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钓客 作品

第187章苏王就是太平天国的唯一真神

东海海战爆发的前一天。

苏王赵苟与赖文光先率领他的骑兵旅经过安徽的安庆府和徽州府,来到了浙江的严州府。

而黄玉昆的整编第三师(除了关佛保的独立团)也全部正在赶往浙江。

关佛保的独立团以及陈玉成等人的部队仍旧留在湖北湖南一带,以防曾国藩有所动作。

有的人会说,为什么英法联军要从广州往福建浙江进攻,而不是往内地进攻?

这很大原因是因为英法联军的蒸汽战舰厉害,英法联军可以很大程度依靠上战舰的炮火支援。

就算他们战败,也能很快从海面上撤离。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抵达华夏沿海,定海(今舟山)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成为了英军的首要目标。

7月,英军舰队在乔治和查理的指挥下,攻占下了定海。

因此,定海成为了英国在华夏的重要据点。

然后再以此进攻打下了浙江镇江和宁波。

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

而且这一次英军指挥官还是乔治和查理,虽然英法联军这次没有浙江登陆,是从广州登陆的。

但是浙江再次成为了他们进攻的地方。

英法联军从广州进攻浙江开始。

他们依靠船舰的威力,和英法联军武器的先进。

一路从福建打到了浙江。

并从浙江的温州府,很快打下了台州府,再打下了宁波府。

与上海等地仅为一海之隔。这也是为什么英法联军进攻浙江后,翼王石达开和苏王赵苟会立马派出新军的三个整编师与英法联军抗衡。

浙江一丢,威胁太大,后果不堪设想。

。。。。。。

赵苟到达严州府后,很快召集了彭大顺和王大锤与傅忠信(傅忠信和二虎共同管理整编第四师,二虎现在重伤休养中)来此地商议军机大事。

“老傅,二虎现在怎样?”

赵苟见几人几乎前后脚到,傅忠信来的稍晚一点,傅忠信一到,赵苟便开口问道。

傅忠信知道赵苟肯定关心他的小舅子,便立马回复道:

“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不过受伤还是很严重,要不是咱们救治水平得到提高,二虎这次就危险了。”

赵苟闻言点了点头,长舒了一口气。

他之前听汇报一直说二虎病重,在抢救中。现在没事,那真是万幸。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在苏州培养医疗护士,提高医疗消毒水平的原因。

之前的战争他见过太多由于伤口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消毒导致切肢的士兵,甚至许多士兵因此直接死亡。

听到二虎没事后,赵苟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浙江战场上。

他挥手让赖文光把浙江地图打开后,才严肃地说道:

“大家说说现在的局势吧!”

因为彭大顺在英法联军进入浙江前,就已进入浙江,所以他对浙江的局势最清楚。

因此彭大顺当仁不让地率先站出来指着地图说道:

“现在英法的根据地主要在台州府和宁波府。”

“之前我们在宁波的奉化,和绍州府的天姥山与英法联军展开过大战。我军损失惨重。”

“现在我军的防线主要在绍州府与宁波府之间的大兰山一带以及金州府与台州府之间的大盆山一带。”

“依靠这两个山脉,我们构建了有利防线。”

赵苟闻言点了点头。

“上次你们作战失利,我复盘了一下,整体战略战术没有问题。”

“只不过我们低估了对面的战斗力和整体素质,以及敌方战舰和火炮的威力。”

“这一次,我准备在浙江外的东海海面上发动一次海战。”

“用丈量一号舰队牵制住敌军的战舰。”

“另外你们三个师从大兰山和大盆山方向发动正面进攻。”

“而我的骑兵旅今晚就从严州府先绕过主战场,从衢州府到处州府。”

“明天发动战争的时候,骑兵旅再从处州府,往英法联军薄弱的温州府方向插进去,再从侧翼插入台州府。”

“到时我们先一举击溃大盆山一带的英法联军,再向宁波府方向的英法联军包夹过去。”

见众人开始盯着地图沉思起来。

赵苟再次开口说道:

“这战术的精髓在于你们正面战场要摆出大决战的态势,完全吸引住对面的注意力。”

“这样骑兵旅才能够兵贵神速地从处州府斜杀进去。”

“一旦敌人有了防备,骑兵没能冲起来,战争势必会陷入僵局。”

“那海面上的丈量一号舰队必定全军覆没。”

“我们要从陆地上击溃敌人,让敌人从海面上召回军舰逃跑,丈量一号舰队才能保存下来。”

众人闻言这才恍然大悟这场战役将会是怎样的一场战役。

见所有人的目光都崇敬地看着自己。

赵苟巡视了一圈继续缓缓说道:

“现在咱们海上力量薄弱,势必不能将英法联军全部吃掉,他们想走依然能力走。”

“但这场战役,我们必须要在陆战上打得漂亮,才能掩盖咱们海战的劣势。”

“这场战役,我们要在陆地上帮助海军赢得战争的胜利。”

“我们要帮助华夏在海域上挺直脊梁。”

“此战,我们必须打得漂亮,将英法联军赶出浙江。”

众人闻言,看向赵苟的目光更加崇敬了起来,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

刚才他们只是觉得苏王的这个战术厉害。

现在发现,是他们肤浅了,苏王已经考虑到了战略层面上。

考虑到了华夏脊梁的层面上。

在他们心中,苏王已然成为了神的存在。

太平天国的唯一真神。

与他们的思维根本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因为他们知道苏王的思维在国家,在华夏,甚至在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