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出征!
许大勇愣了半晌,忽然意识到自己真攀上高枝了!
但一时嘴笨,阿谀奉承的话怎么也组织不出来,什么肝脑涂地、赴汤蹈火之类的表决心话术霎时忘了个干净,最后就只剩跟在竹石清屁股后边傻笑,他后边的几个哥们也在笑。
“都听好了,以后都好好跟着咱们竹大哥混,少不了你们好处!”
许大勇走着走着,忽然回头对着后面的十几人高声喊了句,使得这群笑脸汉顿时高呼回应。
竹石清依旧还是背着那杆孙毅为他谋得中正式步履沉沉地走在苏州河畔,两月的光景下,这杆枪已不比昔日那般光亮和顺滑,在沙场的洗礼下,枪身上刮出了许多划痕。
苏州河的对岸,缭绕的雾气中散射着五色的彩灯,歌戏的声音盘旋在河面之上,同呼呼的风声紧密交融。
由于处在战时阶段,租界内的外国人不愿惹麻烦,像竹石清这类中国军人想要前往虹口,是不能直接借道浦东的,而需要绕行北站沪北郊区。
“大勇,你去过对面么?”竹石清缓缓放慢了脚步,冲着左侧后的许大勇问了一句。
许大勇扭着脑袋往南岸瞧了瞧,摇摇头:“中队长,呸!竹大哥,那地界,脱了保安皮才能进,否则那帮洋鬼子要开枪!”
“我听说最近英租界的人也都搬进去了?”
“有这回事。”
许大勇思考了几秒,没有回话,是他后边一个哥们答的,“小鬼子这段日子轰炸市区,已经不分什么华界、租界了,昨儿个天黑前,外白渡桥边上的电报局,就被炸成了灰!”
竹石清目光又向东面瞧了瞧,原来完好的百老汇大厦,在经历若干次空袭之后,如今几乎烧成了一具空壳,闸北七成以上的建筑被毁,如今难民们拥杂在苏州河以南的街头,哚食着洋人丢弃的剩食为生。
分明是在中国的领土,却过成了寄人篱下的状态,又何其可悲可叹。
...
虹桥的预备营,此时正等候着营长的到来,这次可不是因为前任营长壮烈牺牲这种荒诞理由,这一次,是实实在在的完整编制的新军!
顶着滔天的狂风,竹石清在下午才抵达了沪西,预备营的驻地设在虹桥机场的北侧,这里毗邻铁路干线,方便运兵至各地。
副营长周绍辉,黄埔九期步科毕业,毕业时成绩优异,为人仗义,行事果敢,选他作为竹石清的搭档,这也是张治中经过一番考虑的,在他眼中,竹石清适合坐镇后方,那么执行层面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
自己的学生周绍辉是个不二人选。
虹桥的军营内,即便风中带雨,周绍辉依然带领着战士们在空地上练习着拼刺,搏杀等战斗技巧,直到竹石清带着一票人来到了驻地,周绍辉才亲自出迎竹石清。
“欢迎营长!我是你的副营周绍辉!”
周绍辉是一个看上去就十分爽朗的青年,面带笑容时眼睛捎带着一撮小弯勾,有些黝黑的皮肤见证着其曾经的风吹日晒。
“绍辉你好,我是竹石清,希望以后我们精诚团结,共御外敌。”
竹石清微微笑着敬了个礼,两人的手随后握在一起,一齐转身进了营部。
关上屋门,尽管四角的破洞依然“嘶嘶”灌着风,但相较于外边,这里屋的确是安静了许多,竹石清四下看了看,右手内室的小隔间里,“滴滴”的电台声已经响起。
“小于!咱营长到岗了,还不快出来见见?”
周绍辉一面给竹石清倒水,又冲着那头喊了句。
里面的报务声这才稍稍平息,一个小脑袋瓜子从门口冒了出来,竹石清皱着眉头定睛一看,随即哈哈大笑道:
“于阳,是你小子!”
“副组长?”于阳也是一愣,由于背着光,竹石清的脸有些发黑,直到于阳走到跟前,才发现真是竹石清本人没错,几天前并肩作战的画面一下子涌入脑海,差点眼泪就蹦出来了,“你没死!?”
“...”
竹石清一时语塞。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周绍辉伸出手,在于阳脑袋上狠狠钉了一下,疼得他直叫唤。
“我不是那个意思...”于阳摸摸脑袋嘿嘿一笑,又摆了个极为正经的模样,整个身躯绷得笔直,“通信员于阳向营长报到!”
一通寒暄下,三人才在中堂坐下,茶水摆在跟前,屋外卷着大风。
“军部命令我们开拔刘行驻军。”
于阳拿出刚刚在电台前抄写好的文纸,递到了正副营长的眼前。
“回电,今晚全营开拔。”竹石清本能地抬眼看向了中堂墙壁上挂着的淞沪地区作战示意图,但离得有些远,眼神不好还真看不太清楚,“刘行,在蕴藻浜?”
“对,蕴藻浜以北,就是刘行地区,其尽头就是日军现在登陆的吴淞口。”
周绍辉缓缓起身,将悬挂着的地图扯了下来,铺到了桌面之上,指着刘行的位置说道,“据最近的战报上说,日军已经在川沙口、狮子林构筑了滩头阵地,先登陆的两个联队正兵分两路进逼罗店。”
“刚刚的消息,日军第11师团第9联队已经突破了月浦,正在朝罗店东北面急进。”于阳补充道。
情况说到此处,已无需多言他便理解了军部的命令,光从地图上就能看到,罗店是浏沪公路的重要连接点,拿下罗店,日军机械化部队能够顺势南进攻克嘉定和大场,这将直接威胁到整个战区的后方组织线路。
更严重的情况,这会直接将中国军队分成南北两块。
因此,罗店显然成为了当下战局的焦点,刘行位于罗店以东南,相距不到二十里路,能够为罗店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撑。
“营长,你初到三营,开拔之前要不要和弟兄们讲两句?也好让大家认认你的脸,省的到时候你走出去,都没人朝你敬礼。”周绍辉问道。
“不必了,以后有的是时间跟兄弟们打照面。”竹石清摇头道,“军情紧急,通知部队,立刻开拔!”
狂风暴雨之下,预备第三营全体战士穿着雨披,穿越在淞沪地区的小路之上,朝着刘行方向而去,在路上,竹石清和周绍辉了解着全营的情况。
“全营官兵算上伙房,八百六十号人。”周绍辉掰着手指点清点道,“哦不对,还得算上营长你带来的那些保安,那就是八百七十五号人,步枪有一千一百支,其中绝大多数是汉阳造,有两三百条中正式,还有不到一百条是德国的毛瑟。”
“炮呢?”
“四门迫击炮,一共四百发炮弹,掷弹筒二十具,也是四百发炮弹!”
“还有什么?”
“两千多m24型长柄手榴弹。”
说是徳械部队,但实际上只有钢盔是最为纯正的,而其他的装备,大抵都是仿德式,真正德产的装备的确在少数,但竹石清很清楚,这样的装备配置已经让很多军队望尘莫及了。
就拿这四门迫击炮外加四百发炮弹来说,够武装西北军一个师了...
“几个连长呢?”竹石清又问。
“一连长姜勇,性子烈脾气大,打起仗不要命,但有时候喜欢蛮干!”
“二连长屈明,湖南讲武堂出来的,能打会打,但也有点特殊...”
“怎么个特殊法?”竹石清来了兴趣,眯着眼睛问道。
周绍辉在雨声的掩护下,凑近竹石清了耳畔,低语道:“这小子去年被党调处那帮人抓去审了半个月,怀疑他是红党。”
竹石清歪了歪脑袋,反问道:“这不是放回来了么?那就说不是呗。”
“他是越狱出来的。”
“越狱?”竹石清惊得嘴巴都张大了几分,“你也是胆肥,越狱你还敢让他回来当连长?”
“国难当头,毕竟是用人之际。”周绍辉一本正经地答道。
“那你认为他是红党吗?”
“我觉得也是。”周绍辉依然是一本正经。
“...”
竹石清对于红党这帮人其实了解不多,但对于抓红党的人,他还是十分熟悉的,至少从邓毅飞的身上,他能看出,沾上红党这两个字,在党内或军中会变得不幸。
“三连长李鸣宇,为人忠厚,执行命令不打折扣,但在我看来,少了点应变能力。”
“好,我都了解了。”竹石清点点头,将这些信息逐一记在脑海里。
但寻思了一圈下来,这三营看样子也是编制健全,哪里有位置给许大勇这拨人呢?真让这些人去一线当大头兵,即便是嘴上答应,搁心里定然是不会舒服的。
思虑再三,竹石清决定将这拨人一股脑编入警卫排。
当三营奔走在淞沪的广袤河网间时,雾色弥漫下,日军已经对罗店外围发起了攻击,此时第十五集团军主力还没有就位,只有第67师的一个团驻防在此。
昏天黑地下,日军两面突袭罗店,双方在大雨中展开激战,日本陆军在登陆后的首次攻坚战,就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战斗从下午一直打到傍晚,罗店阵地岿然不动。
另一方面,日军在舰炮的支持下,日本海军陆战队沿黄浦江再度攻击汇山码头,双方展开了一场陆海间的对峙,防守此处的,正是前一阶段的功勋部队,88师264旅。
次日正午,火车卡车联运之下,三营成功入驻刘行,同驻守在此地的98师下辖的一个营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