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能否断食?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关于空腹力的书,对书中所写的好多内容很感兴趣。
比如适当的轻断食可以有效的预防很多的疾病,比如轻断食之后身体会有极大的舒适感。
当然,轻断食之前该有的心理建设还是要有,那就是断食的时候必须能忍得住。
忍得住美食的诱惑,忍得住不吃东西,忍得住饥肠辘辘。
在家里过周末或者过节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忍得住”没有什么问题。
因为家里的伙食相对于单位的伙食来说比较“硬气”,吃同样的饭菜,总感觉家里的食物能够更耐饿。
到了单位里虽然也能吃饱,但是可能因为在单位里面比较忙碌的原因吧,不到下班时间就感觉肚子空落落的。
饿,是真的饿。中午吃的那几口饭菜,能把一下午的时间给支撑过去,我觉得已经把它们的能量利用到最大化了。
晚上我还要狂走几千步,还要费尽脑力的写写小作文,还有家里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要理。
所以如果晚上不吃饭,那么对我的杀伤力就有点大了。
回家一定得吃饭,不说吃大餐了,喝点稀饭,温暖一下胃;吃一点口粮,填充一下胃;如果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再滋养一下自己的口腔,那么这顿饭的感觉就圆满了。
这样写出来一看,好像就是为了解馋而吃,而不是为了饥饿而食。
单位里的饭菜不顶饿,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单位里那些微胖的女同志们都有这种感觉。
就像是单位里偶尔的吃一顿包子,不得不说我们单位里做包子的面发的是真好呀。
看着手掌大的包子,其实没有几口的面,也没有多少的馅儿,并且包子的个头儿还越来越小。
以前单位里食堂没有承包出去的时候,那个时候单位里的馒头个儿大,一般的男同志吃一个馒头完全可以吃饱,女同志吃一个馒头,甚至会觉得有点多。
如今食堂承包出去了,那馒头只能用“袖珍”两个字来形容。
蒸馒头用的发面,面发的很好,馒头非常的松软,一个馒头两口,三口就解决掉。
不是说南方的面食通常个头比较小吗,可我们是北方啊,我们不需要吃这么袖珍的小馒头。
以前不管是男同事还是女同事,餐盘中的饭,一般都是一个馒头就足够,如今两个馒头甚至有拿三个四个馒头了。
不知道食堂的大师傅们是怎么想的,盛菜的时候那个手抖的也很有水平。
食堂里不管是做饭的师傅还是打菜的师傅,好像都对我们单位的领导,还有办公室的人员特别的熟悉。
遇到领导打菜,我们听到的都是“够了,够了,别打了,别打了。”
遇到其他人员打菜,通常听到的是“再来一点儿,再给一点儿。”
话题扯远了,再说回包子的问题,以前我们这些女同志的标配都是一个肉包,一个素包加上一碗汤足矣。
但是随着包子的个头和容量越来越小,那标配的肉包和素包,等到饭后2小时,大家都饿的难受。
单位里有几个低血糖人群,每当吃包子的时候,办公室里面一定要配备零食。
时间长了,只要菜谱里面有包子,原本就餐人员满满的餐厅,能够省下三分之二的空间。
这就是我们食堂包子的魅力,其实不只是包子,只要中午在食堂吃饭,那么下午一定饿的很快。
不知道为什么同样的饭菜,在家里吃和在食堂吃就是不一样。
前段时间,因病在家休息好长时间的同事,有一次到单位里餐厅吃饭。她看着餐盘里每个小盘里那么两筷子菜,她说这点菜根本就不够我吃的。
在家里她吃的非常的舒适,她说在单位里吃饭,每顿饭好像吃饱了,又好像没有吃饱。
其实就是这个感觉,好像吃饱了,是因为大家都打同样的饭菜,在很多同事说说笑笑声中把饭菜吃光,看着别人饱了,好像自己也饱了。
好像没吃饱,其实就是没有饱,不是咱们多么的能吃,毕竟咱们山东大汉的饭量摆在那儿。
你小气吧啦的给我们每个餐盘里打上那么两口菜,喂猫呢?
所以我说这个轻断食,如果中午在单位里吃饭,那么断不断的也无所谓,是根本就断不了。
还得靠回家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