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膈应人

“姨,今儿真是麻烦您跑一趟了。”

谭春芳笑着嗔了一眼,“刚刚一口一个谭主任,现在叫姨了?”

“工作上面的嘛!”

谭春芳听着传来的哭声,有些唏嘘,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现在好了,二次中风,基本上也是死定了。

谭春芳好心提醒道,“小平啊!至于你找你爹……”

“我知道的,多谢姨的好意了!他们要不是找我麻烦的,您看我会这样做吗?”

谭春芳点点头,“农村里面还是要讲究人情的。不能做绝了,要是做事做太绝了,将来也会影响力工作的事情。”

“组织也不会提拔一个对待亲人,都会无情的人。”

“嗯!我知道的。”

“那行,姨,要不然中午就在家里面吃饭吧!”

谭春芳摆了摆手,“不了,不了,我还是赶回去吧!这都不知道几点了,家里面的饭还不知道有没有做。那姨就先回去了,往后有时间的话去姨家坐坐。”

“那肯定的了,就怕姨到时候不欢迎。”

“那不会的。”

“等等姨,我让你骑着车子送你吧!路也挺远的。”

将谭春芳送走过后。

王安平端着茶杯,回到了家中。

拧起堂屋桌子上面的水瓶,往茶杯里面倒了一些热水。

二妹王安琴从厨房走了过来,面色有些唏嘘,“大哥,王中山真死了吗?”

“不死,那也差不多了,最多也就是几天而已。”

别说现如今了。

就算是现代,脑溢血那也很难治愈的。

第二次中风的人,基本上来说生还的可能性更加的低。

老不死的中风了。

就靠着乡下的土郎中,开点中药的方子。

熬到现在,那他妈的真是奇迹了。

要知道得了高血压的人。

那降压药,就会伴随着一辈子。

你一天不吃,搞不得血压就上来了,然后突然之间就挂掉了。

所以,王安平才说,这老东西还真是挺能抗的。

“他要是一死的话,我们家的日子就能够彻底清静了。要说论坏的话,王黄氏还不到他一半呢。就是他在背后出谋划策,王黄氏专门冲锋陷阵的。”

王安平笑着点点头,“你还能看得出来呢?”

“我又不是傻子,他要不是让着王黄氏胡闹的话,借给王黄氏两个担子都没有!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晚上,我起来去茅坑。就听到他们房间里面传来隐隐约约的声音。”

“后来我跑到墙根前,我听到他在那死老太婆,还有她求饶的声音。”

“我怎么不知道呢?”王安平问道。

“我和妈说了,妈让我别瞎说。”

小弟王安东委屈的走了进来,带着哽咽着的声音,“大哥,团团脖子好像都肿起来了。”

“没事了,活该,谁让它挣脱绳子跑出去了呢?过些天就好,死不掉的。”

“怎么这样呢,就连狗也都欺负!团团也没有惹到他们。”

“好了,这么大的人还哭。”王安琴笑着说道。

“那你不也哭了嘛!”

“我那是和你不一样。”

“那咋不一样呢,你哭了就是哭了!”

“懒得理你。”王安琴没好气的说道,“大哥,老不死的要是死了的话,我们去祭拜吗?”

“你还用不用说,给他披麻戴孝吗?”

王安琴尴尬地笑了两声。

“你把你的东西都给收拾好了,也省得后天一早来不急。”

“大哥,后天你送我去学校吗?”

“我送你去,把该买的东西也都给买了。”

“大哥,我后天一早也跟着你们去,你得给陈红买点衣服和鞋子,她都没有呢。”

王安琴笑着看着王安东,“我们家小弟还是一个懂得疼媳妇的呢。”

王安东憨笑了两声。

吃过午饭,都一点多钟。

王安平将粮仓里面的两大麻袋粮食给搬了出来。

用两根麻绳兜底,喊了一声二妹推着他的自行车跟着,挑着担子向公社赶了过去。

一麻袋给机成了大米,另外一麻袋的粮食去了粮站,给兑换成了粮票。

“这些粮票,你拿着,早上的话,偶尔去学校隔壁不远处那早点铺吃点早点;学校里面伙食太差了,千万别委屈了自己。手里面钱,还有吗?”

“钱还有呢,上一次给的五十块钱,我都还没有用。”

“咋还没用呢?”

“过年给的压岁钱,还在呢,也没有什么需要买的,该买的不都是买了。”

“走吧回家!”

“大哥粮食放到自行车上面,米糠我来挑着吧!”

“我挑着,你推着自行车。”

抵达村口的时候,往常大枫树下,那都是有人的。

可是现如今那是一个人都没有。

最近这两三月,将会是村子里面最难度过的时候。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

没事的话,那全部都在家里面躺着。

“他叔,你回来了。”

王安平有些无奈的看着站在门口,面色蜡黄,都有些浮肿的邻居,低声叹了一口气。

“嫂子,你家……”

“没有粮食了。”周小小低着头低声说道。

“我哥呢?”

“石头去山里面找野菜了,一早就去的,到现在都没有回来。”

“哎!我也是搞不懂了,你家这负担也不重,怎么就将日子过成这样呢?”

徐翠芳走了出来,抓住了周小小的手腕,“你给老娘滚进来,你还要点脸了吗?他叔,用不着理会这败家的娘们。”

“四大娘,你家没有粮食了?”

“也怪我当初眼瞎,给你石头哥娶了这么一个败家的娘们回来。你说这年景,谁不顾着自己呢?老娘这转过身的功夫,这贱人就把粮食给偷走了一些,送到她娘家了。”

看着摸着眼泪的徐翠芳,王安平有些无语的看着身材瘦小的周小小,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你这顾忌你娘家,就没有考虑过你婆家,考虑过你男人,考虑过你两个孩子?

娶妻要娶贤,还真不是一般说说的。

石头哥在村子里面,那也是能干的男人。

可是娶这么一个总是喜欢倒贴娘家的人。

还真是苦逼了!

住在这边也不少时间了。

王安平那也是经常听到隔壁两口子吵架,就算是声音低,那也能隐隐约约的听到一些。

王安平摇了摇头,“四大娘,不是我说什么啊!您老还在呢,还稍微好一些。您老不在了呢?你家那两个孙子,那可是吃饭的时候就喜欢扒着我家的门。”

“太过于小家子气了,穷那也得穷得有骨气!我四伯到死,那也从来都没有让村子里面说半句不是。”

“石头哥用不着说了,在年轻一辈能干,孝顺,都是顶这个的。孩子还小,还能扭转过来。能改最好,不能改的话,我石头哥样貌堂堂,就算是再娶,那也能够重新娶到。”

说完王安平也没有理会,一脸难以置信看着他的周小小,推着自行车回到院子里面。

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

但那也要看什么问题。

吃饭的时候,两个小孩子天天扒在门缝里面看着。

后来他都将门缝给钉起来了。

可是两个孩子还来。

换成谁,谁都感觉恶心。

家里面三个劳力,就两个孩子。

王安石也是能干的人,那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子,除掉过年和大雪封山之外。

那一天不在外边忙活着呢?

还把日子过成这种逼样。

这样的媳妇,留着干什么呢?

四大娘的性子也有些软了一点,也不太管得住周小小。

这等到四大娘老了过后。

那周小小,不还得翻了天。

就算是王安石再能干,和这种有什么好东西就往娘家搬的蠢货比起来,那也不够她糟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