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想也不可以,想也有罪
“漫漫,我回……”看到屋中的安澜,沈晏舟的夹子嗓发出奇怪的一声。
“臣妾参见陛下。”安澜见了他,赶忙行礼,谢韶光也不好大咧咧坐着,于是站了起来。
“臣妾也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沈晏舟的声音变成那种稍沉的男性嗓音:“你怎么在这。”
“臣妾今日入宫,特来拜见贵妃娘娘。”安澜被旁边的宫人扶起,语调温柔地说道。:“方才贵妃娘娘正在训话。”
然后谢韶光感觉到自己被沈晏舟剜了一眼。
她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发现他还在瞪着自己。
谢韶光:?
她啥都没说啥都没做啊!
不是,安澜说她刚才在训话?经验谈而已算不上训话吧。
“嗯,朕怎么闻到一股香味。”他走过安澜,来到谢韶光身边,看到那个被吃空的点心碗。
“臣妾带了陛下喜欢的奶豆腐,没想贵妃娘娘也在紫宸宫中,真是不巧,妾回去再送碗过来。”安澜又柔柔弱弱地说道。
不是,那碗原来不是给她的啊!
现在回想起来,她说的确实是带了来但并没说带给谁。
但是放在她手边很难让人不以为是给自己的吧。
而且虽然这是紫宸宫,但安澜确实是来拜见自己的没错吧。
“唔?被你吃了?”沈晏舟压着声音,也压近身体。
“陛下不要怪贵妃娘娘,是妾没考虑周全。”安澜见他似要发火,赶忙劝道。
虽然因为一直浸在某个人的茶香里,已经对这一物种失去了敏感性,但,这标准的语句还是让谢韶光明白。
绿茶啊!
不对劲,这温柔病弱美人怎么变绿茶了。
“让她自己说。”沈晏舟越压越近,几乎是可以看到他眼里的不怀好意:“行了,跟你无关,你退下吧。”
“陛下……”
“退下。”
安澜满是忧心地走了,仿佛真是为谢韶光担心。
某个人还冷着个脸,贴在她面前。
吃个点心咋了,装装装,就会装。
“我吃了,陛下要如何。”谢韶光抬头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
“那你得自己补给我。”
她吃人点心,所以被人当点心吃,这似乎很合理。
“新鲜的好吃吗。”他抓着她一只手贴在嘴边,似乎还能闻到一丝奶香。
勾得他心痒,便张嘴咬了咬。
“再好吃现在也不好吃了。”谢韶光躺在床上哼唧。
“以前……不好带,这个要,要现做现吃。”他喘着粗气:“你喜欢,我天天让她做。”
其实沈晏舟对这种零食并没有特别的执念,有就吃没有也不会想,托人买过几次干的奶豆腐……自然也是为了送人。
送给喜欢吃零食的某人。
这安澜他从前从未注意,不过看起来,她似乎早就注意到自己。
搞不好比安怜还麻烦。
“我怕她下毒。”谢韶光郁闷地抽回手。
“那我让人去学。”沈晏舟见她莫名幻灭,简直有点乐不可支:“还觉得她(比我)温柔漂亮吗。”
“我什么时候说这话了。”她缩腿抵着他的胸口:“你快点,我饿了。”
“想也不可以。”他将她膝盖放平,用力一顶:“不是秀色可餐么,嗯?”
这个人在奇怪的地方真的莫名记仇。
安澜浅露过一次面以后,这宫里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就像没这号人一样。
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从病弱温柔美人崩成绿茶,但这人就是注定翻不起什么波澜。
她继续监视太后,沈晏舟继续和北戎谈判。
大宣内乱的这几年间,他们那边好像也发生了一些权力更迭。
老单于年老力衰,北戎那边实行兄终弟及,但老单于的儿子也日益强壮,叔叔和侄子之间的争斗越来越难以平息,终有一日大概会真的爆发战争。
但老单于还活着,各个部族就只听他的。
现在两人戴着镣铐跳舞,希望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力量。
这个使团,便是老单于的儿子莫顿遣来的。
她娘家的部落接受汉人影响,知道所谓合纵连横、远交近攻之类的汉人计谋,所以这次派了使团想要与大宣修好,想要为自己往后增加些筹码。
明面上是这么说,但派的这人选谁信啊!
但不管怎么说,沈晏舟也得好好款待他们,至少在对方露出真面目之前,不能先撕破脸。
说到这个莫顿,谢韶光似乎有点印象。
原文里沈心源被派去平定北戎的入侵,以他那点兵,硬打也困难。
当时北戎王庭中老单于已经死了,继位的是老单于的弟弟稽闾珊,大概是因为从前两人还在竞争时闹得不堪,莫顿在稽闾珊继位以后离开王庭西去,当时沈心源是找到他,劝说他和自己合作。
一开始莫顿是不干的,但沈心源带来了他母亲的信。
按照北戎兄终弟及的习俗,稽闾珊不但继承了老单于的位置,还继承了老单于的女人们。
他的母亲因为他的缘故在王庭过得并不好,一把年纪了,却要伺候稽闾珊那些年轻的女人们,还时常被他们折辱。
从前支持过他的那些部落也沦为稽闾珊王庭的最底层,做最苦的活,分到最差的草场。
莫顿再如何不想当别人的刀跟自己人开战,可也没办法对母亲和亲信们的遭遇坐视不管。
最终两人歃血为盟,互为臂膀,等到战争结束后,南北以棼城为界,有生之年互不侵犯。
所以按理说,这莫顿或许真的有修好的想法,但这使团里有多少他的人,他的人和他想法一不一样,还很难说。
至少让宋凤玉作为使者绝对不是正常人能想出来的。
而且他现在还没有败走,没经历过苦难,母亲是尊贵的阏氏,他这种想法够不够坚定也未可知。
那场还未发生的大战可以说吹响了沈晏舟通知终结的号角,如果能提前阻止,那么就能大大降低这家伙被人推翻的可能性。
可到底要从哪入手,谢韶光要来使团名单想了半天。
最终定下一个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