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回乡(一)
之后,唐棠又跟老爷子和林元朗详细讲解其中一些关键技术和创新之处。
她也把自己知道的通过疑问方式问出来。
林爷爷听得频频点头,不时提出反问,唐棠再一一回答。
林元朗则在一旁补充一些实际操作层面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材料获取难度以及成本控制。
此刻,他们的内心汹涌澎湃,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今天成就将会举世闻名。
这将是华国移动通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也是华国步入移动通信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只有壮大的移动通信市场,让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移动电话设备,让人民群众体验到其中的好处。
这样才能让移动电话网络的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
手机的问世,这也将会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会促进了华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再说陈秀红和林国良,还有几个回家探亲的兄弟,他们坐了三天的火车,终于到了槐花县。
他们从火车站坐公交车回到了槐花县成。
几人都穿着新衣新裤,棉袄的样式是这个小县城没有的。
他们走在路上,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回头。
林国良穿着一件灰色的羽绒服,脖子上还有一条深色的围巾,黑裤子,黑皮鞋。
陈秀红就穿的洋气多了,唐棠说了,她现在是服装厂的厂长,一定要穿的时尚,这样才能给那些合作商更深的印象,更容易签下合同。
她已经不是以那个大字不识几个。只知道用蛮力劳动挣工分的陈秀红了。
她现在是一厂之长,能够跟那些合作商坐下来谈生意的人了。
她今天,大波浪的长头发用一个蝴蝶结夹子抓了一个半头,身上穿了一件大红色的羽绒服,直筒裤,半高跟的皮鞋擦的蹭亮,
手臂上还挎着一个皮包,走起路来就很有风范。
“秀红姐,林哥,我们先回家看看,再把其他兄弟的信给他们送回去。
回头就在幸福家园那间碰头。”
其中一个兄弟说道,他们这次一共回来三个兄弟。
他们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都是从京市带回来的,是要送给家人的礼物。
幸福家园就是唐棠他们当初居住的县政府家属院。
当初跟着去了京市的兄弟一共将近四十多人。
他们有人是无牵无挂的孤儿,也有是带着妻子一起的。
他们这次回来,除了看望亲人,还肩负了给其他兄弟送信的责任。
他们也都穿着羽绒服,唐棠服装厂今年秋天的时候就开始做羽绒服了。
他们华盛内部员工购买羽绒服,只要半价,原价两百多,他们只要一百多就能买到。
自从跟着唐棠做事之后,他们每个月除了能拿到六十块钱工资。每个月还有员工福利,五到十元不等。
他们华盛是包吃包住的,没有多少开销,到手的钱基本上都能存着。
所以,给自己和家人买一件羽绒服还是舍得的。
“行,你们先去忙,回头我打电话联系你们!
梁家那边,等你们忙结束了我们再一起过去!”
林国良现在经常跟着梁庆元后面跑。也学会了不少东西。
梁庆元也慢慢放手一些事情让他去练手。
这次回乡,就是对他的一个考验,他是要好好做的,不能让梁爷和唐棠对自己失望。
当初要不是有梁爷和唐棠,他就是一个妻离子散的流浪汉,秀红和大壮也不会有现在点生活。
梁爷不但收留他,还教他做人做事,还有秀红,唐棠信任她,还让她做了服装厂的厂长。
大壮现在每天都跟唐佑一起上下学。都是家里的汽车去接送。
放在以前在生产队的时候。谁敢想他们有一天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而这一切都是唐棠和梁庆元带给他们一家人的。
几人就这样分开了。
“我们先去幸福小区那边住一晚明天再回公社去。”陈秀红说道。
“行,咱们离开都有一年了吧!”林国良心里感慨。
“嗯,一年了,去年这个时候咱们已经在京市。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年过去了,感觉咱们槐花县好像变化不太大!”
陈秀红环视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发现跟他们当初离开时没有多大变化的县城,。
“能有多大变化,你以为哪里都像唐棠和梁爷他们那样,短时间就能发展起来。
再说了,这里是车站,能有多繁华?”
林国良好笑的看着媳妇眼中的嫌弃。
陈秀红也不是真的嫌弃县城的环境,而是觉得,一年过去了,县城也有所发展,不过跟繁华的京市相比,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在京市的一年里,她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妇女,成了一个小有见识成功女性,这眼光就宽阔了。
“你说的对,我都忘记了这里是车站。
相信我们下一次回来变化肯定会更大!”
他们这次回来,除了招工,还有其他任务,那就是联系黄山和黑彪。
唐棠和梁爷的意思,他们之前买的地皮,可以动工建房子了,厂房和住宅楼都要建。
他们要在这里开设分厂,这样一来,就会带动这里的经济。
“没错,咱们快走吧,先去吃饭,然后再去买点东西,明天回我娘家一趟!”
他们明天要去陈婉容的娘家,跟她娘家在一个队里。
她已经有两年没回去了,也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那走吧,正好看看槐花县的超市怎么样!”
他们两人回来的时候,就带了钱和换洗衣服,没带什么其他东西。
所以明天去娘家,还需要买东西。
先前黑彪和黄山从京市回来就琢磨超市了,加上唐棠提供的产品,他们真的把超市开起来了。
除了唐棠那边固定提供的产品,其他东西都是他们自己去其他厂家去联系的。
就这样,槐花超市就开起来了。
两人没有去国营饭店吃饭,而是沿着街道继续往前走。
当他们看到供销社对面的槐花超市,还挺意外的。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黄山和黑彪这么刚,居然把超市开到供销社对面。
看到超市门口是门庭若市,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而对面的供销社,却是冷冷清清的,不见有人上门。
而工作人员坐在门一边口嗑瓜子,一边斜着眼看着对面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