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仪公主 作品

第9章为子筹谋1

在乾清宫外,宇麟恭敬地呈上了请旨的奏章,请求前往北海别院探望病中的皇贵妃。他的双手微微颤抖,不是因为畏惧,而是因为心中的那份责任与担当。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探望,更是一次关乎天下苍生的使命。

乾清宫那朱红的大门缓缓开启,副总管进忠身着一袭绣金线的华丽宫服,步伐沉稳地踏出门槛。他的面容严肃而庄重,仿佛每一道皱纹都刻着宫廷的深沉与秘密。他的目光在宇麟身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中似乎蕴含着千言万语,却又在下一刻化作了淡淡的吩咐:“佟佳氏大人,皇上此刻正在召见傅恒大人,特命大人前往西暖阁候着。”

宇麟闻言,心中不禁微微一凛,如同湖面被轻风拂过,泛起了层层涟漪。他深知,西暖阁那可是皇上经常召见重臣的圣地,能够有幸在那里候见,足以说明皇上对他的事情给予了何等的重视。他轻轻点了点头,那动作既是对进忠回话的遵从,也是对自己内心涌动的思绪的一种掩饰。随后,他转身踏向西暖阁,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稳而坚定。

西暖阁内,炉火正旺,熊熊的火焰在炉膛中跳跃,将暖意融融地洒满了整个房间。宇麟坐在一旁的雕花椅上,看似平静,实则内心却如翻涌的海浪,难以平息。他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一会儿飘向皇贵妃那病弱的身躯,一会儿又奔向牛痘之法的推广计划。焦急与期待交织在一起,让他的心情变得异常复杂。

他时不时地看向门口,那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与期盼,仿佛希望皇上能够在这一刻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变得异常漫长,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那般难熬。

终于,门外传来了那熟悉的脚步声,那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鼓点一般敲打着宇麟的心弦。他立刻站起身来,整了整身上的衣袍,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恭敬而虔诚。

当皇上那龙袍加身、威严赫赫的身影缓缓步入西暖阁时,阳光透过窗棂的缝隙,斑驳地洒在他的肩头,更添了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宇麟,这位出身名门佟佳氏的靖国公,立刻跪倒在地,恭敬地行礼,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敬畏与诚恳:“奴才佟佳氏宇麟,参见皇上。”

那一刻,整个西暖阁似乎都被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气氛所笼罩,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压抑而神圣的气息。宇麟的心跳如鼓,他的心情紧张而激动,仿佛在这一刻,他整个人的生命都悬于一线,等待着皇上那足以决定无数人命运的下一步指示。

皇上轻轻抬手,宽大的衣袖随之摆动,宛如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免了,宇麟,你上书请求前往北海别院探望皇贵妃,究竟所为何事?”

宇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加平稳:“启禀皇上,皇贵妃娘娘近日身体微恙,奴才心中甚是挂念。娘娘与奴才母同胞。

皇帝闻言,目光如炬,锐利地落在宇麟身上,仿佛要看穿他内心的每一个念头。他缓缓踱步,每一步都踏在宇麟紧绷的心弦上,让这位靖国公不禁微微颤抖。皇帝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想起了继后乌拉那拉氏一族,不禁感慨万千。同样是后族,佟佳氏和富察氏凭借赫赫军功,根基愈发牢固;而乌拉那拉氏,却因继后失宠,族人竟毫无建树,令人唏嘘不已。

皇帝狐疑地看了宇麟一眼,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你们兄妹之情,倒是令人动容。皇贵妃端庄贤淑,当得起世家贵女的称号。只是,宇麟,你此次请求探望,是否还有其他缘由?”

宇麟闻言,心中一凛,连忙低头道:“皇上明鉴,奴才别无他求,只愿皇贵妃娘娘早日康复。”他的声音虽低,却坚定无比,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将自己的所有情感都凝聚在了这句话中。

皇帝深深地凝视着宇麟那诚挚而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微微动容,仿佛被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所触动。他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宇麟起身,那动作中既彰显出皇者的威严与尊贵,又似乎蕴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与关怀,如同春日暖阳般温暖人心。

宇麟连忙谢恩起身,动作敏捷而恭敬,仿佛在这一刻,他整个人都被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所驱使。他低垂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难辨的神色,有感激、有坚定,也有一丝深藏不露的忧虑。仿佛在这一刻,他的心灵经历了一场洗礼,对皇上的敬畏与忠诚更加坚定不移。

皇帝缓缓坐回那金碧辉煌的龙椅,身姿端庄而威严。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那茶香瞬间袅袅升起,缭绕在龙椅周围,仿佛为这庄严的殿堂增添了一抹宁静而祥和的气息,如同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他沉吟片刻,似乎在斟酌着接下来的话语,然后缓缓开口道:“还不赶紧的给靖国公发赐坐,那可是朕正儿八经的大舅哥,岂能让他站着?”

进忠闻言,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搬来一把雕龙画凤的椅子,恭敬地放在宇麟身后,轻声道:“靖国公请坐。”宇麟再次谢恩,这才稳稳地坐下,神情恭敬而肃穆。

皇帝放下茶盏,目光又落在宇麟身上,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深意。他缓缓说道:“朕准了你去探望皇贵妃,只是如今宫中诸事繁杂,朕也需你为朕分忧解难。你身为靖国公,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皇帝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对宇麟的深深信任与倚重,仿佛宇麟就是他心中的一根定海神针。

宇麟闻言,心中一凛,他深知皇帝对他的期望与重托。他忙道:“皇上但有吩咐,奴才定当竭尽全力,万死不辞。为皇上效犬马之劳,是奴才的荣幸。”他的声音坚定而决绝,充满了对皇上的忠诚与决心。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做好了为皇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准备。

皇帝听了宇麟那番贴心的话语,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欣慰。他缓缓放下茶盏,目光中闪烁着既无奈又宠溺的光芒,轻轻叹了口气,仿佛要将心中的千头万绪都随着这口气散去。“宇麟啊,朕是希望你能劝劝皇贵妃,莫要再一和朕置气就往北海别院躲。你妹妹馨澜那脾气,朕真是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一生气就跑北海别院,这进宫都二十多年了,脾气还跟小姑娘似的,一点没变。”

皇帝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皇贵妃深深的宠溺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宇麟的殷切期望与深厚信任。他深知,在这偌大的宫廷中,能真正走进馨澜心里的人并不多,而宇麟无疑是其中之一。他相信,宇麟定能以兄弟之情,劝动皇贵妃,让她放下心中的芥蒂,回到宫中,与他共同面对这纷繁复杂的宫廷生活。

宇麟闻言,连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声音中带着坚定与诚恳:“皇上放心,奴才定会将您的心意一字不漏地转达给娘娘。奴才相信,娘娘心中也是时刻挂念着皇上的。只是一时气不过,才会去北海别院静一静。她心里,定是盼着能早日回到皇上身边的。”

皇帝闻言,神色微微缓和,眼中闪过一丝柔和的光芒:“馨澜那性子,朕可不敢逼她太紧。逼急了,连龙凤胎永瑚和璟清她都能不顾一切地跑了。这不,这回她自己跑去北海别院,朕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只能让龙凤胎跟着我住在养心殿,但你也知道,那里重臣往来频繁,终究不是孩子们该待的地方。”

说到此处,皇帝的脸上不禁露出一丝愁容。他深知,养心殿虽为权力中枢,但并非孩子们成长的乐园。他多么希望,馨澜能为了孩子们,早日回到宫中,让他们能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宇麟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与敬意。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坚定而有力:“皇上放心,奴才定当竭尽所能,劝解娘娘早日回宫。娘娘心中有爱,定会为了孩子们,放下心中的执念。”

说完,宇麟转身欲走,却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向皇上,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忠诚:“皇上,奴才还有一事相求。能否让奴才亲自去北海别院一趟,面见娘娘,亲自劝解?这样或许更能表达皇上的诚意与关爱。”

皇帝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与感动。他轻轻点了点头,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看到了宇麟成功劝回皇贵妃的希望。他轻声说道:“好,宇麟,你就代朕走一趟吧。记住,要耐心、要诚恳,让馨澜知道,朕的心,始终在她那里。”

宇麟领命,心中暗喜。他深知此次探望皇贵妃,不仅能尽兄妹之情,更是一个在皇上面前表忠心的好机会。

说完,宇麟转身欲走,却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向皇上,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忠诚:“皇上,奴才还有一事相求。”

皇帝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示意宇麟继续说下去。宇麟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奴才希望皇上能多给娘娘一些宽容与理解,毕竟,娘娘她……也只是个女子罢了。”

离开西暖阁后,宇麟立刻准备前往北海别院。一路上,他思索着如何劝说皇贵妃,既不拂了皇上的意,又能让皇贵妃消气。他明白,这其中的分寸需拿捏得当,稍有不慎,便可能惹来大祸。但他也有信心,凭借自己的口才和对皇贵妃的了解,定能圆满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务。

第十三章龙凤胎的牵挂

宇麟闻言,心中暗自思量。皇上对皇贵妃的宠溺他自是知晓,而龙凤胎永瑚和璟清更是皇上的心头肉。如今皇贵妃一怒之下跑去北海别院,竟连孩子们都不顾了,可见其心中之气愤。但宇麟也明白,皇上虽宠爱皇贵妃,但身为帝王,也有诸多无奈与苦衷。

他忙躬身行礼,恭敬道:“皇上,娘娘她只是一时气愤,才会如此。待奴才前去劝说,定能让娘娘明白皇上的苦心,早日回宫。”

皇帝轻轻摆了摆手,示意宇麟起身,“靖国公不必如此多礼。你与馨澜兄妹情深,你去劝说,朕自是放心。只是,这宫中之事复杂,你也要注意分寸。”

宇麟忙道:“奴才明白。”

皇帝又嘱咐了几句,便让宇麟退下了。宇麟走出大殿,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劝说妹妹,同时也不禁为龙凤胎担忧。他知道,孩子们年纪尚幼,离开母亲定是十分想念。而皇上虽然宠爱他们,但政务繁忙,也难以时刻陪伴。

宇麟回到府中,简单收拾了一下,便乘车前往北海别院。一路上,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担心妹妹的状况,又牵挂着龙凤胎。他知道,自己此行不仅要劝说妹妹回宫,还要想办法安抚孩子们的情绪。

不多时,马车便停在了北海别院的门前。宇麟下了马车,便见一名宫女迎了上来,恭敬道:“靖国公大人,皇贵妃正在花园中赏花,请您随奴婢来。”

宇麟点了点头,便随着宫女向花园走去。一路上,他见这北海别院果然名不虚传,处处皆是美景,令人心旷神怡。但宇麟却无心欣赏,只想着如何劝说妹妹,以及如何安抚龙凤胎。

来到花园之中,春光旖旎,各色花卉争奇斗艳,仿佛是大自然最绚烂的织锦,铺展在这一方天地间。宇麟踏入这片绚烂之中,目光不由自主地被一处吸引——妹妹馨澜正静静地立于一片绚烂的牡丹花丛间,手中轻轻捏着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那花儿似也感受到了她的情绪,微微颤抖,与她一同出神地凝望着远方,周遭的喧嚣仿佛都与她无关,唯有那朵花与她心心相印。

宇麟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楚,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轻手轻脚地走近,生怕惊扰了这份难得的宁静。他轻声喊道:“妹妹。”声音里带着几分温柔与不易察觉的忧虑。

馨澜仿佛从一场遥远的梦中被唤醒,缓缓转过头来,那双如秋水般清澈的眼眸在见到宇麟的瞬间,绽放出惊喜的光芒。“哥哥,你怎么来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更多的却是久别重逢的喜悦。

宇麟缓缓走到妹妹身旁,与她并肩而立,目光温柔地落在她略显消瘦却依然清秀的脸庞上,轻声道:“皇上让我来看看你,同时也想问问你,何时能回宫?龙凤胎他们很想你,整日里念叨着娘亲。”

馨澜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里藏着几分无奈与释然。“大哥,我进宫已二十多年了,历经风雨,看尽了人情冷暖,你该不会还认为我到现在还在争风吃醋吧?”她轻轻摇头,手中的牡丹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心事。

“皇上有那么多皇子,永瑚才八岁,在皇上心中,他不过是众多年幼皇子之一,并无任何特殊。皇上现在倚重的是永璋、永琪、永琮这样成年能够办差的皇子。”馨澜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深沉,那是作为一个母亲对未来的担忧与筹谋。“我这个做母亲的,若不早早为永瑚筹谋,让他加深在皇上心里的印象,将来他又如何在宫中立足,如何在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呢?”

说着,馨澜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再次投向那朵牡丹,仿佛在寻找着某种答案,又或是寄托着某种希望。周围的花香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更加浓郁,仿佛也在为这位母亲的无尽忧思而默默哀愁。

宇麟闻言,心中微微一怔,他没想到妹妹会如此说。看着馨澜那平静而坚定的眼神,他意识到,或许自己对妹妹的了解还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