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文渊陷落

清晨,微光初露,淡淡的曙光将“文渊城”笼罩在一片朦胧的光辉中。

房间内,史良和董玉正围坐在桌案旁,低声商议着“镇龙堡”的战况。

“此话当真?”董玉眉头紧锁,手指轻抚着茶盏的边缘,动作缓慢却透出一种难以捉摸的意味。

史良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答道:“弟子不敢有半句虚言!现在都在传风子垣施展出一种极为诡异的秘术,竟然将马元豪斩首了……”

董玉听罢,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镇龙堡”之战扑朔迷离,有人说它已被攻破,风子垣等人身死道消;也有人说风子垣大展神威,斩杀敌军数名高手,成功守住了“镇龙堡”。

“到底哪个说法才是真的呢?”董玉喃喃道。

“师父,恕弟子直言,那风子垣虽然有些本事,但绝不可能是马元豪的对手!此人可是重元境中期修士,实力远胜于他!弟子怀疑,其中恐怕另有隐情!”史良壮着胆子说道。

董玉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是啊,马元豪的实力,我再清楚不过了。就算是我对上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取胜,更何况是风子垣?”

董玉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镇龙堡’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就在这时,远处猛然响起一阵急促的喊杀声,犹如滚雷般打破了黎明的宁静。

董玉眉头一皱,侧耳倾听,声音在空中回荡,带着慌乱与绝望。

“什么声音?”

疑惑之时,房门被猛地推开,江童仓皇闯入,他气喘吁吁地闯了进来,神情慌张,面色惨白,显然经历了一番惊险绝伦的逃亡。

“不……不好了,敌……敌军攻进城了……”

他语无伦次地喊道,话音中充满了无法掩饰的惊恐。

董玉心中一震,仿佛有雷霆在脑中炸响,沉声问道:“不可能?敌人是如何进来的?”

江童伸手抹去额头的冷汗,解释道:“一群打扮怪异的修士,他们操控着一种叫旗鱼的妖兽,悄悄带着士兵从河道突破了我们的防御!”

闻言,史良的脸色骤变,声音微颤,“师父,这……这可……怎么办?”

董玉迅速作出决定,“走,我们出去看看!”

他们急忙冲出房间,朝城中的河道飞奔而去。

与此同时,在“镇龙堡”内,温韬正心急如焚地朝着风子垣的住处奔去。

“咚咚咚!”

温韬用力地敲响了风子垣的房门,急促的敲门声在清晨的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

“进来吧。”风子垣平静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温韬推门而入,看到风子垣正盘膝坐在床榻之上,双目微闭,周身环绕着一层淡淡的紫色光晕,显然是在修炼某种功法。

“仙师!”温韬语气急促地说道,“大事不好!让您说中了,敌军……敌军已经攻破‘文渊城’!”

风子垣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但他的神色依旧平静如水,丝毫不见慌乱。

他轻叹一声,低声说道:“终究还是来了……看来,是时候启动撤退计划了。”

说罢,风子垣起身走到墙边,指着悬挂在那里的巨幅舆图,对温韬说道:“温将军,如今‘文渊城’已破,我军必须尽快撤离。依你看,我们应当退往何处?”

温韬快步走到舆图前,目光在上面快速扫过,眉头紧锁,仔细分析着当前的局势,指尖在舆图上轻轻划过,衡量着每一条路线的利弊。

片刻之后,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目光坚定地落在舆图上的一座城池,猛地将手指点了下去。

然而,就在他的指尖触碰到舆图的那一瞬间,他注意到,那座城池赫然被人用鲜红的笔迹圈出了一个醒目的圆圈,仿佛早已预料到他的选择。

温韬猛地抬起头,与风子垣的目光交汇在一起。

“英雄所见略同!”

风子垣赞许地点了点头,“看来温将军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既然如此,那就事不宜迟,立刻传令下去,全军准备,即刻出发,目标——临江城!”

……

“文渊城”上空,浓密的烟尘如同巨兽般翻滚,遮天蔽日,将这座原本繁华的城池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阴影之中。

董玉艰难地在地面上匍匐爬行,每移动一分,都仿佛要耗尽他全身的力气,鲜血从胸前的巨大伤口处汩汩流出,染红了身下的土地,触目惊心。

就在不久前,他和两名弟子遭遇了三名“玄冥阁”修士的偷袭。那三人身穿黑色长袍,袖口处绣着银色的骷髅图案,周身散发着阴冷的气息,一看便知不是善类。

尽管董玉他们拼死抵抗,可实力悬殊,最终还是寡不敌众,他和史良先后倒在了血泊之中,只有江童侥幸突围逃脱。

此时,董玉身受重伤,无力再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一步步逼近,心有预感,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他的视线渐渐模糊,意识逐渐陷入黑暗,但心中却充满了不甘和担忧。他不甘心自己就这样死去。

他努力地想要抬起头,想要最后再看一眼这个充满杀戮和背叛的世界,却发现连这点力气都没有了。

就在这时,一只脚重重地踩在了他的背上,将他死死地压在地上,动弹不得。

“咳咳……”

董玉剧烈地咳嗽起来,口中涌出一股股腥甜的鲜血。

“哼,不自量力!”一个冰冷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充满了嘲讽和不屑。

董玉艰难地转动着眼珠,想要看清说话之人的模样,却只能看到一双黑色的长靴和一根散发着森然寒意的白骨法杖。

那名“玄冥阁”修士居高临下地看着奄奄一息的董玉,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冰冷的杀意。

他缓缓举起手中的白骨法杖,法杖顶端那颗惨白的骷髅头似乎在对着董玉狞笑,仿佛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

“去死吧!”

随着一句冰冷的低语,白骨法杖化作一道残影,狠狠地刺入了董玉的胸膛,将他死死地钉在了地上。

董玉双眼圆睁,瞳孔逐渐放大,最终失去了所有的神采。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没能发出任何声音。

董玉死了,带着无尽的遗憾和不甘,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鲜血如同喷泉般从他胸前的伤口处涌出,染红了那根罪恶的白骨法杖。

在城的另一头,喊杀声震天,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

崔灏一身染血的铠甲,如同困兽般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中奋力厮杀。

箭矢如雨,呼啸而来,在他身边交织成一张死亡之网。

他手中的长刀早已卷刃,每一次挥舞都沉重无比,但他依旧眼神坚毅,没有丝毫退缩,身边仅存的几名士兵,一个个浑身浴血,却依旧拼死守护着他,用血肉之躯为他筑起一道脆弱的防线。

“都尉,快!往那边走!”

一名年轻的士兵声嘶力竭地喊道,同时挥刀挡开一支射向崔灏的箭矢,箭簇深深地扎入他的肩膀,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衫。

崔灏的目光扫过周围,曾经并肩作战的袍泽兄弟,如今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他的心如刀绞。

他明白,这场战争他们败了,败得彻底。

就在这时,一支冷箭裹挟着风声,悄无声息地破空而来。它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精准地射向崔灏。

崔灏似乎有所察觉,他猛地抬头,却已经来不及了。

箭矢带着刺耳的破空声,贯穿了他的心脏。

崔灏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一股温热的液体从口中涌出,低头看了一眼胸前的箭矢,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仰天长啸,声音悲壮而豪迈,仿佛要将这最后一丝不甘和愤怒都倾泻而出,手中的长刀无力地垂落,重重地砸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魁梧的身躯缓缓倒下,如同山岳崩塌,重重地砸在血染的土地上,溅起一片尘土。

半日之内,“文渊城”这坚不可摧折的堡垒倾覆崩溃,焚烧的火焰将整座城池吞噬殆尽,数千名将士和几十名修士几乎全军覆没。

城内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空无一人,只有火焰在肆虐,发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

曾经繁华的各式建筑,如今也已化为灰烬,只剩下残垣断壁,在火光中显得格外凄凉。

城外的护城河,也被鲜血染红,河面上漂浮着无数的尸体和残破的兵器,触目惊心。

硝烟逐渐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焦糊味和血腥味。只有那缓缓升起的黑烟,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盘旋在空中,久久不散,仿佛在为这场悲剧默然哀悼。

“义海盟”中军大营中,一个身穿铠甲的将官凝视着景岳,低声询问:“大帅,那些俘虏怎么办?”

景岳微微一笑,手中的文玩在他指尖悠然转动,杀伐决断的话语却从他嘴中淡然流出,“都杀了吧,以儆效尤。”

军官再度询问,“那‘镇龙堡’呢?”

景岳依旧不紧不慢,挥手之间将大局掌控,“瓮中之鳖,不足挂齿,让常春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