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愿打愿挨
“欧巴,我们去哪?”
系好安全带,见李承信发动车子,金亚荣问李承信路线安排。
自从那次跟方敏雅一起在ktv跟李承信交换过号码后,这段时间两人虽然没见过面——一部分原因是李承信忙,另一部分原因也是年末了她们组合也忙——但两人却经常保持电话和短信联系。
联系的多了,自然就相对熟了,年末的繁忙结束后,当下多了些空余时间,李承信一邀约,金亚荣就答应了。
先不说她之前就对李承信有好感,《mi mi mi》这首歌以及《美女》游戏的成功,更是让这份好感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不然的话。
也不可能李承信简单的一个电话,她就答应出来了。
这些李承信自然不知道,当然就算知道了也不在乎。
他就喜欢这样的妹子。
只谈情多好,千万别扯爱,一扯爱就他妈矫情。
轻笑下看眼金亚荣,回想下从方敏雅那得到的情报,李承信问:“听说你喜欢打保龄球?”
金亚荣惊异:“欧巴怎么知道?”念头一转,“敏雅告诉欧巴的?”
李承信点头。
也只能点头啊。
他其实不太想谈方敏雅。
倒不是出于愧疚什么的,而是一旦谈到方敏雅,就怕金亚荣这妹子多问啊。
下一秒。
李承信知道自己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了。
金亚荣果然问道:“对了欧巴,你跟敏雅是怎么认识的啊?”
李承信能怎么办,只能反问:“敏雅是怎么跟你说的?”
金亚荣瞥李承信一眼:“欧巴这话很容易让人多想啊。”
李承信笑:“多想什么?”
金亚荣道:“欧巴跟敏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
李承信心头一跳,但脸上却故作平静,只是笑道:“你觉得我跟她能有什么?”停顿下,“你今天出来见我,敏雅应该知道吧?”
金亚荣点头。
李承信问:“她给了你什么建议?”
金亚荣摇头。
就出来见个面,有什么建议好给的。
若说建议,初开始方敏雅倒是提醒过她。说李承信很花心,让她别对李承信太抱期望。
念头闪过这点,金亚荣问题又变了:“欧巴,你谈过几个女朋友了?”
李承信闻言笑下:“忘了。”
金亚荣愕然。
真的假的?
这句话什么意思?谈得太多已经懒得记了?
这就是敏雅说的花心?
金亚荣于是又问:“欧巴不会连谈过几个女朋友都忘了吧?还是说欧巴谈得太多,已经记不清都跟谁谈过?”
李承信轻笑下,忽然朝车窗外看了眼,笑道:“从现在开始计时,你帮我个忙,记录下一分钟内,有几辆车从我们眼前经过。”
金亚荣莫名其妙。
但李承信既然开口了,又算不上什么大事,倒也不好拒绝。
于是转头看向车窗外。
一分钟后。
金亚荣道:“欧巴,总共有七辆车经过。”
李承信问:“都是什么颜色、车型、又是哪个品牌的?”
金亚荣一怔,无言。
她刚才就只记数量了,压根没关注这些。
看眼李承信,只好摇头。
李承信问:“这些都是从你眼前经过的,为什么你就只记下有几辆车,却对其他的不怎么在意?”
金亚荣道:“欧巴,你也没说让我记颜色、车型和品牌啊。”
李承信道:“所以有一个方向和目标给你了,你就只朝着这个方向和目标努力,其他的对你来说,虽不能说无关紧要,但也不需要更多关注对吧?”
金亚荣无语,但也只能点头。
李承信笑道:“我也跟你一样啊。谈恋爱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理念的。当然,说理念有点大,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吧。有些人谈恋爱追求的是结果,有些人谈恋爱注重的是过程,而有些人谈恋爱只关注当下。每个人的方向都是不同的。
你关注的是车子的数量,你的眼中就只有这些。你关注的是车子的颜色、车型、品牌,你的视野又有不同。
就如你刚才问我的那个问题。
对你来说,是我谈过多少恋爱的次数重要,还是你跟我相处的感觉重要?”
金亚荣凝眉:“欧巴,这
有什么不同?”
李承信道:“次数重要,说明你注重结果。说得再直白一些,咱们俩观念不合。就像是水跟油,再搅拌也融不到一起。如果是这样,不如我现在就送你回去,这样对我们双方都好。”
金亚荣郁闷:“所以欧巴的意思就是,你不在乎结果,更注重过程和当下感受?”
李承信道:“我既不注重结果,也不注重过程,我是一个及时行乐派。对我来说,当下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谈恋爱最重要的,是一种感情的融洽和情绪的交互。其实你知道,我知道,或者说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就如我记得你喜欢吃肉,但再喜欢的东西,如果一天三顿,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再喜欢不超过一个月,你就会腻了。
感情也是如此。
哪能常保如初。
所以,不讳言的说,也没必要骗你,我是一个追求新鲜感的人。
说喜新厌旧也没错。
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不是说我讨厌一成不变,而是我讨厌枯燥。我讨厌应该如此,必须如此。
哪有什么应该和必须。
人不是活在过去,也不是活在将来,人是活在每时每刻。
不是上一秒,也不是下一秒,而只活在这一秒。
于我而言,当下的感受,这一秒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说完。
李承信转头看下金亚荣,问:“要不要我送你回去?”
金亚荣嘴角微抽,呆滞。
此时此刻。
她终于深切明白了方敏雅说李承信花心是什么意思。
这何止是花心啊。
这分明就是只在乎自己感受,全不管他人如何。
而李承信直接坦言告诉她这些,她不傻,很清楚李承信要表达什么。
简言之——
愿打愿挨。
你要是能接受,咱们就继续;如果你接受不了,那就此拜拜。
从一开始,李承信就明明白白告诉她。
他们两个——
长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