
“可以了,你一说冀州话,我觉得你衣裳都起褶子了。”
喜欢扒墙脚的女御史请大家收藏:扒墙脚的女御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扒墙脚的女御史请大家收藏:扒墙脚的女御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易禾难得当一回富贵闲人。
她垫着手臂朝车外看去,今年仿佛同往年没有什么不一样,街面上仍旧舟车辐辏,行人如织。
铺肆林立不必说,前一家有鱼鲊满案,后一家就有吴姬当垆。
再有百戏杂陈,唤客不绝。
这个日子出来游逛的多是玉饰冠冕的乌衣子弟。
于他们而言,游肆是次要,使人见其容止才是重要的。
这一会儿的功夫看得易禾目不暇给。
在建康住久了,她有时竟忘了这是数代笙歌,千年王气的江南第一名都。
……
车子又行了片刻,李祎非要下去买东西。
易禾不耐烦等人,因而再三叮嘱:“回来迟一点我便不等你。”
这可是朱雀街,大年初一的朱雀街。
要是逗留久了,想走都难。
李祎没回头,只留下一句:“一口茶的功夫。”
易禾只好一边看街景一边等他。
过了约摸一刻左右,李祎还不见返回。
想起他今日穿得骚气。
易禾才要使石赟去寻他,却从窗前见他一路小跑而来。
可惜行至一半,被一群妇人连手共萦阻住了去路。
两方相峙少时,李祎将衣领一扯,当街喊了两声:“发散了,发散了。”
趁着众人一时不防备,他绕过人墙狂奔向易禾的车驾。
石赟也不敢含糊,马上驾车逃离。
可惜人多路阻,车子很快就被围住了,甚至还有人在外面掀帘偷窥。
易禾一手扯紧窗帷,随口抱怨了一句:“看看你干得好事。”
“衣裳,衣裳穿好。”
李祎不甚在意,胡乱提了提领子,忙着将买来的两坛酒在车内安置好。
酒刚搁下,易禾就隐隐闻到一阵香气,她连嗅了两下:“是椒柏酒。”
“是了。”李祎跑了一路将将息喘,他指了指其中的一坛:“这坛给你,椒柏驱疫添寿,今日要喝的。”
易禾望着眼前的青瓷酒坛,不由想起一件旧事。
那年上巳节,她同李祎和司马瞻,还有两三同窗一起来朱雀街游肆。
那日的朱雀街也是人头攒动,举步维艰。
半路上有人说行路暑热,不如坐下来沽酒尝尝。
那是易禾第一次饮酒,喝的正是这椒柏酒。
这会儿她抬眼望了望车外,发现李祎买的还是那家酒肆。
可当年他们买酒时,店家还送了每人一个艾草香囊。
而今却没有。
到底簪花沽酒少年事,昨日物我已忘形。
真可惜。
想到这儿她鼻子微微一酸,赶紧扯了句旁的来问。
“那这一坛呢?”
李祎抿嘴笑笑:“这坛你别惦记,是给司马瞻的。”
易禾也笑。
谁说那些年俯仰成昔,忽然而已。
只要有人还记得,好像也不算遗憾。
车子在路上晃了差不多快一个时辰,这才驶出朱雀街。
李祎已经打了两个盹。
他揉着眼瞧了瞧外边:“咱们现在去哪儿?”
“回府。”
李祎觉得奇怪:“你元日就只拜访夫子一人?”
易禾懒懒地问了句:“你还想让我去拜谁?”
“朝堂里就没你在意的人了?”
“没有。”易禾说着话微微欠了欠身子,坐久了还真有些累。
“朝堂上官职比我高的都是敌党,无须去拜。官职比我低的,自然是他们来拜我。”
李祎努努嘴:“嗯,就你易大人矜贵。”
虽然他想不明白,既然高官都是敌党,那她在朝堂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再没说几句话的功夫,太常第就到了。
两人先后刚落地,就见对面也驶来一辆马车。
王显笑盈盈地从车上下来,远远就冲易禾揖了一礼。
易禾一边将王显往院里请,一边示意杵在她身侧的李祎:
“这是御史中丞王大人,叫人。”
李祎其实之前跟王显见过一回,但他跟不熟的人向来没话说。
碍着今天是初一,就同王显见了个常礼。
显然王显是个不拘小节的人,有没有这样的虚礼他似乎也不在意。
于是笑了笑:“道长新好。”
李祎则紧跟在易禾身后嗔了一句:“说话,你想当我爹多久了?”
……
三人在中堂坐定,在橙进来奉茶设果。
李祎看了看案上的石榴红枣柿子,最后拈了块胶牙饧来吃。
易禾跟王显一落座,寒暄两句就将话头转到了前线军情上。
从襄阳说到上明,又从江陵说到北府军。
李祎一边嚼着糖,一边仔细听着。
“不知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还能不能过个安稳年。”
易禾轻叹了一声。
李祎想开口说话,没防备胶牙饧实在粘牙,只能喝了两口茶先化开。
“既然姓桓的不抵抗,司马……陛下为何不继续派兵去驰援襄阳呢?”
王显笑着接话:“哪儿有那么容易,都说六寒不交兵,如今是冬日,光是御寒的营帐衣物人马口粮就难置,大军一动就是哗啦啦的军饷。”
“那司马瞻在做什么?”
“殿下在北府征召北府兵,日夜不歇,听说现在已经有两万余人。”
李祎没听说过北府兵,所以又问了句:“既然数少,那就是精兵了?”
“没错,他们大都是来自冀州和青州的流民,其中有不少人是一路追砍氐人至此的,所以有些打仗的悟性。”
李祎点点头,脸上带出几分钦佩神色。
“照你这么说,大晋的武将还没有百姓勇武?”
王显只答:“在下身为朝廷命官,又在御史台应值,不好私下妄议同僚。”
李祎不买账,非要用话堵他。
“那你这个言官做的什么意思,私下里都不敢说句实话。”
王显还是笑笑:“在下只说私下不好妄议同僚,可没说不在殿上妄议。”
李祎先是一怔,随后也笑了:“你这人,坏得很。”
……
再聊到北府军,王显记起一件事:“下官没记错的话,大人就是冀州人士?”
易禾点头:“没错,虽然此冀州非彼冀州,但是相距不远。”
李祎突然来了兴致:“你能不能说几句冀州话听听。”
易禾想了想,开始诵史记。
李祎蹙眉听了那么四五句,忍不住打断她:
“可以了,你一说冀州话,我觉得你衣裳都起褶子了。”
喜欢扒墙脚的女御史请大家收藏:扒墙脚的女御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扒墙脚的女御史请大家收藏:扒墙脚的女御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