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白佛 作品

第140章让熊猫飞一会儿(5000月票加更!)

第140章让熊猫飞一会儿(5000月票加更!)

“感谢梁编昨天的招待,蓉城是个让人来了不想走的城市,让人不禁诗兴大发啊!”梁平的眼睛都亮了,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

一首两百来字的小诗,魏明也没想过要稿费,直接留给了梁编辑,然后就带着父母妹妹坐上了吉普车,车上还有他们买的东西,魏明的四川粮票总算派上用场了。

这又是魏红的一个第一次,她兴奋地和爹娘挤在后面,魏明坐在副驾的位置。

一直看到车子消失在视野里,梁编辑才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就连旁边招待所的工作人员也凑过来争相观看。

毕竟是魏明的新作,他现在红的发烫。

作品标题就是《成都》。

梁编辑念了出来:

“你要写成都就不能只写成都

要写天青色烟雨朦胧,一只猫打翻了巷口的风

写行人缓慢,树梢慵懒,锦江的潮水在眉眼下翻了又翻

要写草堂诗圣著千秋、苏轼的月和李白的酒

写文人墨客登高的楼台,和杨玉环裙下窃饮露华的云彩

写锦里、写宽窄巷子,写一块青石板沉淀着千年的尘埃”

梁编辑念了两遍,赞道:好一个“一只猫打翻了巷口的风”!好一个“草堂诗圣著千秋、苏轼的月和李白的酒”!

这是一首整体谈不上惊才艳艳,也没有什么太深的内涵,但品质极高,且颇有趣味的小诗,魏明短短几句,写出了蓉城的魂,好强大的洞察力!

他在蓉城满打满算都没有待够一天时间,竟然能把蓉城写得如此入微,这文学天赋太高了,和普通人拉开了一个档次啊!

梁平当即拿着诗稿回到《星星》诗刊,把它交给了主编白航,至于是紧急调整这个月就发表还是下个月再发就看他的决定了。

……

“老万大哥你是哪个单位的啊,车开的真稳。”魏明跟开车的向导聊了起来。

“哦,其实我也是个编辑,不过知道我们杂志的不多,叫《科幻世界》。”老万瞅了魏明一眼,发现他的眼睛里并没有茫然。

“哟,听说过?”

魏明心想怎么可能没听说过,几十年后这算是四川最知名的刊物品牌了,多少中国科幻作家都是从这里腾飞的,刘慈欣、王晋康、何夕、宝树等等。

魏明也有科幻梦,拍过《蜘蛛侠大战铁血战士》之类的恶搞短剧。

当然,现在《科幻世界》确实不大行,去年才由两本杂志《科学文艺》和《奇谈》两本杂志合并而成,发行量最低的时候还不到一万册。

不过现在还不是《科幻世界》的最低谷呢。

就科幻文学,魏明跟老万聊得有来有回,听得后排的魏红瞠目结舌。

老哥竟然还懂科幻,他还是太全面了!

“老万大哥你是哪里人啊?”魏明又问。

“哦,我就是雅安的,宝兴我也常去,那边的路啊,一般人开车根本过不去。”

雅安是地区,也就是后来的地级市,宝兴是雅安下面的县,这边属于山区,从蓉城到雅安的路还好,不过从雅安开始就非常难走了,颠簸开始了。

魏红不嫌颠簸,她坐在靠窗位置紧紧盯着路边,期待能看到大熊猫,然后让老哥拍下来。

突然,她想到一个问题:“大熊猫也是熊,那它冬眠吗?咱们这时候来能看到大熊猫吗?”

现在北方还嘎嘎冷呢,他们都是穿着棉袄上的火车,当然现在的衣服已经比较单薄了。

老万笑着回答:“大熊猫是不会冬眠的,因为我们雅安全年都有绿油油的竹子,夏天的时候它们就去海拔高的地方吃,冬天就来海拔低的地方,所以这个时候反而更容易遇到大熊猫。”

“那老万大哥你见过野生的大熊猫吗?”魏红忙问。

老万表情严肃道:“见过啊,小时候经常见,不过这两年开山造路,还有开垦农田,熊猫好像变少了,见得也少了。”

看着道路两旁越来越熟悉的环境,许淑芬也恢复了一些关于童年的记忆。

“小时候我们村里经常有大熊猫闯进来偷抢东西吃,每年都能看到好几次,有一次距离我也就几米远。”

即便是后世大熊猫数量减少,区区四万多人的宝兴县都有将近200只大熊猫,像许淑芬小的时候,估计几十人就能配一只大熊猫了,是全世界人均大熊猫含量最高的地方。

许淑芬又道:“那时候保护意识不足,我隐约记得村里还有人捕杀过熊猫呢。”

“啊,怎么可以杀熊猫呢,太过分了!”小红为熊猫叫屈。

魏明笑笑:“你以为的大熊猫憨态可掬,实际上的大熊猫那可是大型猛兽,而且那个年代自己都不够吃呢,敢跟自己抢食吃,别说熊猫了,就算人来抢都落不了好。”

老万问魏明:“咱们先去哪个村打听啊?”

当初被泥石流覆盖的村子里的村民被分到了三个村,许淑芬的亲人大概率就在这三个村子里。

因为魏明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了,所以他建议道:“就去最近的那个村子吧。”

“好的,大沟村,那边路也好走一些,车子可以开进去。”魏解放突然来了精神:“感觉跟我们沟子村名字差不多啊,真是缘分哈!”

而许淑芬也悄悄握住了老公的手掌,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

许存茂是大沟村有名的困难户,当初逃荒,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个跛脚的媳妇儿,也没分到好田,后来又生了三个娃,前些年刚把老爹送走,还有一个老娘需要赡养。

不过大家都困难,也就不显得他家的困难有多难堪了,这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今天情况有些特殊,是他大闺女云云相婆家的日子,他们想让自己家显得不那么困难。

云云今年18岁,小学文化,不过长得漂亮水灵,就是性子有些憨,许存茂比较担心她在婆家受委屈。

他们夫妻俩也都不是懒人,无奈妻子身体有残缺,自己拉扯三个孩子也不容易。

今天家里被他们收拾的焕然一新,为了给家里充门面,隔壁村的大妹还特意把她家的自行车骑了过来放在家里,外甥手里还拎着两个全新的暖壶。

家里刚刚布置完毕,穿着大红颜色的媒婆就带人过来了。

男方和他母亲以及一些亲戚也都来了,周围还有一群看热闹的本村村民,其中不少小朋友。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六@@九@@书@@吧!!更新!

刚过完年,地里也没活儿,学校也没开学,闲着也是闲着。

男孩也是十八九的样子,穿的很精神,他早就知道大沟村的许云云长得乖,今天这次过来是志在必得的,就是想当天就把事情定下来,早些娶回家当婆娘。

不过他娘让他来了少说话,一切看她眼色行事。

“大茂,大茂,你未来亲家来了,快把云云叫出来让大家看看吧!”媒婆声音高亢道。

最先出来的是许云云的大姑,然后许家人陆续出来,最后许云云才迈步出来。

今天对于她是很重要的日子,她也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虽然依然有补丁,但干净整洁。

男方母亲看到许云云的小模样还是比较满意的,个子也不矮,可以改善一下他们家男丁超不过一米六的魔咒。

虽然满意,可是聊着聊着,男方母亲就开始对许存茂家横挑鼻子竖挑眼,仿佛在说:你们家也太穷了吧,要配我们家可算是你们家高攀上了。

许存茂夫妇听了有些不舒服,许存茂老娘更是开始脸色不好看了。

只有许云云傻傻的没有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听她说自己家里没这又没那,还以为她是准备给自己家添置东西呢。

对此媒婆完全一副默许的态度,并没有加以阻拦。

在她看来这是一场向下兼容的婚姻,人家男方都不嫌你家穷,你就别嫌人家说话不中听了。

男方母亲最无法接受的就是许云云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而且都是未成年,这可不能趴在他们家吸血!

所以她有言在先:“以后云云和我们家南南成了亲,云云你可一定要分清哪个才是你自己家,可别胳膊肘往外拐,家财全都漏到别人家。”

许云云点点头,我又不傻,哪里是自己家我能不知道。

许存茂的大妹妹许淑香有些看不下去了,她直接问侄女:“云云,哪里是你家啊?”

许云云指了指脚下:“就这里啊。”

许淑香满意地笑了,男方母亲却是有些恼怒。

“我说的是你和我们家南南的家,以后你们成亲那才是你家。”

许云云:“那是婆家,这里是娘家,都是我家啊。”

男方母亲气的跳脚,朽木,朽木啊!

这时候媒婆赶紧跳出来道:“好了好了,我看大家聊得都挺好的,也都很满意对方,那要不今天就把婚事定下来吧。”

定下来就算订婚了,以后就不能给别人家说了,等相处相处,就可以正式办事了,最后才是领证,可能还要在生孩子之后。

对方家条件确实算不错,又是一个公社的,离得不算远,除了男方个子矮,婆婆有些强势,其他都能接受。

许存茂跟妻子对视一眼,又征询了母亲的意见,不满意能怎么样呢,哪有哪儿哪儿都满意的女婿啊。

许存茂刚要点头,这时大队支书旺财突然跑了过来。

“大茂大茂,你是不是有个妹妹!”

许淑香挺身而出:“我不在这的吗。”

旺财:“我说的不是你,是,是你那个叫淑芬的妹妹!”

(总算写完了,求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