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喆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一回:刘协舌战群儒

突然有一个站了起来,打破了评议会现场的沉默局面。

“卧龙先生是吧,恕我直言,当今吕布拥有八州之地,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携平定中原和北方的威势,将天下一口吞入,也只是时间问题,请问先生有何对策?”

说话的是会稽郡余姚县人氏,姓虞名翻、字仲翔,就是前文提到的华佗徒弟。

“吕布在北方大肆清洗士族,根基不稳,而且阁下说他有百万大军,其实不然,据我所知,所谓的百万大军有绝大部分都是屯田兵,与其说是士兵,不如说是老百姓。其有战斗力的士兵不会超过三十万,而且漠北还有鲜卑带来的军事压力,西北有氐羌联军,这都需要吕布派大量的军队防备。所以他能动用的兵力不会超过十万人。博望坡一战,在下谈笑间就歼灭了其三万生力军,哪怕十万大军齐来,又有何惧!”

刘协不卑不亢地回怼道。

“呵呵,所谓博望坡大捷,不过是利用地形优势,并不是在正面战场取胜的。如今在阁下口中,吕布的百万大军不足为虑?简直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虞翻不甘示弱道。

“此言大谬!兵家讲究的是因地适宜,火攻也是兵法之一,战争的胜负不一定要靠正面交锋。江东有长江天险,而且山川辽阔、土地肥沃、国富民强、兵精粮足,这些都是优势。难道要舍弃这些优势,去和敌人正面交锋吗?在座的诸位个个都身居高位,领吴主俸禄,却只想着投降,如此的低贱、卑劣之徒,有什么脸面和在下谈论战争的取胜之道?”

刘协的语气逐渐强硬。

虞翻无言以对,闭上了嘴。

接着又马上有一人站起,正是淮阴人氏,姓步名骘,字子山,他的女儿步练师,今年只有十一岁,已经嫁给孙权做侧室。

“卧龙!你是想学战国时候的苏秦、张仪,靠着一条舌头,做搬弄是非的说客,以此显示自己的能耐吗?”

步骘的话毫不客气,还拿出战国时候的两大纵横家来做类比。

“哈哈哈!”

刘协先是放声大笑,然后说道:

“苏秦挂六国相印,官至武安君。张仪身为秦相,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都是经世治国,匡扶社稷,有些经天纬地之才的贤人。在你们这些鼠目寸光的人眼中,居然把他们视为说客,可笑不可笑?”

刘协的话有理有据,直接让步骘急得是面红耳赤,找不到反驳的话,躲一边去了。

“卧龙先生,请问吕布在阁下的眼中,是什么样的人物?”

有一人突然发问道,此人乃是来自沛县的薛琮。

“与前朝王莽一样的窃国大盗!不遵循礼法道义的杀人魔!”

刘协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呵呵呵,卧龙先生可知,古人曾经说过,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圣贤,才有了尧舜禹禅让的美德。如今汉室天下传承四百年,命数已尽,天下十三州,吕布占据八州之地。如果吕布是窃国大盗,那么尧舜禹、始皇帝、太祖高皇帝也都是窃国大盗了?”

薛琮自鸣得意地反驳道。

“给我闭上你的嘴!”

刘协厉声呵斥道,然后接着说: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心中还有半分君臣之道吗?人生在世,忠孝为本。那吕布乃是边军出身,其祖上三代都受汉室朝廷的恩惠,如今汉室衰微,他不思匡扶汉室,反而称什么尚父?把自己当做天子的父亲,这样的人,不是窃国大盗是什么?我且问你,如果有一个你家主公孙权势微,你是不是也会像今天的吕布一样,不把他放在眼里?”

“这这这.......”

薛琮羞得是满脸通红,支支吾吾,无法回答。

车轮战并没有停下,来自“吴郡四大家族之一陆家”的陆绩,也上阵开始辩论:

“你说吕布是边军出身,应该对汉室朝廷感恩戴德。据我所知,阁下不过是一个乡野村夫,有什么资格和当今权侵朝野的安国公相提并论呢?”

刘协又是一阵大笑,然后反驳道:

“你就是陆家的陆绩吧?听说你小时候,在袁术的宴会上,将橘子藏在口袋中,这等小偷小摸之徒,如今也能登大雅之堂了。我告诉你,只要时机到来,我这个乡野村夫,也能从草莽之中拔地而起,洗去身上的泥土,显露出金石玉器之质!今天的乡野村夫,来日未尝不可名动天下!也就只有你这样鼠目寸光,盲目无知的人,才会看不起老百姓!”

刘协的一席话,说的陆绩胸口疼痛,特别是提到陆绩少年时候偷橘子的事情,这勾起了他不好的回忆。

彭城的名士严畯,接着应战。

“久闻卧龙先生的辩论能力乃是荆襄第一,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今天我江东这么多人才都败在先生的三寸不烂之舌下,真是惭愧啊!敢问先生懂得怎么治理国家吗?还是只会口嗨,纸上谈兵!”

刘协深呼了一口气,义正言辞道:

“我观阁下是那种拘泥于咬文嚼字之徒,实乃当世之腐儒。像阁下这样的酸腐书生,又懂得什么治国之策!昔日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兴汉四百年的张子房,没有听说过他们是什么饱读诗书的人,但是他们治理国家的能力,你敢说差吗?我虽不才,但是也不愿整天在书本之间数黑论白,虚度光阴。上天生我,就是来拯救天下苍生的!”

汝南程秉听了刘协的话,立刻反驳道:

“自古以来都是文治天下,先生这么说的话,是不是就意味着治学对于治理天下,百无一用?”

刘协摇了摇头,道:

“请不要这么快下结论。所谓儒者,有两种。一种是舞文弄墨的小儒,一种是文章大业的君子。小儒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家国天下,他们以春秋词赋至上,蛊惑世间的男男女女沉迷于安乐,笔下的词句虽万千,胸中却没有半点墨水。君子则是志在天下,忠君爱国,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给穷苦的百姓带来生活乐趣,给黑暗的世道带来光明。今天这场辩论一直到这里,江东的才俊们的言论观点,在我眼中实在是浅薄卑鄙,粗俗不堪。”

满座江东才俊都是鸦雀无声,没有人敢继续与刘协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