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生在应家的理由
“没事,就觉得你今晚挺帅的。”
说完,时忬头也不回地跟在封清凝身后走了,独留给众人,一个绝美娇娆的背影。
只这一句话,当即让感知力异常灵敏的霍九州跟时央,心中充满了不安跟惶恐。
她到底是要去跟封清凝,做一场什么样的大戏?
乌瞳一眯,没等他认真思虑,南鸢就奉命,将时央请回原有的副位,并依照之前,监视时忬的步骤。
在她坐过位置背后的那面墙壁,以中心1大块模板,搭配右侧跟下方3小块模板的形式。
调出4幅人物角度,各不相同的实时画面,不过还都是漆黑一片,连接需要相应的时间。
空场片刻,直到10分钟过后,中心的视频板块内,才现出几道熟悉的人影来。
彼时,时忬正在围绕身边,3个长相标致的女仆服侍下,重新整理脸上的仪容,及体外的仪表。
封清凝则满面慈爱,拉着她一双冰凉的小手,久不愿松开。
两厢对视,待到女仆为时忬理好退去,众人这才看清,她们此刻,这是人在山下的应家祠堂里。
内部环境,没什么过分奢靡的装饰,就是清一色的质朴无华。
一架巨大的沉香木雕花台上,由低到高,供奉着应家已经过世的祖辈牌位,四周摆了一大圈,昼夜不灭的白色灵烛。
木台边,放着数十樽不同材质的棺柩,每一个里,都躺着一位已去的故人,其中,还有一樽鎏金碧玉雕铸的双人棺。
依照他们的猜测,那里边躺着的,该是时忬的父母。
“昨晚,祖母做了一个梦。”
沉寂半晌,封清凝用力制住,压抑在嗓眼的悲鸣,看着时忬一张细纹遍布,却风韵犹存的面容,尽是心酸跟不舍。
时忬宽慰似的笑笑。
“您又梦到爷爷了?”
封清凝摇头。
“祖母梦到你爸妈了。他们在梦里质问我,当年,把你生在应家的理由,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只为,让你尝遍人间疾苦,受尽挫折磨难吗?而我,无话可说。”
言至于此,封清凝按捺不住,终是红了眼眶。
“忬儿,请你相信祖母。我跟爷爷的一生,都是在为了你跟央儿拼搏奋斗,你们就是我们生命里的全部。我知道,应家能够得到今天的成就,多数都是托了你跟央儿的福。”
“但是忬儿,你相信祖母,我跟爷爷反复磨炼你的初衷,绝不是为了让你这一辈子,只为应家而活,扛不下去的时候,你要学会认输跟退步。”
“但凡是我能亲自出面解决的难题,祖母绝不会舍得让你去。我多想你这一辈子,都能无忧无虑的活着,永远做个被人疼爱呵护的小公主。”
“可到底事与愿违,生在应家,还是委屈你了…”
封清凝潸然泪下,连同话音,都染上了无法掩藏的哭腔。
时忬瘪了瘪心疼的小嘴,就着手中的绢帕,帮她擦掉面上的泪水。
“祖母,您别这么说,能生在应家,有爱我的爸爸妈妈跟哥哥,还有疼我的爷爷奶奶和叔婶,我已经很幸运了。”
“何况,这不过是一场戏而已。应家私下准备了那么多年,不正是为了这一天吗?如果这件事,命中注定,一定要由我来做才行,那孙女心甘情愿。”
“因为守护应家上下跟东城的数万居民,是我需要承担的责任。”
“正如爷爷从前,常跟我讲的一句话:‘往大了说,我是未来的应家家主,受千人爱戴,受万人敬仰;可往小了说,我不过是个无名无姓的戏子,我的一生,就是要走好每一步路,演好每一场戏。’”
“今晚,也是一样。”
封清凝呜咽着点头,眼中溢出的泪珠,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悲不自胜。
“忬儿,你答应过祖母,你会活着回来的,对吗?”
此言一出,会客厅的众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由时央跟霍九州带头,“蹭”“蹭”“蹭”地纷纷起身。
什么意思?
为什么好好的一场应家盛宴,好好的一场神秘大戏,竟会有要赔上时忬性命的风险?
凭什么?
不行,他们无法接受,时忬经历任何一点关乎生死的危机!
绝不允许!
反应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步流星地往外窜。
“少主有令!任何人在大戏开场前,不得擅离会客厅一步!”
可惜,都不等霍九州跟时央带人走到门口。
南鸢就亲自率领一众,出自时忬名下,训练有素的黑衣打手,从四面八方涌进会客厅中,将众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看数量,加之守在门外,随时待命的那些,足有两三万人还不止!
想必,时忬是早有准备,只为等到这一刻,派出亲信,拦住他们的去路,阻挡他们企图追随的脚步。
“放肆!”
时央听完封清凝说过的话,本就急火攻心,再见到眼前这种出格的场合,更是怒形于色!
“南鸢!你可知道拦我的后果?你是要造反!?”
“属下不敢!”
南鸢眼看时央动了肝火,急忙跟身后人一起,双腿弯曲,跪倒在地。
“这是少主的命令,属下只是奉命执行…”
不等她口中,有理有据的话说完,就被时央狂躁打断。
“你少拿应时忬来压我!她现在不在!难道你就让我眼睁睁,看着她去送死!?”
虽然他不清楚,时忬即将要去做什么,可想也知道,能值得她动用这么多心腹部下的,必定是险之又险,人命关天的要紧事!
说好了日后,无论发生什么,都不瞒着他做的…
应时忬,你又骗我!
时央重拳紧握,显然是已经做好了跟他们动手的准备。
“为什么不呢?”
南鸢抬头,直面时央一张暴跳如雷的俊脸,临危不乱。
“属下自知,不是长公子等人的对手。可隶属少主的心腹部下,都是老太爷生前,为其精挑细选,受过专业训练的武系杀手,他们只听命于少主一人。”
“这里前后,共有3万5千人,即便长公子能够带人突出重围,但等到那时,少主人早已深入山中,去了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