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书忘忧愁 作品

第74章升职,外放

不说别的,就单单说陈智献出的那个铸银为元的计策,是利国利民不假,可是却绝了天下官员的外财之路。

原先各地收了银子向朝廷交纳,都是把银子重新融铸。你不能向朝廷缴纳散碎银子吧,你得把散碎银子再融铸成同等重量的一锭一锭的。可这么一融铸,那就会有损耗,这个损耗那就叫火耗。而这个火耗就给了地方官员获取外快的机会。地方向朝廷上缴多少银子,那是有定数的。朝廷只认这个定数的银子,至于你在熔铸的过程中,得有多少损耗,那个朝廷是不管的,朝廷是只认这个数。这就给了地方官员可趁之机,这火耗就可劲地往多里报,多出的就可以落入自己的腰包了。不然拿什么拓展关系,孝敬上司。如果只凭朝廷所发的俸禄,那就只能呵呵了。

朝中的大员们对此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可他们知道归知道,但却无人去制止这种行为。你不让下面的人捞捞外快,他们拿什么孝敬咱们冰敬炭敬。

可自从铸银为元后,这火耗之路就彻底给堵死了。都是一块块的银元,又不用再重新熔铸,哪里还有什么火耗。

至于为什么会查到是陈智所献的计,那你也太小看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的能量了。

不是丞相瞧不起六皇子,要是他有这个头脑,那为何不早献上这个计策。在知道是洪石给皇上献了铸很为元之十后,毕节就派人去‘暗地里调查了一下,看看洪石身边跟有什么外人。然后再出了陈智会考之事,皇上亲自过问,破例为其增加了一个名次。

那时毕节就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虽然对外的说辞说是巧合。但毕节是谁,那可是丞相,浸淫官场数十载,他可不相信什么巧合,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巧合。就算有巧合,那也是人为制适的巧合。毕节很快就查出了是六皇子洪石在其中出的手。而陈智是云州的考生,六皇子又曾出使过云州,那这一切一联系起来,毕节就断定,陈智就是那个献铸银为元的计策之人。

听毕节将来龙去脉一说,罗伦也禁不住出了一身白毛汗,这位新科状元,可真是个狠人啊。硬是凭一己之力,硬生生地断了天下官员可以名正言顺私自中饱私囊的机会啊。他得是有多二啊,才会出了这么一条计策来。

不过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此人颇得文德帝信赖,若是他再鼓动文德帝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举动来,那大伙官也不用做了,直接抹脖子好了。

罗伦焦急地问道:“相爷,那可如何是好?咱们总不能看着他鼓动皇上做出离经叛道的事出来,那可是咱们做臣子的失职。”

毕节胸有成竹地道:“这个好办,他只有在皇上面前才能鼓动皇上。那咱们让他远离皇上,他就再也无法鼓动皇上了。”

罗伦迟疑地道:“相爷,可陈智进了翰林院了。”

那个职位,可比咱们有距离有时间接触到皇上。你让他远离皇上,怎么远离?

对于罗伦的疑问,毕节就四个字:升职,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