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变革
杨宇听到这里心里在想这种传统卖货方普通人是很难参与,最多也只能做个零售商。可是零售商往往是赚钱赚的最少的,因为它在这个食物链的最底层。
李天娥讲的很是着急,感觉像是想一口气一下讲完似的。也许她讲完后都不知道自己讲了什么,感觉像是个机器一样,但是却以两倍的速度进行播放。
由于杨宇已经学会了这个制度课,所以不管她讲的多快,杨宇都知道在讲什么。
但是对于刚来的人,肯定是不清楚在讲什么。
反正杨宇当初来的时候压根就听不清讲台上的人在讲什么,更别谈知道是怎么加入,以及这个行业怎么去做。
也不知道其他人是看懂这上面所讲的规则所加入,还是迷迷糊糊的加入,又或者是来个缓兵之计,再找机会溜走。
台上两人配合的很是默契,这时旁边的主持人熟练的擦掉黑板左侧所写的内容,但是却不影响李天娥正常讲解的节奏,她嘴里继续讲着。
商业学家给这中间的这个利润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中间物流环节费,这里我们简称中间环节费。
讲到这里,然后在黑板上刚才擦掉的位置上写下中间环节费这几个字。
然后回过头继续。
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你们觉得这种卖货方式合理不合理。”
台下众人以中间过道为分界线,左侧的齐声道:“合理”。而右侧的齐声道:“不合理。”
那声音震耳欲聋,使得整个房间竟有了一丝丝的回音。
李天娥停顿了几秒后,待台下众人说出合理与不合理后,才继续讲道。
这时我听见台下的朋友有说合理的,也有说不合理的。
这时我首先恭喜答合理的朋友,恭喜你们回答对了。
自从我国有了买卖关系以来,这种卖货方式已在我国成功运行5000来年。
我再恭喜一下台下那些答不合理的朋友,恭喜你们也回答对了。
这时台下的朋友有可能就要说了,你这不是瞎子算命两头堵么,说合理的是你,说不合理的也是你。
我说不合理的不是我,早在1945年,美国有两名哈佛大学生,是他们答不合理的他们曾为美国一家名为纽崔莱食品有限公司拟定了这样一则销售计划。
他们说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只经过一个叫中间商的环节,货物就到达了我们消费者手中,并且把这中间的百分之六十的中间物流环节费以奖金的形式层层颁发给每名经销商。
也正是由于这种新型的卖货方式,曾经一度扭转了美国二战时期的金融危机。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种新型的卖货方式来到我地大物博的中国有没有它的生长空间和立足之地。
首先我们看一下消费者。
台下的朋友和我无时无刻不在充当一名消费者。
这时我想问一下大家,消费者在消费过程最害怕遇到什么?
这时台下众人齐声道:“假货。”
对,就是假货。
在说假货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在传统卖货方式中假货一般在哪个环节中产生。
首先我们看一下工厂。
工厂是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修建的。所以说工厂是不可能生产假货的。如果工厂都生产假货的话,那么市面上就没有什么真货而言了。所以这里的工厂被排除。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零售商,据调查零售商的固定资产只有20000到30000之间,他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那昂贵的制假设备与原材料的,所以说零售商也被排除。
讲到这里我不妨直接告诉大家,在传统的卖货方式中假货一般都是在那些总代理,大中小批发商手中产生。
他们嫌这中间百分之六十的中间物流环节费的拔毛利润太少,于是在地底下私设黑工厂,疯狂制假,以谋取更大的暴利。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种新型的卖货方式有没有假货的产生。
首先我们看一下工厂,工厂还是刚才的工厂,工厂刚才被排除,在这里也被排除。
我们再看一下消费者。
(讲到此处扭过头在黑板上写下消费者三个字。)
消费者只不过是一种单层次的消费,他没有必要生产假货,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说消费者被排除。
(然后用粉笔将消费者三个字划掉。)
这时只剩下一个叫中间商的环节,在这里我不妨直接告诉大家,这里的经销商指不是别人,指的是我和台上这位帅气的主持人,以及台下已经加入的各位老朋友。
如果我们有能力生产假货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在这里听课的听课,讲课的讲课,早就回家生产假货来谋取更大的暴利去了。
所以说这种新型的卖货方式没有假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