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惊闻噩耗

凛冬的寒风裹挟着沙尘,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刮过士兵们疲惫的面庞。

两天一夜的急行军,让这支队伍显得格外狼狈。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每个人的脚步都沉重得像是灌了铅,浑浊的眼中满是倦意,只有麻木地负重前行。

突然,一声嘹亮的“报——”划破了沉闷的空气。

一名斥候骑着快马,自尘土飞扬的前方疾驰而来,马蹄踏得地面轰轰作响。

“都头!前方十里便是临江城!”斥候在温韬面前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洪亮的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温韬闻言,精神一振,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他声如洪钟般地喊道:“兄弟们,都听到了吗?‘临江城’就在眼前!加把劲!城里有热腾腾的饭菜,还有温暖舒适的床铺等着我们!再坚持一下,胜利就在眼前!”

“哦——”

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听到这话,如同打了鸡血一般,顿时士气大振,原本沉重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队伍行进的速度明显加快,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期盼的神色。

队伍最前方,风子垣骑着一匹通体漆黑的“龙马”,如同一尊黑色的战神,整个人显得英武不凡。

他凝视着远方巍峨的城池,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终于要到了。”

风子垣转头望向身后的士兵们,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他们和自己一样,心中都充满了对生的渴望。

“兄弟们,再加把劲!胜利就在眼前!”风子垣再次高声鼓励道。

“胜利!胜利!胜利!”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队伍继续前进,速度越来越快,如同一条银色的巨龙,蜿蜒盘旋,朝着远方的“临江城”奔腾而去。

……

清晨的“临江城”,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炊烟味,夹杂着早点铺子蒸笼里散发出的诱人香气。

老人们提着菜篮,步履蹒跚地走在光滑的青石板路上,不时停下来与街坊邻居寒暄几句,家长里短,琐碎却温馨,充满了市井生活的祥和气息。

几只麻雀从屋檐下掠过,叽叽喳喳地叫着,为这清晨的市井图景增添了几分活力。

然而,与城中这份宁静祥和截然不同的是,临江县衙的大堂内,气氛却凝重得令人窒息。

解文元,这位风子垣的老熟人,身着官服,眉头紧锁,来回踱步,官靴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堂里显得格外清晰,一下一下,敲击着每个人的心房。

解文元接替了前任县令孙旺的职位,如今的官职是临江知县,这意味着他不仅要管理地方政务,还拥有了辖区内一定数量兵马的指挥权,责任更加重大。

大堂内,一群人围坐在一张长桌旁,一个个面色凝重,愁云惨淡。

这里有刚领兵一万人驻扎于此,身材魁梧,一脸肃杀之气的兵马使熊翰之;还有仙风道骨的赤霞峰传功长老骆道行,以及他身旁亭亭玉立,英姿飒爽的弟子许灵儿。

在座的还有刚从“文渊城”逃出来的风子垣,温韬、广禄、金子辰等人。

解文元忧心忡忡地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风子垣身上,问道:“风仙师,文渊县令李文翰与我有些交情,不知您可知晓他的近况?”

他并未认出易容改名的风子垣,以为彼此是第一次相见。

风子垣心中苦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轻轻摇了摇头,道:“我最后一次见到李县令,还是在离开‘文渊城’前往‘镇龙堡’之前,之后便再无音讯了。”

“哎……”解文元长叹一声,眉头锁得更紧了,“也不知如今‘文渊城’内究竟是什么情况……”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甲胄的侍卫匆匆忙忙地跑进大堂,单膝跪地,高声禀报道:“报!参军李子茂回来了!”

众人闻言皆是精神一振,纷纷将目光投向门口。

只见李子茂步履蹒跚地走进大堂,身上的盔甲破损不堪,沾满了尘土和血迹,原本俊朗的面庞此刻满是疲惫,嘴唇干裂,脸色苍白,显然是一路疾驰,不眠不休地赶回来的。

“李参军!‘文渊城’战况如何?”温韬心急如焚,第一个冲上前去,一把抓住李子茂的胳膊,急切地问道。

李子茂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起伏的胸膛,声音沙哑地说道:“禀告各位大人,截至昨晚,‘文渊城’……已经彻底沦陷了……”

他的话音刚落,整个大堂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扼住,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崔都尉……还有城中几千将士,全部……全部壮烈殉国了……”

李子茂的声音越来越低沉,到最后几乎难以听闻,但他所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头。

“什么?”熊翰之猛地站起身来,满脸震惊。

“董玉长老连同所有的仙师们……也没能幸免……”李子茂艰难地吐出最后一句话。

“董玉……董道友竟然也……”骆道行如遭雷击,脸色惨白,身体摇摇欲坠。

“怎么会这样……”许灵儿捂住自己的嘴巴,美眸中泪光闪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消息。

“文渊城……竟然失守得如此之快……”熊翰之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语气中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

风子垣虽然与董玉等人有过节,但听到他们战死的消息,心中依然感到无比沉重,战争的残酷,再一次赤裸裸地展现在他的面前。

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尤其是对于骆道行等修士而言,更是感到震惊。

在他们看来,“文渊城”的城防固若金汤,又有董玉这样修为高深的修士坐镇,怎么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如今董玉身死道消,整座城池也落入敌手,这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敌人的实力。

解文元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脸上强挤出一丝笑容,语气温和地说道:“风仙师,温将军,诸位,你们一路赶来,两天两夜未曾合眼,想必都已疲惫不堪。我已经安排人手在后院备下了酒菜,还请各位先去用些饭食,稍作休息,恢复一下体力。”

“多谢解大人体恤。”风子垣拱手行礼,他知道解文元此刻心中也定然十分焦急,却依然能够保持镇定,安排妥当,这份从容不迫的气度,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解大人,军情紧急,还是先商议正事要紧。”熊翰之眉头紧锁,语气沉重地说道。

解文元拍了拍熊翰之的肩膀,安慰道:“熊将军不必过于忧虑,‘文渊城’之事,我会尽快上报朝廷,请求增派援军。但眼下,各位舟车劳顿,身心俱疲,若是连饭都吃不下,又如何能够集中精力商议对策呢?”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陈监军马上就回来了,我们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好好整理一下思绪,将所有的情况汇总汇报,以便朝廷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熊翰之闻言,觉得解文元所言有理,便不再坚持,点头答应道:“也好,那就依解大人所言。”

风子垣等人见状,便起身向解文元告辞,在侍从的带领下,前往后院用餐休息。

目送众人离去后,解文元无力地瘫坐回椅子上,深深地叹了口气。

“文渊城”失守,对他而言,不仅仅意味着失去了一位朋友,更意味着战火已经烧到了家门口。

他必须尽快将此事上报,请求朝廷增派援军,否则,“临江城”也将危在旦夕。

……

从“议事堂”出来,风子垣回头瞧见了正欲离开的骆道行。

他停下脚步,拱手行礼道:“骆长老!”

然而,骆道行却似乎没有听到他的问候,目不斜视,径直往前走去,连脚步都不曾停顿一下。

风子垣不禁愣在原地,略感尴尬。

这时,许灵儿快步走到风子垣身边,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解释道:“你别介意,师父他就是这样,性子比较孤傲,不善于表达情感,其实他并没有恶意。”

“没事的!”风子垣笑着摇了摇头,表示理解。“对了,小鱼也来了吗?”

“来了,不过他去城外执行一个任务,晚些时候才能回来。”许灵儿解释道,“我等会儿就传讯给他,让他回来后去找你。”

“好。”风子垣点点头。

“对了,你接下来有什么安排?要不要和我一起吃早饭?”许灵儿问道。

风子垣略一沉吟,说道:“我打算去城里拜访几位故人,就不和你们一起了。”

“那好,我们晚些时候再联系。”许灵儿说道。

“好。”

随后,风子垣转身离开了县衙,朝着城东的方向走去。

清晨的阳光洒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反射出柔和的光芒。

街道两旁的店铺已经陆续开门营业,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风子垣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城中的景色,感受着这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气息,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久违的宁静和祥和。

他脚步轻快,带着一丝期待,朝着记忆中的方向走去,去拜访那些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