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再回离洲
“妾身王氏,拜见宋大人、温大人。”那妇人带着女儿来到宋璃与温瑶近前拜了拜,随后又朝上官氏等人施礼,“老夫人。大夫人,二夫人。”温家的夫人们显然认得这妇人,皆是回礼,“夫人与小姐安。”
宋璃面上严肃了一分,惯常的将手背至了身后,她看着自称王氏的妇人微微颔首,“不知夫人如何称呼?”
王氏答道,“妾身是离洲知州许杨的内子,这是妾身的两个女儿。”
宋璃恍然大悟,眉头松了松,“原来是许大人的家眷。”她同温瑶对视了一眼,许杨她还记得,他之前是东川的县令,而东川地震时的情形她还历历在目。
温瑶对许家人便更加熟悉了,还是她向圣人引荐许杨来的离洲,“许夫人日安。”两个人一同回了礼。
王氏笑着开口,“蜀中翻地龙之时若非大人们在,只怕伤亡难测。妾的夫君每每提起宋大人便要叹一句大人英武,只可惜东川一别后,再未有机会代百姓们向大人们致谢。”
宋璃端起一些笑意,“皆是我等分内之事,且许大人应对及时才叫后续救灾得以顺利进行,我等便不敢贪这功了。”
王氏不好一直拉着两人交谈,便直言道,“妾身今日是专程为了二位大人而来,”她从女儿手中接过一把伞,递给了宋璃,“这是我们离开东川时东川百姓们请求代为转交之物。”
宋璃与温瑶不解,但还是伸手接下了东西。
“应天昉之恩,东川莫不敢忘,这是东川百姓的万名伞.....虽也算不得万民,但确是我们一片心意。万望大人收下。”
宋璃有些错愕,王氏见状便道,“东西既然送到,妾便不打扰大人们了。”
王氏说着又朝温瑶笑着一礼,“温大人喜事将近,妾便祝愿大人白首齐眉,福寿无边。”
上官氏看着撑开的伞面上皆是姓名,心中难免自豪,她含笑朝王氏微微颔首,“待婚仪之日还望夫人赏脸。”王氏自然应下,“喜帖已经收到,那日必定要去沾沾喜气。”
王氏身后的两个女娘看着宋璃与温瑶眼都舍不得眨一下,温瑶笑起来,“还不知二位娘子如何称呼?”
王氏的女儿见温瑶提起自己,赶忙回话,“小女名唤许茹芸,这是舍妹许茹霜。”温瑶其实知道她们的名字,她微微颔首,“待婚仪那日也请二位娘子同来热闹热闹。”
许茹芸高兴的笑起来,“我们姊妹二人最是敬仰宋大人与温大人,若能前去观礼实乃荣幸!”
宋璃也笑,“二位娘子平日里可念书?”许茹霜看着宋璃,眼神发亮,开口时声音微微发颤,“读书的!待年后我们打算去考东升书院。”
温瑶闻言笑容更甚,“那便预祝二位娘子得偿所愿。”宋璃也笑着鼓励,“甚好,如今女子亦能参加科举,希望有一日能在朝堂上见到二位娘子。”
姐妹俩听了眼眶发热,“我二人必定勤学以致,盼望有一日也能同大人们与父亲一样为民请命!”
王氏看着女儿们的样子深感欣慰,“多谢大人吉言,妾身便先告退了。”王氏拜完离去,李氏低叹道,“女娘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圣人圣明。”
温瑶笑了笑,“且看吧,东陵扶摇直上,指日可待。”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上官氏握了握温瑶与宋璃的手,“圣人明德却也难免困难重重,你们二人在朝为官不易,尤其是阿璃......祖母希望你们能够固守初心,不畏荆棘。
虽圣贤书常劝不争乃是君子之风,但祖母却盼望着你们能跟随圣人,为东陵百姓也为东陵的女子争上一争。”“谨记祖母教诲。”宋璃与温瑶朝上官氏恭敬一拜。上官氏微微颔首,自家教出的孩子自己最为了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好了,敬香去吧。”
一行人入了大觉寺,宋璃这才发现今日冲着她和温瑶来的人并不只是王氏。但除了王氏,旁得人拜她时所称都是“昭华公主”。宋璃听着不尤挑眉,倒是有些意思。
“公主此番回离洲不知会留多久?”问话的是现任离洲知府刘治的夫人马氏,“臣妇今年有幸领了祀节的事宜,若是公主得空,臣妇还想着劳烦公主瞧一瞧臣妇拟的章程。”
宋璃听了她的话眼神便扫了过去,若是称她为大人,自然不能随意打听她的动向,但称公主那就只剩寻话家常。看来离洲府衙很在意她来离洲的目的了。
“阿姊婚仪后本宫许是会再留一阵。”宋璃答得模糊,马氏却也听明白了,看来宋璃来离洲不只是为了送嫁。
马氏笑容不减,“若有公主坐镇祀节,离洲来年必定风调雨顺,万事和睦。”宋璃摆摆手,“有夫人操持便很好,本宫可说不好会在离洲待多久。”
这么看来倒不像是在离洲还有案子,马氏这么想着,嘴上也不忘恭维,“公主得圣人青睐,想来圣人是舍不得公主久在外头的。”
宋璃安了马氏的心,便不想再继续应酬了,“本宫要陪外祖母听经去了,夫人自便吧。”她微微颔首,随后搀扶着上官氏转了身。马氏领着身后几位离洲高门女眷朝宋璃的背影一拜,“恭送昭华公主。”
宋璃一离开,马氏身后便有夫人喃喃开口,“这昭华公主少时在离洲便极有才名,那时候不少高门后院都等着将来去温家提亲呢.....不成想......”
马氏含笑,“可见昭华公主能得圣人看重早有端倪。”
宋璃没有将马氏放在心上,送了长辈们去听经,她与温瑶则漫步在后山的梅林之中。温瑶意味深长的笑道,“你这回来离洲倒是叫离洲都拎起了心神。”
宋璃不大在意的答道,“拎着些挺好,离洲官场经历过徐征的事后可谓是伐毛换髓。总得好好瞧瞧如今这些都是些什么魑魅魍魉。”
温瑶点了点头,“若是有人来下帖子,不妨去看看。”宋璃应了温瑶的话,“那便听阿姊的。不过这个刘治阿姊可曾留意过?”
温瑶摇了摇头,“那阵子太忙了,离洲官场换血几经波折,除了引荐了蜀中的三位大人我也没太关注旁的,不过吏部的调令拖了很久,想来朝中对此也博弈的好些时日。”
“能坐上离洲知府想来不简单,唔.......只如今玉玺之事迫在眉睫,倒也分不出心思了。”宋璃叹了叹,况且她最要紧的是摸索世界崩坏回落之事。
温瑶停下步子,“阿璃,这一年来你行事越发急迫了。”宋璃顿了顿也停了步子,“是我太心急了。”
温瑶叹了口气,她想起元怀瑾说的宋璃魂魄有异之事,她隐约感觉或许宋璃的紧迫感是与此有关的。
“事宽则圆,急难成效。”温瑶伸手摘掉宋璃发间的花瓣,“你若有何心事,不能同阿姊纾解一二吗?”
宋璃抿了抿唇,片刻后笑起来,“我不过是想早些将事情理一理,也好早日完婚。你又不是没瞧见,令仪近来越发幽怨了。”
温瑶见她避重就轻也不打算深究下去,“说来你们的婚事至今也没个说法,我瞧着圣人与萧家并没有反悔的意思,你们何不趁早将事情了了。”
“我如今做了公主,父皇也被追封......可母后尚在,此事始终是个隐忧。至少得见过她再做决定。”宋璃想起请封赵皇后的事,如果还能再将崩坏回落,那么她完成任务便指日可待了。
温瑶觉得宋璃所言在理,“那赵皇后可有再找过你?”宋璃摇了摇头,“南黎一别后她同宋遗直都消失的彻底,说来....也不知道南黎的情况如何了。”
说到此事温瑶又起了心思,“明年万寿节若是南黎摄政王能到访......”宋璃微怔,“只怕不易。”
温瑶想了想,“那顾思源呢?可有办法叫他来?”宋璃自然说不准,“可以一试,我同他们的交易还在,也是该问候问候摄政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