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鉴定速成?
你换个同样是永乐年间正常大小的青花梅瓶试试,同样的质量、同样的题材,只不过大小不同,大概率就只能卖五六千万人民币了。
价格相差三四倍,这就是稀有性造成的价值差异。
这里有数万件瓷器,要是平均下来每一件能价值五百万人民币,我会觉得很不错。
要是平均下来每一件能卖八百万人民币,我会非常高兴。
要是平均下来每一件能卖一千万人民币,我会高兴的疯过去。
这还是因为这是在闯王宝藏中发现的瓷器,我才敢把平均价格往高了估,因为但凡能被闯王收藏进来的瓷器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
品相普通的瓷器绝对没资格运进来。”
听完王修缘的话,克里斯蒂亚娜无奈的说:“好吧,看来确实是我胡思乱想了,真要是都这么值钱那才是出问题了。
那华夏的瓷器一般是怎么鉴定真伪的呢,它们的年代、形状、花纹有什么鉴定规律吗?有什么学习瓷器鉴定速成的办法吗?”
王修缘诧异的看了一眼克里斯蒂亚娜然后摇了摇头,对于这一点确实没什么捷径可走,不然为什么鉴定专家大多数都是老头子。
“瓷器鉴定这个行业门槛很高,对于一个外行人来说,完全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所谓的规律对于他们来说起不到半点作用,相反还容易误导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就拿花瓶来说,款式有玉壶春瓶、梅瓶、双耳活环瓶、蒜头瓶、葫芦瓶等不同的样式。
花瓶的器型又分为高式、矮式、圆形、四方形、六方形、上圆下方形等等不同的形状。
而根据花瓶的瓶口又分为直口和撇口等样式,总之各种分类五花八门。
这还仅仅是花瓶类。
而华夏的瓷器又有瓶类、罐类、炉类、盒类、杯类、塑像、盘类、杂项等等。
所谓的规律仅仅对资深行业人士有一点作用,对于外行人来说就像没接触电脑的人看电脑里的一串代码。
是不可能看懂的。
如果想学好华夏的瓷器鉴定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将大量的知识记录在脑海中。
再结合实物进行对比参照,说起来感觉挺简单,但真正实操起来完全就不是一码事。
想速成鉴定能力,这根本不可能。
没个十年二十年的积累,没法成为资深的鉴定专家,除非这个人非常有这方面的天赋。”
“说了半天你是在夸你自己吗!亚历克斯。”克里斯蒂亚娜听到后面越听越不对劲。
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就是为了表明学习鉴定有多难,搞了半天绕回来是在夸自己啊。
“哈哈哈哈,是你问的问题根本就不可能啊,鉴定古董需要非常庞大的知识储备。
单单是瓷器这一项来说,需要了解各个时代瓷器器型的特征、用的什么瓷土、颜料配比、颜料成分题材选择。
还要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这个知识量很恐怖的。
最关键的是,这是个靠眼力吃饭的职业,需要观察大量的实物,不然你以为我总去各种博物馆干嘛。
我是记忆力超群、学习能力超强、再加上有天赋,所以才成长的快。
我这种个例很罕见的,你如果想学习古董鉴定的话,只能慢慢学习,十年八年能独立鉴定就已经很厉害了。”
王修缘的话说的很中肯,学习鉴定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在有不少人赚到钱之后就开始搞收藏。
不知道上哪学习了几天的鉴定知识就开始独立玩收藏,还偏偏不找专业人士帮忙把关。
结果慢慢的收藏了一房间的古董文物,最后缺钱的时候打算出几件换点现金应急,然后惊讶地发现几百件古董里面只有几件是真品。
价值仅仅几千块钱,这几件所谓的真品还是别人以上百万的价格倒给他的,投入数千万人民币搞收藏仅收回几千块。
这怎是一个惨字能形容的。
“好了不开玩笑了,亲爱的你只需要记住一点,如果你有学习古董鉴定的想法,找好其中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类目。
然后不停的学习这个类目的相关知识,多去找一些实物看看欣赏。
时间长了看得多了,就慢慢的会成为一个半专业人士,切记多看少买。
这才是重点,市场上有太多赝品存在了,一个不小心就被坑个底朝天。
我们还是继续看看其他箱子里面有什么珍贵的瓷器吧。”
说完王修缘不停地撬开木箱的盖子,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出现在他们眼前。
各种永乐到宣德年间的明青花瓷、景泰年间的铜胎掐丝珐琅瓷器、嘉靖到万历年间的五彩瓷。
明朝各个时期的精品瓷器在这里无一遗漏,各种品类、器型、器物应有尽有。
毫不夸张的说,王修缘现在站出来喊一句自己是明代瓷器收藏之王真就没人能反驳他。
毕竟这里四五千箱数万件明代精品瓷器的份量不是开玩笑的。
不止如此,王修缘还在这些箱子里面找到了七件元青花瓷器以及十几件宋朝五大名窑的精品瓷器。
这极大的扩充了王修缘瓷器收藏品类。
想当初他在科科斯岛血刀博尼托的宝藏中找到几箱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瓷器都兴奋的不行。
这次在闯王李自成的宝藏中一次性找到了数万件明朝时期的精品瓷器反而没有那么兴奋了。
这可能和他的眼界提升有关吧,好东西见多了人是会麻木的,这时再想体会那种极度兴奋、高兴的感觉就比之前难了。
毕竟他已经找到了好几处宝藏了,尤其是在金陵的那次寻宝收获,体量之大、底蕴之深厚绝对堪称震古烁今。
这次的收获虽然数量可能比上次更多,但是很难再给到王修缘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了。
毕竟一个是由三位帝王跨越七百多年联合布局的墓葬群宝藏,一个只是单纯的金银宝藏。
这里面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正当王修缘满心陶醉的欣赏这些珍贵的瓷器之时,克里斯蒂亚娜的声音响起了。
“亚历克斯,我们已经开了九堆箱子的盲盒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找到那些绫罗绸缎啊,怎么一直没看到呢。
这里真的会有吗?你不会骗我的吧。”
王修缘已经记不清这是克里斯蒂亚娜第几次提及明朝的丝绸了。
不知道是因为华夏的丝绸和瓷器给老外的印象太深刻,还是女人对稀有罕见的布料天生感兴趣,反正克里斯蒂亚娜对这个特别在意。
王修缘现在有些后悔当初给她说宝藏里面可能有丝绸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