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收获巨大,高光时刻
一周后。
省里派了一个考察组来到育种基地(育种中心),其成员包含了省里的几位重要领导。
他们在曾庆和齐海洋的陪同下,参观了育种中心的农田,也亲眼看到了谷仓里的【南光二号】稻种。
“新林县的育种大县地位已成,日后很难有别的地方能撼动这个地位。郭主任,请介绍一下你们的育种历程吧。”
省领导很高兴,民以食为天,粮食丰收产量提高才是硬道理。
而要想取得这样的成就,包括育种、化肥、农药、农机等等环节都必不可少,其中又以高产稻种最为重要。
郭文贤也在现场,这时听到领导的话,就赶紧站出来介绍了中心的育种工作情况。
他在话里话外多次彰显了方唯的功绩,强调中心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多亏有方唯的支持。
省领导对这事儿是心知肚明的,谁不知道新林县出了个育种专家方唯,从而带动整个县一飞冲天。
想当年新林县可是国家级贫困县,这才过去了多少年,新林县不仅因为育种摘掉了帽子,而且还迈向了富裕县的行列。
新林县除了高产稻种之外,还有高产的经济作物种子、【瑶岭猪】、【南光326】烟草等一大批响当当的农产品。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新林县的未来一片光明。
“很不错,希望你们再接再砺,继续培育出更优秀的稻种。”
考察组在育种中心呆了半天的时间,然后去了瑶岭公社。
这次考察组代表省里带来了一大堆的荣誉,有方唯个人的、有下塘大队的以及瑶岭公社的。
瑶岭公社这一季的【南光二号】定型稻种产量为8800万斤,和上一季基本上持平。这种稻种的产量早已达到了极限,除非能异变,否则是不可能突破产量的天板的。
省里对于瑶岭公社各大队的育种工作很满意,考察组临走前,领导承诺回去后工会给公社下拨1000万元的专项补贴。
这可把郑先发和郑虎乐坏了,这无疑是一笔巨款,而且还是由公社能掌握的资金。
“省里真抠门,发了一堆奖状,实惠的东西一点没有。专项补贴给了公社还能到我们这里公社肯定卡的死死的。”
连赵金生都找到方唯吐槽,可见大家的意见很大。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这些年公社的话语权逐渐减少,上面有意见,所以才会通过这种方式来委婉的表达。
“既然是专项资金,公社就不能乱动,要么购买农机、要么给育种先进个人发放奖励,总之还是对农业生产有利,没什么好说的。”
赵金生听了之后,撇了撇嘴,心里不以为然。
有些话方唯不少说,他们这些人的心里是有本账的。说白了还是上面对下塘大队的分配方式很不满,但鉴于大队在育种工作上取得的巨大成绩,又不好明说,总之就是有意见。
不过也无所谓了,只要各大队能保证高产稻种的产量,就不会有大问题。
“支书,队里已经播种了油菜,我寻思趁着农闲时节,把所有的水渠都疏通一遍,你觉得呢”
赵金生随即转移了话题,打算趁着大家都很清闲的时候,组织一次集体劳动,也就是清理水渠。遇到破损的地方还需要维修,整个工期大概需要二十天。
方唯自然没有意见,他发现其实赵金生其实比郑虎的能力更强,一些具体事务也敢于做主。
“行啊,你看着安排就好。”
两人正说着话,县里宣传部门的同志陪着京城来的记者抵达了大队。
秋收过后,像这样的采访又多了起来。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种子要先行,所以作为最先培育出国内顶尖杂交水稻的下塘大队,就成了正面典型。
这事儿躲不开,方唯热情的接待了前来的记者,并配合对方做了一次专访。
日子就在平静和忙碌中悄悄地溜走,除了油菜,今年的经济作物已经收割完毕。全公社一共产出了1925万斤的高产黄豆种子、2275万斤高产生种子、2275万斤【南光326】烟草以及35万斤烤烟种子。
其中,【南光326】烤烟的亩产达到了极限,为每亩650斤。
【采收农作物,点数+88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440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1925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2275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2275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350000】
【总点数:238100980点。】
这一季的收获巨大,等瑶寨那边给他送过来了统计数据,着实让他很惊喜。
瑶寨种植的【农优76】粳稻杂交水稻,亩产再次飞跃,达到了1080斤(每亩),总产量为853200斤。
其他的经济作物,寨里也实现了大丰收。
方唯干脆进行了结算,再次收入了一大波点数。
【瑶寨结算,点数+2000000,总点数:240100980点。】
方唯让刘会计等人开始进行年终结算工作,他向队里提出了建议,建议今年分红的标准提高到平均每人1200元的水平。
大队干部们纷纷举手赞成,丝毫不惧来自上面的压力。
“趁着有时间,正好把口粮分了。平均一个人按照800斤稻谷计算,吃不完自己处理。”
时间匆匆,在赵金生的带领下,队里完成了水利设施的维护工作。
然后大队开始分发口粮,并提前发放了今年的分红。
口粮倒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但今年的分红绝对是达到历史最高值。社员们和知青们喜笑颜开,好多知青都打算到年跟前请假回家探亲。
毕竟手里有钱了嘛,回家去过几天舒坦日子。
12月。
这热天一大早,方唯和盘莲就去了县里,送方婷婷去参加高考。
方平和盘莲都没有来,他俩这几天紧张的都睡不着觉,方唯干脆让他们在家呆着等消息就行。
“三哥,婷婷肯定正常发挥的,是吧”
方唯和盘莲把侄女送到了考场外,两个人也没着急回去,就在外面找了个地方休息。
结果盘莲却有点紧张了,手心里全是汗水,忍不住冲着方唯说道。
“没错!婷婷各科的知识都掌握的扎实,而且她的心态很好,绝不会出现任何的失误。”
方唯不时安慰婆娘,侄女的意志力很顽强,一般人绝对做不到多少年如一日的坚持学习,为的就是实现自己上大学的梦想。
他对婷婷很有信心。
中午休息,方唯和盘莲带着婷婷去郭永清家里吃饭。
沈钰请了几天假,专门在家里做饭,同时还给婷婷收拾了一间屋子,好让她中午休息一会。
方唯没有问侄女考得咋样,一直到所有的考试结束,他才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满满,你放心吧!考试的内容比我预计的要简单好多,我这次绝对能考上一个好大学。”
方婷婷不禁莞尔,她还是头一次见到小叔这种模样。
方唯终于松了一口气,别看这些天好像信心满满,但意外无处不在,只有此时亲耳听到侄女的回答才放了心。
事实证明方婷婷并不是盲目自信,等分数下来的时候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她这次高考的成绩非常好,全地区第一、全省第三,毫无悬念的被京城的著名大学录取。那可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消息传回来,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当初方涛推荐上了大学,全村的人都有与有荣焉。这次更不得了,方婷婷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考上的,而且还进了京城的大学。
二队的队长王友刚决定大摆宴席,以示庆祝。
生产队现在没有核算权了,但还是有小金库的。所需的费用由队里承担,经过赵金生的批准,队里还去禽舍购买了鸡鸭,猪肉是从圩上买的。
这天晚上。
二队的男女老少齐聚在食堂,开怀畅饮。
方平和田桂以及婷婷成了今天的主角,大家排着队向方平敬酒,要不是有方唯这个千杯不醉的兄弟替他分担,他得躺着回家。
郑先发、郑虎等人都来了,就连黄志刚都特意从县里赶了过来。整个下塘大队的队干部无一缺席,真的很热闹。
方婷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北大学,这不仅是二队的光荣,也是全大队乃至全公社、全县的光荣。
郭永清和沈钰也来了,沈钰之前还帮婷婷找了辅导老师,她简直太有成就感了。
方唯没有抢大哥大嫂的风头,他一直坐在方平的旁边默默无语,不停的替大哥带酒。等大家都喝的差不多了,他就和盘莲先行离开。
不过婷婷的大哥方涛没能赶上这个宴席,涛涛的婆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趁着农闲时节,他得在家照顾老婆孩子。
秋收后,方涛他们的研究课题又有了一些进步,估计再经过一到两季的试验,就找到合适的不育株。到了那时,研究课题就可以继续向前推进,直到培育出满意的杂交水稻。
第二天。
婷婷很郑重的登门向小叔表示了感谢,没有小叔的鼓励和支持,她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一家人就不要见外了,你要是想报答我,那就好好学习。学到了真本事,好好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比什么都强。”
方唯笑了笑,再次鼓励了侄女几句。
现在看来,侄女的天分比她哥还要高,性格也更沉稳,的确是一个好苗子。
今年高考很特殊,大概也是未来几十年唯一一次春季开学的一届大学生。婷婷过完年就要去学校报道,成为一名大学生。
盘莲也很羡慕对方,她自己只读了初中,结果侄子侄女都是大学生。
这下好了,有了婷婷这个例子在,斌斌的好日子就到头了。这小子的脑瓜子很聪明,但就是调皮爱玩,学习上一点哪都不踏实。
盘莲决心从现在开始,每天下班回来的头等大事就是督促斌斌的学习。
不听话那就揍,狠狠的揍。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忍心严格管教的父母。
方唯看的都直捂脸,不过在这件事情上面盘莲的态度很坚决,决不允许方唯护短。他要是敢护短,绝不会客气,晚上罚他起码要交三次公粮。
有时候她还会请铁燕玲到家里来儿子辅导功课,方鸿斌简直是痛不欲生。
还别说,经过这么一搞,斌斌的学习成绩提高迅速,期末考试就到了全班前几名。
方唯年前去了一趟省城,给涛涛他们带去了黄豆、腊肉、干笋还有好只鸡鸭。为了这些东西,他专门搭乘陈州纺织厂的便车,这才把东西顺利带了过去。
“满满,这么远的路,你带这么多东西多麻烦啊。”
“谢谢满满!”
方涛和小雅见到方唯的时候吓了一跳,对方挑着担子,活脱一个进城卖农副产品的老农。
两人赶紧道谢,涛涛将担子接下来,很好奇他是怎么把这些东西带过来的。
小雅赶紧去给小叔倒水,大冬天的对方居然出了一头汗。
“我先去招待所,鸡鸭不好放给你岳父老子他们送两只过去,晚上我过来吃饭。”
方唯仰头喝了一杯茶水,然后直接在附近的招待所开了一间房。
先洗了个澡,再换了一身衣服,看起来利索多了。
他是搭乘送货的卡车来的,一路的风尘,又挑着那么多东西走了一段路,肯定很狼狈啊。
晚上。
他去侄子家里吃饭,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小侄孙。
小家伙总体上长得像涛涛,但一双眼睛却和他老娘很像,长大了肯定是个帅气小伙儿。
“满满,你这次来省城还有别的事吗”
“我来开会,开完会就走。”
“那麻烦你帮我带300块钱给婷婷,祝贺她考上了名牌大学。”
“好。”
家里的地方很小,再加上涛涛的岳母还在这边帮着带孩子,方唯吃过饭就告辞离去。
方涛和文小雅一起把他送回了招待所,几人坐在房间里又聊了一会。
两口子临走之前给方唯留下了300块钱,这是给方婷婷的,是当大哥的给妹妹的一点心意。
第二天一早。
方唯就退了房间,然后去会务组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