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热火朝天

柳姐见任伊然东看看,西看看,一副颇有兴趣的模样,直接说道:

“任小姐您看上哪一套直接拿就行,都算在我头上。”

任伊然煞有其事的挑了一大圈,却一件没拿,因为这里的化妆品种类虽多,却没有王星的库存多,她压根也用不上。

只不过她很享受这种久违的买东西的感觉,所以才看了好久。

她笑道:

“柳姐,就现在这世道,我也用不上什么化妆品,还是算了。”

之前在房间里和王星大战良久,这次出门任伊然并没有化妆,不过她本身皮肤底子就好,再加上成为异能者后体质大大增强,皮肤状态堪比十八岁时候,根本就用不着化妆。

柳姐看出任伊然是真心拒绝,也就没有强推,而是说道:

“过去都说什么天生丽质,今天见到任小姐我算是彻底明白这词是什么意思了,您说得对,您确实用不到什么化妆品。”

然后柳姐又将几人引到了一个小柜台:

“这里的东西任小姐您总该喜欢吧,随便挑几件都行。”

这是一个珠宝柜台,里面摆满了各种珠宝首饰,密密麻麻的,就跟路边摊一样。

看价格也很便宜,就像一百多克的黄金项链只要五块钱,五克拉的钻石戒指只要十块钱,不过看起来很是漂亮。

确实,这些东西在末世没什么实际用途,王星的空间里也有一大堆,他曾经也拿出一些来给众女佩戴,但众女都不是很感兴趣。

用任伊然的话说,这些东西主要是戴给别人看得,现在这个世道,都没人看,她们才懒得戴呢。

虽然王星那一大堆东西任伊然不感兴趣,但是在超市里看到了她却是一副欢呼雀跃的模样,不过她挑来挑去,来回试戴,最终还是没有选中一件。

柳姐开始还竭力推荐了几件,但是都被任伊然拒绝后,也就没有坚持。

王星突然问道:

“那些普通人,有来这里买东西吗?”

柳姐点点头:

“当然了,这个超市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前提是要有避难所的货币。普通人虽然没有固定工资,但是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也会发货币当奖励的。”

“这个超市其实也是避难所中心的一个窗口,可以激励普通人在末世中好好生活,好好为避难所做贡献。”

王星看了一眼这个柳姐,说道:

“柳姐你能当这个超市的店长,看来黄老大对你十分信任啊。”

柳姐听了这话,非但没有得意,反而还有些惶恐:

“嗨,老大确实对我很好,我当然也要帮老大守好这份产业。”

其实这个柳姐以前是一家高端会所的店长,以前就跟黄不凡比较熟悉,曾经替黄不凡介绍过不少美女。

后来末世降临后,柳姐竟然也发生了变异,加入避难所后,黄不凡就给她安排了超市店长的职务。

这个职务的确称得上是一个美差,柳姐加入避难所以来,只出过一次外勤,其余时间都是看店整理货物,危险系数要比其他异能者小许多,看得出来,黄不凡还是挺信任她的。

她曾经也幻想成为黄不凡的女人,可是黄不凡看不上她的出身,她也只能在这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店长,跟一些顾客打打嘴炮。

其实以柳姐的姿色和风情,不少人都对她颇有想法,但是避难所里的人都说她跟黄老大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没人敢真的和她怎样,顶多嘴巴上讨点便宜。

可是柳姐是何许人也,她的嘴巴可比一般男人厉害多了,很多人都被她臊得说不出话来,大多数情况下她也只能独孤求败了。

这次她对任伊然如此客气,一来是她看出来任伊然和王星都气度非凡,不是避难所那些寻常异能者可以比拟的。

二来她觉得以任伊然的姿色,很可能会成为黄不凡的女人之一,这时候讨好准没错。

而柳姐的这些小心思,自然都被任伊然看得一清二楚。

辛迪加见任伊然这也不要,那也不要,最后非要买两瓶饮料请任伊然和王星喝,而柳姐却大手一挥,直接拿出三瓶饮料说她请客了,还不忘打趣辛迪加:

“辛猴子,你可是沾了任小姐和王先生的光。”

辛迪加露出一脸夸张的表情来:

“柳姐,我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喝到您请的饮料,真是太谢谢您嘞。”

从在餐厅吃饭,到逛超市,看得出来,整个避难所管理层的气氛还是比较祥和的,这在末世中算是十分难得了。

王星和任伊然逛完超市,直接打发了辛迪加,他还想去避难所周边转转,看看这里普通人的生存状况。

出门以后,王星就看到了不少地方都在施工,很多地方的积雪都被清扫干净。

外面虽然极度寒冷,但施工场面堪称热火朝天。

两人越走越远,后面来到一个比较空旷的地方,却发现这里施工的团队最多,一打听才知道,这里竟然是要打造一个超级大的地下安全基地,这样的工程就算是在末日前都是很难完成的,没想到这边已经开始施工了。

就连任伊然看了之后都忍不住赞叹:

“你说以后会不会恢复正常秩序呢。”

王星摇摇头:

“我不知道,这个玉城避难所的建设已经如此规模,真不知道京城避难所又会建设到何种模样。”

两人在工地逛了一阵后,又潜入到几个小区里面,发现有很多人并没有睡觉,这里的普通人,只要有劳动能力,甭管是十几岁的孩子,还是六七十岁的老人,都要出门干活。

比如有的是一家三口,基本上家里同时间只会留两个人,多出来的一个肯定是出门干活,一般干满八小时后,就会回家轮替。

至于说干什么活,大部分都是重体力劳动,比如运输建筑垃圾和建筑材料,除了大型器械操作之外,还有很多地方都需要个人亲力亲为。

而每个人干活都是有记录的,每个礼拜会根据干活多少发放物资。

也就是说,普通人在避难所如果想活下去,就需要每天都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