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五郎 作品

第326章 漫画是东洋庞大的产业市场

如此来看,包宇觉得,东洋正是因为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包宇前世东洋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漫画快速发展。

现在东洋人的月均收入已经很高,他们足以拿得出一笔钱来购买喜欢看的漫画。

另外一方面,包宇前世东洋漫画产业链能够那么发达和泡沫经济,包括东洋岛国文化也有很大关系。

这一点上,怕是在其他国家很难形成。

包括欧美和z国,至于香江地区,有一段时间港漫也有发展,但是,香江人口太少,市场太小,即使香江市民也是属于高收入,却是很难大规模支持。

东洋人口过亿,即使只有十分之一人口喜欢漫画,那也有上千万人口,那么这单是在东洋也就可以形成一个很庞大的市场。

包宇猜测,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东洋方面才一直在扶持东洋漫画,另外也是希望通过东洋漫画这种软文化传播到海外。

让包宇没想到,樱子和美穗只是这里的女佣人,她们也愿意每个月拿出1000日圆,差不多每个月花30港币来花销在漫画上。

也就是说,这个东洋漫画市场确实很大。特别是那些包宇觉得不是很好看的七十年代漫画书,这两女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樱子和美穗觉得包少有些奇怪。

包宇没有过多解释。

中午。

曹志明没有回来。

包宇让美穗过去把包裴丽叫来。

现在包裴丽和女佣人在家,渡伸一郎有自己的工作,早餐和包裴丽吃完,也就回去上班,也就是晚上下班回来,才和包裴丽一起吃晚餐。

包裴丽还是觉得自己这个弟弟有些奇怪,听说弟弟留在豪宅这里看漫画,还以为他是昨天转一天也就累了。

包裴丽和包宇吃完午餐,她也就回对面。

包宇下午继续看看那些漫画书,睡午觉。

等他起来。

在豪宅的院子里散散步。

这附近应该是有公园的,包宇却是不想出去。

一直到下午五点多,太阳快要下山。

曹志明和陈伟回来。

两人是出去寻找东洋漫画市场的相关资料,其实,让两人没想到的是,现在东洋漫画市场每年都有增长。

除了像漫画出版业,动漫电视剧,动漫电影,动漫玩具等等。不过,曹志明和陈伟还在让公司那边继续调查,要把东洋漫画市场资料全部都调查清楚,还是需要一些时间。

晚上六点半。

包宇和曹志明吃晚餐。

其后。

曹志明则是先回自己房间。

他连续出去转了三天,还是有些累的。

包宇回到自己的书房,先看今晚那些晚报。

再去泡澡。

出来,再继续看剩下的漫画。

。。。

这段时间。

持续了接近一周时间。

时间来到1978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包宇除了呆在豪宅书房看漫画,偶尔和外出考察市场的曹志明在书房秘密聊天。

不过,两位女佣人这段时间陪同包宇看漫画,她们还以为包少也是喜欢这些东洋漫画。

当天下午。

东京时间下午五点半。

曹志明和陈伟一起坐车回来。

这俩人花了一周时间,还让包宇在东洋的公司员工一起帮忙,终于把东洋现在的漫画市场资料全部都调查清楚了。

厚厚的一叠资料,全部都被整理好,并且还是汉语。

现在陈伟拿过来。

“老板,你要的那些资料全部都整理好了。”

包宇拿过去看,发现正是他需要的。

“陈伟,辛苦你了,今晚我要好好研究。”

“老板,其实不仅仅是我,还有曹先生和公司其他二十多位员工帮忙才行。”

只能说,现在还不是互联网时代,他们查找相关资料还是比较麻烦。只能依靠那些报刊,或者书籍进行查找,再进行整合才行。

包宇把那份关于东洋漫画市场的资料拿回到书房。

晚上六点半。

包宇和曹志明吃完晚餐。

他没有散步,也没有洗澡,直接回书房看那份详细的东洋漫画市场资料。

上面说得非常清楚。

算下来足足有五万多字。

包宇一直翻看到凌晨的时候,这才全部都看完。也就是说,这一份东洋漫画市场资料,再结合包宇在大脑游戏资料包那些资料,足以支撑包宇此次要在东洋的第一个投资重点项目。

东洋漫画以及相关衍生品。

包宇伸了伸懒腰。

从书房出来。

“包少,你还没有洗澡?”在一旁已经打着哈欠的樱子说道。

“几点了?”

“包少,现在是凌晨一点三十五分。”

那么晚了?

“你给我准备热水,我要泡澡。”

樱子和美穗也就过去准备。

出到庭院,包宇感觉到外面是真的冷,一阵寒风吹来,他立刻清醒过来,甚至差点要打喷嚏。

包宇回到浴室。

樱子已经准备好了热水泡澡。

现在浴室里面是恒温的,而且还是热水的情况下。

包宇知道,这种情况下,泡澡还是很舒服。

樱子在替包宇按摩和洗头。

美穗则是给他按摩双脚。

期间,包宇一直在思考。

东洋在八十年代开始,单是漫画市场就涉及到3%左右的东洋gdp,如果再算上东洋动漫,以及改编的游戏,还有一系列的衍生品,涉及到的gdp可能就超过10%,甚至在20%左右。

可以说,这绝对是东洋最重要的市场和支柱产业之一。

从包宇大脑的游戏资料包那里得知,东洋三大出版社的漫画周刊,巅峰时期一期销量就在600万到900万册,可想而知这到底有多疯狂。

像集英社旗下的《周刊少年junp》在八十年代每期定价为170日圆。

薄薄的一册周刊,相比起那些漫画书要便宜许多。但是,如果按照每期销量在500万册,那么算下来,一期的营收也在8.5亿日圆。

这只是一周,一个月出四期,那么也就是34亿日圆。这还可能只是一部或者两部的漫画书,每个月的营收也就在这个数字。

当然,像东洋这三大出版社的周刊,大部分支出,可能用在漫画家本人身上,还有相关报亭,书店方面。

至于那些漫画税收,是消费者在购买这些漫画周刊的时候,另外需要重新支付一笔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