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小丰子 作品

第329章 空城计?

“小鬼子飞机又来了?”

“这半个下午,飞了几遭了啊?”

“四五次了吧——”

九华山的林荫下,教导队的观察小组议论纷纷,他们一面聆听着句容和镇江方向的枪炮,一面时不时抬眼看天,飞驰而过的战机仿佛是烧太阳能的,兜兜转个不停。

对于正面战场,朝香宫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在他的作战方案里,只要战线稳步推进,各部队协同补位,三到四天就可以抵近南京近郊。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三路并进之下因协同不力而导致的少许部队冒进,而被没出现的教导总队打伏击。

日军将前敌指挥部搬到了常州,朝香宫一人总领南京战事,自下午三点三路大军全线进攻开始,日军航空大队侦察第三中队出动五次,重点搜索了方山、牛首山、汤山,燕子矶一线,但都没有发现部队调动的迹象。

“没有发现教导总队的迹象。”参谋长武藤章接过航空大队传回的电文,垫着步子来到朝香宫的身边,急声汇报道。

“继续找。”

朝香宫没有回头,负手盯着巨幅作战地图,“前线有没有什么进展?”

“没有。”

武藤章抵近朝香宫一步,低声说道,“殿下,我和几个参谋研究过,支那军的防线密不透风,湖熟、句容、马鞍山、镇江已经全线接战,就连上党这种小镇,都有支那军驻防。”

“支那军哪里能兼顾这么宽阔的防线——”朝香宫抿了抿嘴,转过身来,忽然露出一抹笑,“陈诚这是一字排开,不设二线,有意思。”

“需不需要调整部署?”

作战参谋出身的武藤章本能地询问一句,朝香宫的多点进攻恰恰碰上了陈诚的密集防御,在排兵布阵上,双方都没有明显的用兵侧重,按照常理,进攻方在此时应当转面向点,即汇聚优势兵力和火力,迅速进攻一点,以破开陈诚这种没有纵深的防线。

朝香宫摇了摇头,反问道:“难道分路进攻各位将军就拿不下支那军的阵地了?据我所知,南京军已经疲惫不堪,我写的作战方案讲的还不够清楚吗?先拿下当涂,句容,秣陵,镇江,再考虑合兵,你告诉各位师团长,我朝香宫有耐心,我在常州,等他们的捷报!”

“哈依!”

武藤章敬了个礼离去,跑到指挥部向各路师团传达指挥部命令。

(战局态势图镇楼!!!)

北路进攻方向。

第3师团藤田进所部自扬中向镇江东北方向发起进攻,第16师团自丹阳向镇江南面重镇上党发起侧击。南京军方面,坚守镇江要塞的是王耀武第51师,驻守上党的则是战斗力稍弱的冯圣法58师。74军军长俞济时则将指挥部设在镇江以西的一处滩涂边上。

同一时间,海军军舰逆江而上,数门舰炮猛轰镇江外线阵地,镇江要塞所部署的十余门火炮予以还击,但很快就被日军轰炸机和舰炮的联合绞杀之下陷入瘫痪。

陈诚的命令是坚守镇江两天。

但俞济时探出指挥部一看,整个镇江火光冲天,日军的战机遮天蔽日,无数伤兵被顺着交通线往后方转移。

“军长,电话——”

“谁的?”

“冯师长的。”

“他的电话别给老子!”俞济时撇下望远镜骂道,“告诉冯圣法,要是丢了上党,就送他去军事法庭!!!”

“是!”

一个军要扛日军两个师团两天,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俞济时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是最初的74军,他或许还能拍拍胸脯,但此时,他真的心力交瘁。

最要命的是,在战前动员会上,陈诚和明泉统一思想,给所有军长师长摆出一个原则,各部队必须严格以卫戍司令部作战方案行事,任何部队的后撤与反击,必须得到副司令长官陈诚或是总参谋长明泉的授意,有书面的文件进行支撑。

轰隆——

轰隆——

炮火掀起的尘土几乎要淹没这座沿江城市,第3师团和第16师团的双向夹击使得51师和58师同时陷入苦战,在重炮的掩护下,第16师团率先突入58师防守的上党镇,双军厮杀两个余小时,直到天色暗了下来,战斗才停止。

在溧水路方向,第9师团自天王寺兵分两路,一路向北突击句容,一路朝南奔袭湖熟,第13师团也和秣陵的83军在公路线上拉锯,双方反复争夺阵地,伤亡极其惨烈。

南面是双方投入兵力最少的方向,日军仅投入一师一旅,南京军则以较为完整的71军和78军一部据守。

全线持续作战至晚上十点,朝香宫才下令鸣金收兵,次日再战。

麒麟门,南京卫戍司令部。

明泉和陈诚忙活了一下午,想要有条理地梳理三条战线并不容易,日军错进错出,但凡有一点疏忽,就可能全线崩盘,毕竟南京军没有预备队。

“竹石清到了没有?”

明泉时不时就瞄一眼司令部的土院子,麒麟门就在九华山、汤山的背后,距离教导队的驻地只有几里地,因此也就省去了电报联系这一环节。

“参谋长,估计还要一会,山路难行。”

“报告!竹石清前来报到!”

“你小子终于来了!”

明泉扔下手里的兵棋,快步走到门口,将竹石清引着往司令部会议厅里走,竹石清还没搞清楚情况呢,就被裹挟着入内,匆匆一瞥,里面坐着孙元良、唐式遵、萧山令等人。

几人都对他点头致意,显然,竹石清的威望已经在数次战斗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国军军中往往是如此:互不相识比军衔,竞争关系看资历,大难临头论能力。

“石清,坐。”

陈诚抻着桌子,眉头拧的死死地盯着中间镂空的沙盘,待到竹石清完全坐定之后,陈诚才抬起头,苦涩一笑,调侃道,“俞军长今儿有没有找你们求援啊?”“没有。”竹石清直言相告道,“74军的弟兄们打得很勇猛。”

“照战前布置的那么打,不行了。”陈诚先是微微颔首,随后又无奈地摇了摇头,“伤亡太大,今天各线递交上来的伤亡报告,情况很差啊,就连74军这样的部队,面对小鬼子两个师团,七个小时,伤亡快三千人,俞军长刚刚还打电话来诉苦呢,说再守一天,编制就没了。”

“副司令,如果以守阵地为目的,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后续部队顶上去,如果是以保存实力为目的,这各处要塞,适时的放弃我看也不是不行。”

坐在会议桌右侧的孙元良环顾左右后说道。

“但是——”唐式遵敲了敲桌子,“内线的工事至少还得三天才能齐备,如果贸然放日军进来,倚靠现有的工事,能抵挡日军多久,很难说。”

“石清,你怎么看?”

陈诚还是把目光投向竹石清,“你们教导总队所在的九华山,北临镇江,南靠句容,日军之所以不单点爆破,也就是忌惮你们,但一直这么打消耗战,恐怕没等我们撤到二线,部队就已经打光了。”

明泉也顺时补上一句:“石清,我和陈长官今天一直在探讨,到底应该把你们放在什么位置,承担什么任务,但思来想去,还是想听听你这个总队长的意见。”

话说到这,竹石清大抵明白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投向自己。

难道这就是一个合格救火队员应该习惯的场面吗?

沉思片刻后,竹石清仰起头:“副司令,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要为后方的弟兄们争取三天的时间,没错吧。”

“嗯。”陈诚点点头,旋即看向唐式遵,“唐司令,你们要加快动作了。”

“川军兄弟们日夜不休,就算是用手刨,也要给前线的弟兄们在各个山头上刨出阵地来!!”唐式遵狠狠地点头道。

“其实今天的战况,我也在九华山时刻关注。”竹石清站直身子,走到陈诚边上,拾起靠在墙边的指挥杖,在沙盘上指了指说道,“根据情况,朝香宫接替藤田进执掌南京方面的日军后,在今天下午,大体是呈三路进攻的态势,根据各路传回的战报,日军各路都在全力攻击,镇江方面,日军有舰炮的掩护,防守则显得更加吃力一些,尤其是王耀武师长的51师,我认为,镇江可守,但也不可守。”

“什么叫可守也不可守?”

“我们之所以守备镇江,是因为镇江兼水陆运输之便,是日军前敌补给中心的绝佳选址,日本这个朝香宫亲王,是日本皇族中为数不多的职业军人,作战经历极为丰富,用兵风格激进但却又十分严谨。”竹石清指着沙盘说道,“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日军的报纸,七日内攻陷南京的豪言壮语已经上了东京日报的头版头条,为什么这个朝香宫有如此信心?而更奇怪的是,喊着快速拿下南京的口号,这家伙却选择了一条最慢的进攻路线?”

说到这里,竹石清还是庆幸自己有一位日籍下属的,想当初他还有些反对德川楠跟着平鸿混,没成想,日本人、教导队、复兴社、战地新闻官这四个身份混在一起居然如此好用,德川楠完全是日本军方的情报库!

“竹旅长,副司令问的是为什么可守可不守,你搁这分析人家天皇的姑父干什么,咱又不和他认亲戚——”孙元良抬手指了指竹石清,随即哈哈干笑两声,但四面没人理他,他才意识到是自己尴尬,悄悄把笑收了回去。

竹石清也随即露出一抹微笑道:“孙军长,不知己知彼,如何保卫南京呢?在松井石根的指挥下,第一次我们在广泗聚歼18师团,在藤田进的指挥下,好端端的72军被两个小时彻底打垮,这难道还不能说明研究对手的重要性么?”

“你!!!”

孙元良被阴阳一句,差点气的站了起来,好在陈诚摆了摆手,引开话题道:“石清,你理他干嘛,你接着说你的。”

“我!!”孙元良眼睛瞪圆了看着陈诚。

没法子,孙元良从始至终也不是跟着土木系混的,现在手里没了本,谁还拿他当根葱啊?

竹石清微微颔首,围着沙盘的外线踱步讲解道:“朝香宫这个人我刚刚已经给大家分析过了,他此时分兵,必然是为后面的合兵做准备,而日军最有可能选择的突破路线,还是沪宁铁路,74军守镇江和上党,面临水陆两军钳击,不妨让51师回撤至上党,将镇江放给第3师团,以一军扛一个师团,压力会小许多。”

“这怎么行呢?”

江防军司令刘兴皱着眉头看向竹石清所指的地方,补充道,“石清,过了镇江,就是下蜀,这里只有41师不足三千人的部队,要是第3师团长驱直入,沪宁铁路岂不是会被直接打穿?”

“石清,我们最早在镇江布重兵,就是想把日军挡在外线。”明泉贴过来,小声向竹石清提醒道,“过了下蜀,一兵一卒都没了...”

真是可怜的防御纵深——

竹石清暗叹一声,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副司令,明教官,两军对峙,先变者往往处于主动,既然大家都知道有教导总队在,日军不敢冒进,那么我们放开一道口子,日军会如何,大家难道就不感兴趣么?第3师团果真有胆子直接进攻下属么?如果51师回撤至上党,向西可以和九华山阵地连成一片,向北还是主动出击截击日军补给,以此来削弱镇江的运输功能,还能给74军保存实力,何乐不为?”

(让出镇江战术构想图)

“明泉,我发现了,石清和你完全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陈诚抿了抿嘴,看向明泉,透露出复杂的眼神,“你们师徒俩,打仗就是赌博!赌赢了皆大欢喜!赌输了...”

“空城计这招我可没教过——”明泉苦笑一声,赶紧摆摆手撇清道。

陈诚吸了口气,低头看了眼俞济时今天发来的七封电文,暗暗下定决心,随后蹙眉盯住竹石清:

“石清,你有几分把握?”

“三天不敢讲,两天有信心。”竹石清站直身子说道。

“好,你这出戏要是唱好了,不只是少死许多弟兄们,更关键的是,能给内线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啊——”陈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石清,我陈诚也算是你的老长官了,咱俩基本的信任,我是相信的,有任何需要配合的,你只管同司令部打电话,就和当初一样!”

“是!”

竹石清敬了个礼。

会议结束,第二日的作战部署大抵出炉,压力较小的句容和湖熟暂且继续坚守,74军先作调整,以51师向南转进,撤出镇江,合兵至上党,正面抗击第16师团前进。

夜幕中,竹石清刚坐上吉普车,穆枫正在发动汽车,萧山令带着宋明阳幽幽走了上来:

“石清,好久不见,越来越英姿飒爽了哈——”

“萧司令这是哪里话,在战场上待了半月,想来还是留在萧司令身边过的舒坦,你看我这兄弟都被你养的肥肥胖胖——”竹石清瞥了眼跟在萧山令边上的宋明阳,乐呵呵道了句。

“哈哈,宋兄弟可是能干的很!”萧山令将宋明阳的肩一搭,俩人宛如兄弟,“石清,你这等人才,还是留在前线指挥,我们给你打打下手,搞搞后勤。不过,你刚刚所说的让出镇江,我想偷偷问你一句,究竟有多少把握?”

竹石清一怔,旁边的宋明阳抵近说道:“江北的物资现在堆在燕子矶...如果下蜀守不住,我们怕送上去被小鬼子截胡了!”

“哦,原来如此——”竹石清笑了笑,冲二人讲道,“萧司令,这出空城计,无论成或是不成,日军两天内都过不了下蜀,你们大可放心!”

萧山令和宋明阳对视一眼:

“石清,那便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