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夜袭
他凝视着郭嘉,等待着他的解释。
郭嘉并未立刻作答,而是踱步至地图前,手指在关中东部缓缓划过。
“主公,如今诸葛亮重兵西进,意在剪除我们在雍凉的羽翼,但他犯了一个兵家大忌——关中空虚。”
“关中新定,民心不稳,蜀军主力又被牵制在雍凉,此乃天赐良机!”
叶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奉孝是想……袭取长安?”
郭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正是。”
“可长安城坚,又有蜀军驻守,如何能轻易得手?”叶明提出疑问。
郭嘉胸有成竹地说道:“明攻自然不可取,需暗度陈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嘉已命人快马加鞭,前往洛阳,传令张辽将军,让他率领精兵强将,秘密出兵,直扑长安。”
叶明听到这里,眉头紧锁:“张辽乃是镇守洛阳的重将,一旦他率军离开,曹操若趁虚而入,攻打虎牢关,那洛阳岂不危矣?”
郭嘉闻言,轻笑一声,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主公多虑了。曹操老奸巨猾,他若真有心攻取洛阳,又岂会等到今日?”
“他之所以按兵不动,不过是在观望局势,权衡利弊罢了。”
“再者,我料定曹操必然有所动作,已暗中留下后手,足以应对。”
叶明听了郭嘉的解释,心中稍安,但仍有些担忧:“即便如此,张辽要如何才能攻下长安?蜀军也不是毫无防备。”
郭嘉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这就要用到‘里应外合’之计了。”
“长安城内,并非铁板一块。蜀军入城后,横征暴敛,早已民怨沸腾。我们可以暗中联络城内的百姓,许以重利,让他们在张辽抵达之日,于城中制造混乱,甚至……打开城门!”
叶明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这郭嘉,当真是胆大包天!
竟然想策反长安百姓,里应外合夺取城池!
“此计甚妙,但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会功败垂成,甚至暴露我军意图。”叶明提醒道。
郭嘉点了点头:“嘉自然知晓其中风险,但富贵险中求。只要计划周密,定能瞒天过海。”
“而且,一旦我们成功夺回长安,整个关中的局势都将为之改写。”
“诸葛亮必然会顾及后方不稳,不得不从雍凉撤兵,届时,安定之围自解。”
叶明听完郭嘉的分析,心中豁然开朗。
这郭嘉,不仅要守住安定,还要反击诸葛亮,夺回长安,真可谓是胆识过人,算无遗策。
“好!就依奉孝之计!”叶明下定决心,眼中充满了希望。
“我这就派人去联络长安城内的百姓,务必让他们配合张辽将军的行动。”
郭嘉摆了摆手:“此事需秘密进行,不可大张旗鼓。只需挑选可靠之人,暗中潜入长安即可。”
“另外,还要散布谣言,迷惑蜀军,让他们误以为我军无力反击,只能固守待援。”
叶明一一应下,立刻着手安排。
有了郭嘉的到来,他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心中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的几天,安定城内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叶明按照郭嘉的指示,一方面加紧城防,做出死守的姿态,另一方面,则暗中派遣精锐斥候,携带重金和书信,秘密潜入长安城内,联络那些对蜀军不满的百姓。
与此同时,张辽也率领着一支精锐骑兵,悄悄离开了洛阳,昼伏夜行,向着长安方向疾驰而去。
为了迷惑曹操,郭嘉还特意安排了一支疑兵,在虎牢关附近虚张声势,让曹操误以为洛阳兵力充足,不敢轻举妄动。
时间一天天过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最终的决战。
而远在长安的诸葛亮,此刻却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张巨大的阴谋之网,正在悄然向他逼近。
他正忙于安抚关中百姓,稳定局势,同时,也在积极筹备粮草,准备对安定发起最后的总攻。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即将降临。
就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张辽率领的骑兵,悄无声息地抵达了长安城外。
与此同时,城内也传来一阵阵骚动,无数百姓手持刀剑,冲向了蜀军的营地。
“杀啊!反了!反了!”
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瞬间响彻整个长安城。
城门在混乱中被悄悄打开,张辽率领的骑兵,如潮水般涌入城内,与城内的百姓汇合,向着蜀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长安城内,顿时陷入一片血雨腥风之中。
而此时,远在安定城的叶明,也接到了来自长安的密报。
“将军!长安城内发生暴乱!张辽将军已经率军入城!”
叶明闻言,激动地握紧了拳头。
“好!好!好!”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随时准备出击!”
他知道,决战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诸葛亮,这一次,你输定了!
长安城,注定要回到他的手中。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男人——郭嘉,郭奉孝。
他扭头看向身旁的郭嘉,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奉孝,此战若胜,你当居首功!”
郭嘉脸上掠过一抹淡然的笑意,却并非全然的轻松。
他轻轻摇了摇头,声音沉稳:“主公,这仅仅是个开始。”
“开始?”叶明微微一怔,刚刚涌起的激动稍稍平复,他看向郭嘉,等待下文。
“长安之得,固然可喜,但诸葛孔明尚在关中一日,此地便难言真正安宁。”郭嘉的视线落在地图上,那双深邃的眸子仿佛能穿透纸张,洞悉千里之外的战局。
“诸葛亮用兵,虚实相间,韧性十足。如今他主力尚存,若仅满足于夺回长安,待他反应过来,稳住阵脚,必会卷土重来。”
“届时,战火重燃,关中百姓又要遭殃,我军亦将陷入持久的拉锯战,得不偿失。”
郭嘉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叶明心中因长安捷报而燃起的火焰,让他瞬间冷静下来。
确实,诸葛亮不是等闲之辈,一次挫败,不足以让他伤筋动骨。
“那依奉孝之见……”叶明虚心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