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诚妃
皇贵妃自那场揪心的小产之后,便如同一只受伤的凤凰,默默退隐于永寿宫的深闺之中,静心调养着那受损的身躯。而宫廷,这座金碧辉煌的牢笼,依旧以其不变的节奏运转着。每逢阖宫请安之时,众妃嫔便如一群色彩斑斓的鸟儿,齐聚一堂,向那权势滔天的皇后请安。
这一天,当晨曦初照,众妃嫔都已到齐,继后乌拉那拉氏端坐于高位,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空荡荡的皇贵妃座位。她的心中,如同一池被搅动的春水,泛起阵阵幸灾乐祸的涟漪。“这皇贵妃,进宫都二十多年了,如今终于失宠了!”她暗自思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然而,就在这时,一旁的诚嫔,如同一位不畏强权的勇士,突然发出了一声轻蔑的嗤笑。这笑声,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宫廷的宁静。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诚嫔,只见她嘴角微扬,嘲讽之色溢于言表:“皇后娘娘,您可真是说笑了。皇上对皇贵妃的宠爱,那可是如日中天,有目共睹的。您瞧瞧,这永寿宫里,皇上的赏赐就如同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地送进去。就连那些珍贵的贡品,除了太后的慈宁宫之外,不也是皇贵妃的永寿宫先挑吗?皇后娘娘您管这叫失宠,那我们其他嫔妃岂不就是在冰窖里过日子了?”
诚嫔的一番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继后的心窝。在场的其他妃嫔,也不禁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思量。继后的脸色,瞬间变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阴沉而可怕。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想法竟然会被诚嫔如此毫不留情地戳破。
继后强压着内心的怒火,嘴角微微上扬,试图露出一抹笑容,但那笑容却比哭还难看。“诚嫔妹妹对皇贵妃的事情如此关心,真是让本宫感到意外啊。”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本宫不过是随口提了一句,妹妹何必如此较真呢?”
然而,诚嫔却并没有被继后的话语所吓倒。她反而挺直了身子,如同一位正义的使者,毫不示弱地继续说道:“皇后娘娘,嫔妾并非多嘴之人,但有些话还是不得不说。皇贵妃娘娘为皇上诞下龙凤胎,这可是天大的功劳啊!而且这些年来,皇贵妃娘娘一直尽心尽力地操持着六宫事务,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如今她小产,实在是令人痛心啊!”
说到这里,诚嫔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故意加重了语气,接着说道:“更重要的是,皇贵妃娘娘之所以会小产,不就是因为皇后娘娘您教养的好儿子吗?若不是十二阿哥顽皮,冲撞了皇贵妃娘娘,她又怎会遭此不幸呢?所以十二阿哥被皇上圈禁宗人府,简直是大快人心!免得以后姐妹们无缘无故地也遭此厄运。”
诚嫔的这一番话,如同一把利剑,直刺继后的心脏。其他妃嫔们听到这里,有的忍不住低头偷笑,有的则胆战心惊地观察着继后的脸色,生怕这场风暴会波及到自己。继后气得浑身发抖,却又不好当场发作。她的双手紧紧地握着椅子的扶手,仿佛要将那扶手捏碎一般。
就在气氛紧绷至极,仿佛一根弦即将断裂之时,那小太监的通报声犹如天籁之音,瞬间打破了凝固的空气:“皇上驾到!”众人心中皆是一凛,随即连忙跪地接驾,心中暗自庆幸,仿佛这场即将爆发的风暴因皇上的到来而暂时找到了避风的港湾。
皇上步入大殿,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跪拜的众人,那眼神仿佛能洞察人心,问道:“你们这是在说什么呢,如此热闹?”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继后乌拉那拉氏忙起身,强作镇定,赔笑道:“皇上,姐妹们正说着皇贵妃妹妹呢,都盼着她能早日康复。”她的声音虽柔,却难掩其中的颤抖,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皇帝冷冷地瞥了继后一眼,那眼神中既有失望也有责备,沉声道:“朕什么时候允许延禧宫解禁的?继后不是一直在静思己过吗?后宫事务不是朕让令贵妃、舒贵妃代为管理吗?”他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刺骨而冰冷,让继后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皇后闻言,身子微微一颤,她万万没想到皇上会在此刻提及她的禁足之事,更没想到皇上对后宫的局势竟如此了如指掌。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想要解释,却发现自己的声音细若蚊蚋:“皇上,臣妾……臣妾只是……”话未说完,便已哽咽。
皇上见状,眉头微皱,目光更加锐利地盯着继后,似是要看穿她的心思。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失望:“皇贵妃小产,朕心中亦是痛惜不已。后宫之事,朕已交由令贵妃与舒贵妃暂管,皇后只需安心静养,莫要再生事端。”
这时,诚嫔挺身而出,她恭敬地向皇上行了一礼,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与温婉:“皇上,臣妾方才所言,皆是出于对皇贵妃娘娘的敬重与关心。皇贵妃娘娘为后宫操劳多年,如今遭此不幸,臣妾心中实在难安。只盼皇上能多多体恤皇贵妃娘娘,让她早日康复。”
皇上闻言,目光柔和了几分,看向诚嫔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赏,仿佛是对她言辞恳切的肯定。他轻轻点了点头,说道:“诚嫔言之有理,皇贵妃确为后宫之功臣,为后宫付出了诸多心血。朕自会吩咐下去,让太医们尽心为皇贵妃诊治,务必让她早日康复,再续后宫之辉煌。”
说完,皇上又扫视了一圈在场的妃嫔们,那目光中既有威严也有期许,仿佛是在告诫她们要恪守本分,共同维护后宫的和谐。他沉声说道:“后宫之中,当以和为贵。朕不希望再看到有人无事生非,扰了后宫的清净。诚嫔进宫以来,温婉娴淑,颇有母仪之德,今日便晋位诚妃,协助令贵妃、舒贵妃共同管理六宫事务,以彰其德,望众卿家以此为榜样。”
众妃嫔闻言,皆是一惊,随即纷纷向诚妃投去羡慕与祝贺的目光。诚妃更是惊喜交加,她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不仅为皇贵妃争取到了更多的关爱,还让自己得到了晋升的机会。她连忙跪谢皇恩,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与感激:“臣妾谢皇上隆恩,定当恪尽职守,不负皇上厚望,为后宫的和谐与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转向继后,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皇后,你身为后宫之主,更应以身作则,宽厚待人。皇贵妃小产之事,朕希望你能从中汲取教训,切勿再让此类事件重演。至于你静思己过的期限,朕暂且延长,待你真正有所醒悟,再行解禁。”
继后闻言,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敢违抗皇命,只能强忍着心中的屈辱与愤怒,恭敬地应了一声:“臣妾遵旨。”
皇上见状,微微颔首,随即转身欲走。然而,在即将离去之际,他突然停下脚步,目光再次投向继后乌拉那拉氏,语气中充满了决绝与坚定:“继后乌拉那拉氏,朕今天就明确地告诉你,立你为继后,朕早就后悔万分。之所以不废后,不是给你面子,也不是给乌拉那拉氏面子,而是朕觉得废后丢人现眼,朕不想污了朕圣明的声誉。你好自为之吧。”
皇上的一席话,如同寒风中的利刃,直刺继后乌拉那拉氏的心房。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微微颤抖,却硬是一个字也没能挤出来。在场的妃嫔们也是大气不敢喘,生怕一不小心就触怒了龙颜。
继后乌拉那拉氏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她万万没想到皇上会在此刻对她如此直白地表达不满与后悔。她的身子微微颤抖,双眼中满是震惊与绝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
皇上看着继后那失魂落魄的模样,皇上的心中并无半点怜悯,他的眼神冷冽如冬日里的寒冰,透出一股不可侵犯的威严。他冷冷地继续说道,声音中不带一丝温度,仿佛是从冰窖深处传来,带着无尽的寒意:“你身为皇后,本应心胸宽广,母仪天下,成为后宫众妃嫔的表率。然而,你却心胸狭窄,嫉妒成性,屡次挑起后宫争端,实在有负朕的期望。朕念及旧情,未曾废你,已是格外开恩。你若再不知悔改,仍然我行我素,休怪朕不客气。到时候,可别怪朕心狠手辣,不顾及往日的情分,将你打入冷宫,永无翻身之日。”
继后闻言,双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她嘴唇翕动,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在这威严的皇上面前,竟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她抬起头,看向皇上,眼中满是惶恐与不安,那眼神仿佛在祈求皇上的怜悯和宽恕,又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无尽委屈。
然而,皇上却只是冷冷地回敬了她一个冰冷的眼神,那眼神如同利剑一般,直刺她的心底,仿佛在说:“朕已经对你失去了耐心,不要再挑战朕的底线,否则后果自负。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今日之事,朕希望你们都能牢记。”皇上继续说道,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洪钟一般响彻整个宫殿,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后宫安宁,是朕治理天下的基础。只有后宫和谐,朕才能专心朝政,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朕不希望再看到后宫中有人无事生非,挑起争端。
继后乌拉那拉氏,你若再死性不改,仍然嫉妒成性,挑起事端,朕也不介意打自己的脸,废了你这个皇后。到时候,你可别怪朕没有提醒你,也别怪朕心狠手辣。”
说完,皇上拂袖而去,留下继后一人站在原地,瑟瑟发抖。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她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皇上的宠爱和信任,未来的日子将会异常艰难。她看着皇上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既有愤怒也有不甘,但更多的却是恐惧和不安。她深知,自己若再不小心行事,恐怕真的会失去一切。
诚妃心中暗喜,她看着皇上的背影,眼中满是得意和庆幸。她知道,自己今天的举动不仅为皇贵妃争取到了更多的关爱和关注,也让自己在皇上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恭敬地目送皇上离开,随后转头看向继后,眼中闪过一丝嘲讽和轻蔑。她轻声说道:“皇后娘娘,您还是好自为之吧,别再惹皇上生气了。后宫之中,母凭子贵,您若没有个争气的皇子,又怎能稳坐后位呢?”
其他妃嫔也都松了口气,纷纷起身。她们的脸上都带着小心翼翼的神情,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触怒了皇上或继后,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她们看向继后的眼神中,既有同情也有庆幸。同情的是继后如今的处境和遭遇,庆幸的是自己并没有卷入这场纷争之中,得以保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