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网络
这时杨宇想起了几个月前自己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一条动态。
窗外下着雨
其实我挺喜欢雨的
密密麻麻的雨点让人格外悦目
但此刻却无那种心情
摘下眼镜一片模糊
带上眼镜依旧看不清前方的路
如果换副眼镜就能解决的话
那是多么的美好
那时雷婉婷还给自己评论了一下:“呦呵,开始写诗了。”
可她不知道的是,其实这段话就是为她而写。
那时的他一片迷茫,他不仅看不清自己前方的路,更看不清自己是否和她能有未来。所以他不敢再对她明确的表达感情。只能以这种方式隐晦的去表达,但是当他看见她在下方评论的时候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此刻他摘下眼镜,看着那已经磨损严重的镜片,默默的叹了口气,哎,度数又涨了。
这已经不是换副眼镜就能解决得了的。
杨宇依稀记得当时发现自己视力有问题的那一刻。那天他和王乐一起去网吧上网,那时学校是半封闭管理,只有有出入证的才能在上学期间出校门。尤其是晚上,管的更严。
那天他俩两人从学校操场的围墙上翻墙而过,墙外面是村民的耕地。
那时手机还没有普及到这种地步,智能机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存在。也许当时已经出现,但是对于普通大众人员而言,那根本就不可能接触得到。
那时想要上网就要去网吧。网络当时冲击着杨宇那一代的年轻人,好多人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尤其是网络游戏。很多人翻墙去网吧上网。
面对新事物的发展,很多小孩接触后对其影响很大,根本没有抵抗力。仿佛找到一片新大陆一样。
它确实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但是也带着一定的副作用,这个无法去定论谁对谁错,也许这就是代价。可是谁是那些被牺牲的一部分呢!
杨宇接触到电脑时是在小学四年级。
面对这个新奇的玩意,很容易着迷。那时大家都在玩红警这款游戏,杨宇看着别人玩,看着看着自己也跟着一起玩了。
那时和他同村的一个娃,和杨宇一起玩,两人又是在一个班级。但是那娃的自制力比杨宇要强一些。
杨宇在学校的时候经常和对方讨论游戏的技巧。这时杨宇也意识到这已经影响到了他的学习,因为上课的时候他还是会经常去想这游戏应该怎样去玩。
当他将自己上课时老是想着怎么打游戏这件事告诉对方时,对方却鼓励他去想,并且说道:“只有经常去想,才能把这游戏玩好。”
听到此话杨宇陷入了沉思。
虽然家里人经常拿孩子的学习成绩去做比较,从而导致学生对成绩也很在意,其实在意的不是自己考了多少,而是对方是否比自己的成绩低。
虽然两人明面上不说破,但是却背地里一直较着劲,都不希望对方的成绩比自己高。
所以当对方说出此话的时候,杨宇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之后接触电脑也越来越少了。当周围人都在玩网游的时候,他也没有去参与,即使别人对他说给他搞个满级的号,他也没有要。
但是上了高中后,他偏科的劣势逐渐体现出来,家里人对他的期望也比较高,所以他的压力也就随之而来。
再加上那懵懂的感情,他一时陷入了迷茫。
那天也是一个模拟考试成绩出来的日子,他考的也不是很理想。这时有人叫他去网吧上网,他也就去了。
翻墙过后,打开手电,那时没有手机,走在田地里,有种越狱的感觉。
我们身处在一所监狱里,越狱出去后,其实外面是一所更大的监狱,我们终将摆脱不了被囚禁的命运。
到了网吧后,别人都在打游戏,杨宇不会玩,也不想学。
有人在打游戏,有人在看小说,有人在看电视剧,当然也有人躲在角落的位置在看黄片。
而杨宇却在那下象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上了个通宵后,早上从网吧出来,感觉光线特别刺眼,看什么都觉得是雾蒙蒙的,眼前一片模糊。
杨宇以为是玩了一晚上电脑导致有些疲惫。但是之后的几天他看黑板上的字时而清醒,时而模糊,他这才意识到是自己的眼睛出现了问题。
到医院检查后,结果是近视。这让杨宇有些不安,一时难以接受。
那段时间他经常觉得眼干,虽然不是很困,但是眼睛就是不想睁开,看一会东西就想把眼睛闭上。
此刻清晰的世界正离他慢慢远去。
网络的世界是虚拟的,但是很多人明明知道那是个虚拟的世界,却宁愿长时间待在里面。
也许是为了逃离现实的世界,又或者是虚拟的世界更加真实。
那个现实的网络杨宇虽然参与的不多,但也体会到了其中的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