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希望
其实一个人的离开对于推荐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毕竟邀约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更何况这个人走后对他的市场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大这个都是不确定的。
如果是单线市场的话,那么其影响稍微还能小一点。
单线市场又分为认识的和不认识的。
今天被救走的这个人就属于不认识的那种市场。这种市场一般都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到最后却落得一场空。
在制度课上讲的那样,一个月两套,两个月四套,按照几何倍增那样翻倍的话,那么这个数字翻起来是很快的。
这里的两套也就是两个人。
换而言之也就是说,一个月叫过来两个人,下个月这两个人再分别叫过来两个人,按照这种速度,做这个行业是很简单的。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那人走后,给他的推荐人发了一条消息:“没想到我这么相信你,你竟然骗我,不仅骗我的感情,还骗我的钱,你把我交的钱赔给我。”
虽然他知道对方把钱给他的希望是很不可能的,但是他还是将这条消息发了出去。
也不知对方是否会内疚。
内疚?
根本就不可能的。
如果这是她的第一个市场的话,也许会内疚。毕竟这个阶段她已经度过了。现在这个阶段她认为她把他叫过来是给他一个翻身的机会,是解救他。面对这种心理,她会内疚吗?
如果非要说内疚的话,最多也只能说是可惜。毕竟是失去一个市场,也仅仅如此而已。
当晚寝室领导就将这个推荐人叫了过去,谈了一个多小时。
那领导担心那人走后对她有所影响,还让她把那人的联系方式删掉了。
那已经走了的人是没有办法了,目前只能将这个推荐人的情绪稳定下来。虽然这不是她走的第一个人。但是她的情况领导也比较清楚,连续邀过来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没能留下,这也许会打击她做行业的积极性。
铁打的行业,流水的人。
这段时间来的人很多,但是最终留下的人寥寥无几。
有些人突然就消失了。
对此有些人就开始怀疑。
为了打消这些人的疑虑,那领导说那些人是被送走的。
然而杨宇从来没有见过哪个人是被送走的。
这日,寝室里整理行李。发现有好几个没人认领的行李。那些来的久的知道这行李的主人。
那些人已不在了。
不在了,并不是在这里挂掉了,而是从这里走了。
杨宇心想既然他们是被送走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拿自己的行李。
这绝对是不辞而别。
杨宇这时开始乱想:“他们为什么要走?”
杨宇想不通。因为其中有一个他来的时候那人就在,杨宇感觉那人应该来的时间挺长的,但是他走了。走的悄无声息。
其实杨宇也想走,偶尔他会和雷昆说这事,但是却一直是以一种开玩笑的语气。所以对方也并未当真。
杨宇当然不可能不辞而别。
他其实很矛盾,他想走,却又不想走。
如果他走后,最后他的朋友做成功的话,那么该如何。
哪怕最后不成功,他们之后肯定也会有隔阂,回不到之前了。
所以说只要他走了,不管对方最后有没有干成功,他都将失去他的这个朋友。
另一方面,他不知道以自己的学历,和那自己在学校学的半桶水的东西,在这个社会上能翻起什么浪。能给自己喜欢的人什么样的生活。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虽然说平淡才是幸福。
但这是那些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才有资格说的。普通人说这话,那只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而已。
更何况她还有她的梦想。
当一个人为了生存而来回奔波的时候谈梦想,那是一种幻想。
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这期间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
主要还是将那些刚加入不久的人看住。防止其悄悄溜走。
这段时间三个寝室里住的人是越来越多,尤其是男寝,住的有些拥挤。
这时传来一个消息,有人要升领导。
那些老朋友都知道这次升领导的人是朱国光。
不知在这个时间点升领导是因为各个寝室住的人比较多的缘故,还是说这段时间刚加入的人比较多,想造个势,给下面的人看看。
这对于朱国光的网下来说是一件好事,看见自己的直属上级升为领导了,仿佛就看见了希望。
这并不是谁来的早就先升为寝室领导。
有些人根本就不适合当领导。
当了领导后知道的东西也就越多,可能接受不了的东西也就越多。心里压抑的事也不可能对自己的网下说,毕竟说了就是搞消极,谁会消极自己的网下呢!
对于杨宇而言,他心里非常清楚他几乎是不可能当上领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