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32 作品

第283章 行船

第283章 行船

贾蓉从冀州府向东,来到了秦皇岛。

秦皇岛毗邻山海关,是链接北方的重要军事港口。

这里商船队伍活跃,人口以渔民、商人、手工业者和驻军为主,贸易活动繁荣。

南方的商队会运输茶叶、瓷器、丝绸过来,

国内连接南方沿海港口,如宁波、泉州和北方港口,如天津、登州。

国际航线也有,通过渤海湾与高丽、东瀛进行贸易。

本地的商贩会为来往的商队提供补给,也提供女人和一些武器,价格一般都要自己去辩证。

贾蓉到达这座渔港没多久,就被官兵找到了。

一个穿着铠甲,带着铁头盔的将军走了进来,在身后跟了七八个背着长枪的士兵。

这些人进来后四处看了一眼,很快走向了正在吃鱼的贾蓉这边。

贾蓉用筷子夹着一条烤鱼,平静又随意的看着这个过来的男人。

“你是大夫”

“医生。”

卢广生听出了贾蓉的南方口音,也知道对方是没有官职的医生。

“可会看病。”

“只看小病。”

卢广生点了点头,一手伸向铠甲内部,很快抓出来一把银色的钱币放在了桌子上。

“我朋友头疼,你可能看”

十多枚银币被放在了桌子上,大概价值十几两。

贾蓉把烤鱼咬了一半吃着,思索了几秒钟。

“吃生鱼吃出来的头疼,不看。”

“落水受凉的头疼可以看看。”

卢广生很快坐下来,坐在贾蓉的对面看着这个戴头巾的年轻人。

“吃鱼片的头疼为何不看”

贾蓉笑道:“没本事,想看去京城看吧,那里有名医,也有药和工具,你看我身边什么都没有,而且也没有那种本事。”

卢广生点了点头,伸手收起了银币。

贾蓉笑道:“问病一个银元,不免费行医。”

卢广生也不差这一块钱,就推了一元钱给贾蓉。

贾蓉虽然没钱可以去抢去偷,但是钱够的话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多谢。”贾蓉笑呵呵的收下了。

卢广生直接说:“钱不是白拿的,你给我开个药方,能缓一缓就好,我现在还不能去京城,得一个月。”

贾蓉笑道:“再来一个银元,可有纸笔”

卢广生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铅笔和小本子,递给了贾蓉。

当然也少不了一个银币。

贾蓉很快写好了药方。

卢广生拿起来看了看,迅速夸奖道:“公子的字迹好的很,可想过为国效力,凭一身本事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我军中正好缺几个军医。”

贾蓉笑道:“不行,你看我名字就知道了,此生无法为国效力。”

很快卢广生看到了贾蓉的名字,瞬间就明白贾蓉为何落榜了。

黄蓉,黄药师。

与当今皇上同名同字!

“原来如此,是我多言了。”卢广生不再强求,这属于强制性的问题。

卢广生又仔细看了看贾蓉开的药,虽然不懂医术,但是行军多年也多少有些辨别能力。

实在不行也可以去问军中大夫,军医确实是非常缺,可也不是一个都没有。

目前不缺炮灰,也不缺将门之后,缺少的主要是专业类的人才。

军医、炮兵、火器维护兵、马夫、向导、修车轮的木匠铁匠等等。

军医是最缺的,行军打仗死人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病,而不是战死。

贾蓉说道:“我科举无望,打算出海看看,可有信得过的船队招人”

卢广生听到后笑着说:“有一个往南边去的船队,船主今天早晨刚从东瀛运了一批奴隶过来挖矿,过两天会带着一批药材回去苏州购买丝绸,你上去当船医的话自然管吃管住,女人也任你挑。”贾蓉点头说:“好,多谢,这药两三天应该见效了,我这几天都在港口,反正这地方也不大,开船时候劳烦将军通知我一声。”

“好说。”卢广生微笑答应,又好奇道:“公子可会接生”

贾蓉回答说:“会,在京城看过皇上出版的医书,但是京城那里的女人只肯让女医生护士接生,所以没试过。”

卢广生点了点头,又给了一枚银币。

“我们这里没那么多规矩,这里稳婆接生容易死人,又一直都没有会这个的医生,听说京城那边生孩子没死过几个人,正好最近有个部下的婆娘要生了,若是来得及,就请公子帮忙看看。”

贾蓉收下了钱,“好说。”

卢广生很快带着人走了,等这些人走后,贾蓉也结账出去溜达。

八月的海风吹的人想吐,港口里充斥着一种臭鱼烂虾的气味。

不仅如此,大部分人都衣衫褴褛,只有一小部分人穿着还算体面的衣服。

这里主要人员是渔民,其次是驻防的守军。

因为有东瀛那边送奴隶过来,尤其是东瀛王打仗抓来的女人,导致本地的人口数量也增长了不少。

本地贸易不是双向,而是多角贸易,从东瀛运来干活的人口,从当地收购北方的药材卖往南方,再从南方购买便宜丝绸去东瀛。

双向的赚的不多,还有就是人口需要时间恢复。

药材也看季节七八月的毛皮和药材在南方更受欢迎一些,而七八月份的丝绸价格会低于毛皮衣,而且大部分船员也要回家过年,从北方坐船两三个月才能到苏州。

男人凭借力气赚钱,出海打鱼给内地输送各种鱼干和海味,以及织造化肥的杂料。

守军除了监管贸易和收税外,主要还是修路,负责接应往东北地区攻打的东征军,修建铁路将东北地区的战利品运往内地。

蒸汽船和蒸汽机以及铁路还只存在京城附近几个地方,目前外部地区主要还是牲畜和人力拉车,依靠着小推车将各种物资运输到需要工厂作坊内。

冀州工厂生产最多的还是黄包车小推车的轮子、铁锅和盔甲枪管用的铁皮。

相比起内地火热开工的机械工厂,港口这边就安静多了。

贾蓉走在安静潮湿的砖头路上,两边是长着杂草的破旧草房,八月的阳光照在脚下,给人温暖又安静的感觉。

空闲没多久,贾蓉就被骑马的士兵找到,并骑着马和跑路的士兵一起进入了一个小院。

正堂的门是木头做的,两个关不严的屋门一推就开,士兵用着着急的土话指着屋子里。

屋子里还有几个男人女人,都看着贾蓉说一些不太懂的话。

贾蓉走进了一个用布帘子阻隔的里屋,看到了婆子和小姑娘挤在狭小的屋子里,在屋子床上躺着一个孕妇。

接下来就很好处理了,孕妇生孩子没有那么快,一般都是十多个小时,等通道慢慢打开才会生出来小孩子。

贾蓉很快带着人去烧水准备工具。

家里倒是准备了剪子这种日常工具,也有一些看起来是军中赏赐的干净布料。

没多久卢广生也过来了,有了会土话的人进行沟通,事情就简单了很多。

清晨时候,贾蓉才帮这个年轻的少女接生出了小孩,又嘱咐了一些产后注意事项和饮食,这个时候差不多就天亮了。

卢广生很快为贾蓉引荐前往南方的船主,将贾蓉夸赞了一番后,船主很快就在船上给贾蓉收拾了一间干净的屋子,把原来住的几个打手赶去了货舱。

商船需要时间装货,暂时还不会开船,毕竟装得越多,赚的越多。

贾蓉坐在船头钓鱼,无聊也会买张过期的报纸看。

朝廷依旧是圣朝,内阁那些人也没有把自己走了的事情告诉天下人,而是以圣皇闭关为借口继续拖着。

毕竟皇帝才刚换几年,朝中大臣都知道频繁换皇帝的坏处。

再有就是很多人根本不认可贾本这个太子,立太子是看在皇上的面子上,并不是太子多优秀。

贾蓉继续安静的钓鱼,虽然家里人肯定说自己对家庭不负责任,对妻子儿女不负责任,对国家不负责任。

不负责就不负责,无所谓。

玩过了上过了,不在乎了。

“男人啊……有时候就是要自私一些。”

一直都自私自利的贾蓉,就好像是刚明白这一点一样。

他老婆们在家都快急死了,急的以泪洗面,他却能笑着和船家女开下流玩笑,惹的人家姑娘用水泼他。

深秋九月,装满药材毛皮和大量矿石烈酒的大型包船,带着一个危险的男人驶向南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