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承诺

看到天幕之上御驾亲征,格外英武的天子,李治可以说是羡慕得口水都流下来了,他也想去。

昨晚上的时候,李世民带着孙思邈来给他治病,李治这么大个人了,还要叫着耶耶哭。

能够被李世民承认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长孙皇后所生,或者是被长孙皇后抚养过的。

看着李治也同他们一家人一样都因为这一种所谓的‘遗传病’难受不已的样子,李世民也是很心疼,所以更加想要去后世一观了。

至于说武媚娘,李世民倒没有那么过不去,如果能够利用得好,显然也是一把好刀,就是在李治死了之后,已经没有钳制武媚娘的刀鞘了。

所以李世民要李治在死后也要拉武媚娘去陪葬,而现在李治活着的时候,武媚娘是有用处的。

李治慕好颜色,现在又已经为帝王多年,建立了许多功绩,李世民相信他能拿捏得好尺度。

至于说出战,也不必了,现在倒是多用用李隆基那小子,好好的锤炼一番。

主要还是后期的大唐的帝王质量太差了,李世民想要找,都没有能够找出几个好用的来。

如果人才不够用,他都想要先把高明先派到一个时空为帝锻炼一番了。

只可惜大唐后期局势糜烂,不好处理。

朱清谷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虚弱且掌控着全局的帝王,有些电视剧说他是傻白甜,但有些电视剧则说他是黑莲花。

朱清谷更加倾向于黑莲花,能够隐忍然后干掉舅舅,加强皇权,并且使得唐朝的疆域空前绝后之人,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帝王。

帝王心术方面是绝对过关的。

不过再怎么样的帝王到了日思夜想的老爸面前都变成绵羊,还一心追问着长孙皇后现在如何了。

得知需要直播效果的时候,李治说要不然去看看李隆基+玄武门吧。

李世民一下子脸就黑了,“怎么不去看看李世民+玄武门?说不定直播效果更甚!”

这么想想也很有道理,反正子孙都卖了,李世民卖卖死掉的李元吉和郁郁不乐的老父亲也不错。

李渊打了个喷嚏,感觉背后凉凉的,此时正是贞观九年,李渊越来越觉得身体不行了,要不是看着天幕,看着那些个不成器的老二的子孙,李渊在这里乐不可支,身体还越好一些,估计前两三个月就已经不行。

只是这种乐到后面也是叹息。

年纪大了,还总是会想起以前的人,也想起了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

“李先生,如果你真的直播玄武门的话,说不定直播效果会爆炸?”朱清谷来了兴趣,还在旁边怂恿着。

旁边的白琴捂住了额头,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朕想想,这也非一时之念,还要从长计议。”李世民咳嗽了好几下,把那种跃跃欲试也掩盖下来了,如果真的能够回到玄武门的时候,他一定要再看一次李元吉的死状,说不定晚上睡觉还会笑出来。

但朱清谷已经看出了他脸上的意动。

次日,大军在校场集结,李隆基也是身穿一身戎装,跟李世民一同出行。

三处大军一起夹击,在短短时间之内,把河西走廊收复,从此之后,安西不再孤悬。

这个时候,郭昕带着那些故旧老兵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了。

只是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家乡里早就什么人都没有了,郭昕当年也是因为固守在此处,不得回去奔丧,哪里还认识什么家乡人呢?

他们反而更加愿意待在这里,听着这些胡音,看着这些走商都以唐人自居,他们才感觉他们还是有些用处的。

朱清谷开了时空门,带着他们回到故乡去走了一圈,便已经得到他们的十分感谢了。

杨五流着眼泪说,“原来还有一个远房子侄在,时常会去祭奠,阿娘离世之时也没有忘记某家……”

而更多的人回到故乡,看到的也都是陌生的面孔,甚至于家里遭难,连坟都不一定有。

可是听到那熟悉的乡音,就像是了结了他们的一桩夙愿,他们全部都回到了这安西戈壁,看着那城墙上换了新兵,看着城中的走商往来。

他们是坚实的扎根在这一片土地上的草木,再也离不开这里了。

依照现在的条件,他们暂时没有可能反攻到吐蕃之处,一个是高原气候,一个是时间太短,就算是这里,李世民也依旧要留下一位将领驻扎,领着一万兵马,犁扫周围,护卫商道,必要的时候东出,清扫藩镇。

而他亦是在本时空征辟了若干人等,把房玄龄等几位大臣留于此处。

等到下一次的时候再来换岗。

然后便是回到了开元之时,救下了被冤杀的高仙芝。

朱清谷把一些人马放到了安史之乱的时候,便是和李世民回到了贞观朝,因为在这里,华夏要和大唐正式建交。

这会是影响整个时空的大事!

不仅仅会影响唐朝的商业,也会影响到之后各个时空的一切。

之前朱清谷提出来的跨时空版本的‘一带一路’可以说是给华夏的长老们新的思路。

现在国际形势风云突变,早已经不是像几百年前,数千年前那样华夏站立在顶峰,想要如何主导便是如何主导。

现在的华夏进入了‘新常态’,面对着产能严重过剩和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等方面的问题,迫切的需要开拓新的空间。

之前国家的‘一带一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的。

可有些蛮夷毕竟也就是蛮夷尔,养个白眼狼都比养他们有用,那为何不转头来将一些经济发展试点放在同根同源的华夏文明之上?

勤劳勇敢的华夏人总是能够创造更加多的奇迹,就算是制度不同,但他们也可以求同存异。

而且这是在开放包容的大唐!

《唐会典》中就记载了唐朝曾经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相互沟通往来,每年从世界各地来唐做生意的人数以万计。

种种考量,国家方面愿意在这里进行试点。

李世民、朱清谷等人也正是因为此时回去。

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喜事。

而且他们承诺以点数作为跨时空流通的货币。

《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请大家收藏: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请大家收藏: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