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用士兵的命去交换敌人重炮的炮弹
“现在在我面前,你才是真正的农业国家军队!”
要知道,此时李云龙所具备的工业实力已经相当于1937年未发动战争时期的日本。
也就是说双方的工业实力几乎已经拉平,是与此不同的是,小鬼子的海陆争端极其严重,他们的海军占据了大量的资源还有钢铁。
同时小鬼只要供给的军队也不止实现李云龙这么简单,几乎同样的工业,同样的生产总值他们需要供给至少400万到500万左右的部队。
其中他们精锐的野战部队总共是51个师团,150万人左右。
陆军再加上守备的部队,相加起来将近280万到340万左右的军队再加上海军500万人几乎没差。
而李云龙不同,他虽然说有给海军分配生产,但是那仅仅只是海军造船厂。
空军和陆军虽然都需要消耗一定的工业产值,但是这一份工业产值空军只仅仅只占到了差不多10%的样子。
同时李云龙还不需要养整支八路军部队他只需要养教导总队,外加一些八路军整编部队。
这样子零零散散加起来李云龙需要养的部队甚至不到20万人。
同样的工业实力和国民生产总值,一边需要去养四五百万人,而另外一边却只需要养不到20万人。
孰强孰弱,简直就是一目了然。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李云龙已经拥有了战胜小鬼子的资本,毕竟他们的国家体量摆在那里。
李云龙想要击败他们还是相当困难的。
但是在同等规模的军队交战中,日军注定已经处于完全的下风。
虽然心中有各种各样的疑惑,还有各种各样的疑虑不断的困扰着自己。
甚至让自己一度搞不清楚到底谁才是工业国家的军队。
但是这些所有的念头在短短的5分钟之内就已经被梳理完成。
现在压根就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现在的重点是到底应该让自己的部队立刻放弃前沿阵地,然后进入到各个山间的反斜面阵地进去还是继续赌八路军没有这么多炮弹。
就在他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底下的参谋团也针对的这个问题开始了他们的讨论。
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宁川一木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司令官阁下我认为帝国的军队完全不需要如此的悲观,这里有一个10分不错的计划,还请司令官阁下采纳。”
“八路军说到底只不过是一个农业国家的军队,虽然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弄出如此多的弹药补给。”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八路军并不具备能够供应这些重型武器不断挥霍弹药的资格,他们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来提供这一次的损耗。”
这句话虽然很多人都表示了怀疑,但是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点头,毕竟八路军确实是这样的一支部队。
或者说不应该是八路军,应该是整支中国军队都是这样的。
此时的中国只不过是一个农业国家,而农业国家也就注定了他们没有强大的工业能力。
即使八路军十分诡异地掏出了如此多的重武器以及弹药补给对他们进行了长达8天的炮击。但是他们也依旧坚信这一点。
陆军到现在为止,只不过是在挥霍他们的弹药库存而已,只要他们咬着牙坚持下去胜利终归是他们的。
大部分的小鬼子军官都是这样的态度,虽然其中有一些人想要站出来反对。
但是当看到大部分人的表态之后,他们还是默默的做了回去。
不管怎么说,人家说的有理有据,而他们想说八路军拥有强大的工业实力,那完全就是无稽之谈,这怎么可能呢?
工业从来都不是瞬息就可以建造起来的,那需要一朝一夕的累积,那需要长久的积累才能积累出一个强大的工业。
他们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发展了多少年?
从明治维新开始到现在发展出现在的工业,他们可是整整过去了72年!
有什么道理,八路军可以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的拉近和他们的差距,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存在的。
看到大部分的人都赞同了自己的观点宁川一木更加觉得自己说的话是有道理的,是没错的。
不过他也观察到了,有人是想要反对他的见解的,所以他拿出了第2份更加有效的论据。
“除此之外,有一点也有效地佐证了我的观点,那就是八路军新投入的重炮部队!”
“这支重炮部队是在今天才刚刚投入到战场中发挥出强大的威力的,在此之前,八路军已经对我们的阵地炮击了整整8天的时间。”
“8天的时间内,难道八路军不能看出来他们的普通炮击已经对我们的阵地没有造成多大的伤害了吗?不,他们应该已经看出来了,但为什么他们不尽早投入这一款重炮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想原因很简单,只有两种可能,第1种就是八路军才最近获得了这种重炮,或者说应该是在昨天才刚刚获得这个重炮所以今天才能投入战斗。”
“但是这个可能性我们可以直接将它否决掉”
宁川一木斩钉截铁的表示,这个可能是不存在的。
“现在周围的局势,大家也是看到了帝国的军队对八路军进行了团团包围,在这样的包围下这种重炮根本没有任何的可能性,能够从帝国的包围中运到八路军手里。”
“也就是说只有最后一个可能,那就是八路军早就有了这些重炮,但是由于炮弹的珍贵,他们并不舍得将这种重炮投入到战场中来。”
这话一说,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几乎全部的参谋和军官甚至加藤正雄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竖起了大拇指。
“有道理!”
宁川一木脸上那叫一个笑意盈盈。
所有的人一起夸赞,这是多么露脸的一件事情呀,所以他将最后的结论也说了出来。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先撤离我们的军队,只留下少数的观察部队留在阵地上,剩下的部队先躲入反斜面。”
“留下少数的部队可以在八路军发起进攻的时候,及时的将我们的部队重新派回到前沿阵地中,不至于让他们直接捡漏。”
“同时留下少部分的部队,在我们的军队出现伤亡后,也能坚定八路军继续使用重炮的决心消耗他们宝贵的重炮炮弹。”
喜欢抗战:向着元帅目标前进的李云龙请大家收藏:()抗战:向着元帅目标前进的李云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