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文渊古城

“文渊城”,是“神武国”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其名源于城中一口千年古井——文渊井,传说井水甘甜清冽,饮之可明心见性,提升悟性,故而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朝圣。

更有甚者,为了能在此长居,倾尽家财,只为求得一处落脚之地。

古城四周山川环绕,层峦叠嶂,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拱卫着这座古老的城池。

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曲折,穿城而过,将古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如同一条玉带,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灵秀之气。

可如今的“文渊城”,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挥之不去的死寂。

曾经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空空荡荡,店铺大门紧闭,厚重的木门上挂着锈迹斑斑的铜锁,锁上积满了灰尘,蛛网密布。

街道上行人寥寥,偶尔有几个行色匆匆的路人,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凝重而焦虑的神色。

就连孩童嬉戏打闹的声音也消失了,只有风吹过屋檐的呜咽声,和远处传来的隐隐约约的号角声,更增添了这座城市的萧瑟和凄凉。

城墙上,守军的数量明显增多,身穿铁甲的士兵来回巡逻,警惕地注视着城外,眼神中充满了戒备和不安。

士兵们有的正忙着加固城防,将沉重的滚木礌石搬上城墙,用泥土和稻草修补破损的城墙;有的则在磨砺兵器,刀剑的摩擦声在空气中回荡,刺耳而尖锐。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不安的味道,每个人的神经都紧绷着,仿佛一根随时可能断裂的弦。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城池,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

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跋涉,风子垣所在的队伍终于抵达了“文渊城”。

尘土飞扬中,疲惫不堪的弟子们纷纷翻身下马,长时间的骑行使他们的肌肉酸痛不已,但抵达目的地的喜悦仍然冲淡了身体上的不适,他们互相拍打着肩膀,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然而,风子垣却没有时间与他们一同分享这份喜悦,按照惯例,他需要先到城内的“御兽阁”与当地的修士进行交接,清点物资,交代一些相关事宜。

想到这些烦琐的流程,他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叹息:“唉,又要应付这些俗事了。”

风子垣招呼了几名弟子,“你们几个,跟着我把这些‘龙马’赶去‘御兽阁’,路上小心点,别惊扰了城里的百姓。”

“是,风师兄!”几名弟子领命。

风子垣和几名弟子,一同赶着几十匹“龙马”,朝着“御兽阁”的方向走去。

这些‘龙马’通体漆黑,鬃毛飘逸,神骏非凡,以往,它们走到哪里都会引来无数惊羡的目光,是绝对的焦点。

只可惜,如今的“文渊城”,居民们都紧闭门户,街上行人寥寥,只有偶尔几个行色匆匆的路人,神色紧张地瞥一眼队伍,便迅速低下头快步走开。

“这城里气氛不太对劲啊。”一个弟子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

“是啊,太安静了,一点生气都没有。”另一个弟子附和道。

风子垣骑在马上,眉头紧皱,目光扫视着街道两旁紧闭的店铺,心中也感到一丝异样。

身下的“龙马”不安地打着响鼻,喷出一股股白色的雾气,原本平稳的步伐也变得有些急促,似乎感受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氛。

风子垣轻轻拍了拍“龙马”的脖颈,试图安抚它,但它依然显得有些焦躁。

没走多久,一支巡逻小队从街角转了出来。

他们身穿统一的制服,手持长矛,步伐整齐,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队伍最前方,一个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身影映入了风子垣的眼帘,正是风子垣的老熟人——广禄。

“风子垣!”

“广禄!”

两人几乎同时喊出了对方的名字,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风子垣快步迎上前去,拱手笑道:“真是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遇见你!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广禄依旧是那副惜字如金的性格,他微微颔首,算是回礼,淡淡地说道:“你这是刚到?”

他的目光平静而深邃,如同古井无波,迅速扫过风子垣身后的“龙马”,以及几名风尘仆仆,略显疲惫的弟子,心中已经猜到了大概。

“可不是嘛,”风子垣向后望了一眼,“正要赶去‘御兽阁’交接呢,得先安顿好它们。”

广禄点点头,“你……来支援‘文渊城’?”

“是的,”风子垣点点头,“这不刚通知我,马不停蹄地就赶来了。你呢,这是在做什么?”

“唉,别提了,”广禄无奈地叹了口气,“最近城里不太平,我们这些修士也被征召来维持秩序,日夜巡逻,防备‘义海盟’的奸细,真是忙得焦头烂额。”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城里现在风声鹤唳,你们也要多加小心。”

虽然二人曾经在“玉清争擂”上交过手,彼此还有些嫌隙,可在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时刻,在这异乡的城池中相遇,双方还是倍感亲切,仿佛找到了些许慰藉。

风子垣问道:“对了,晚上一起吃顿饭吧,好久没见了,正好叙叙旧。”

广禄犹豫了一会,似乎在考虑什么,最终还是点点头答应了:“也好,晚上我去驿站找你。”

“好,不见不散!”风子垣笑着点了点头,拱手道别后,继续带着弟子们赶往“御兽阁”。

……

夜幕降临,“文渊城”更加萧条冷清,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呼啸的寒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添几分寂寥。

城中一家还勉强营业的小馆子里,风子垣和广禄相对而坐,昏黄的灯光照在两人脸上,显得格外凝重。

桌上摆着几碟简单的菜肴,两壶浊酒,散发着淡淡的酒香。

馆子里的客人寥寥无几,角落里坐着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正低声交谈着,不时向门口张望,眼神中充满了警惕。

风子垣给广禄斟满酒,举杯说道:“广禄兄,久别重逢非易事,一杯美酒话桑田,我先敬你一杯!”

广禄举杯回敬:“风兄,一路辛苦!”

两人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滑入腹中,却驱不散心中的寒意。

风子垣放下酒杯,叹了口气,问道:“这些年你过得可好?司马前辈身体还硬朗吗?”

听到风子垣提起司马双,广禄的神情顿时黯淡下来,他放下酒杯,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师父他老人家……一年前,在与‘义海盟’的大战中……战死了。”

风子垣闻言,手中的筷子差点掉在了桌上,他震惊地看着广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司马前辈,怎么会……”

广禄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有些哽咽,语气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师父他老人家……是为了掩护我们撤退,独自一人断后,力战数名‘义海盟’高手,最终……”

他伸手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拿起酒壶,给自己斟满一杯酒,然后仰起头,一饮而尽,似乎想要用酒精来麻痹自己的悲伤,但发现,这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苦涩。

风子垣见状,心中也感到一阵难过,他伸手轻轻地拍了拍广禄的肩膀,安慰道:“广禄兄,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司马前辈的英勇事迹,将会永远被人们铭记!”

他顿了顿,为了打破这悲伤的氛围,忙转移话题,问道:“广禄兄,我看这‘文渊城’似乎守军不多啊?这是怎么回事?”

广禄叹了口气,说道:“唉,现在上三旗的主力部队都集结在‘潞陵城’下,所以‘文渊城’的防御力量被调走了不少,只剩下少量守军,以及我们这些新来的弟子。”

他拿起酒壶,给自己斟满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然后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不过,你也别太担心,‘文渊城’易守难攻,城墙高大坚固,护城大阵也完好无损,这点人守城足够了。我们只需要小心防范对方的斥候偷袭,以及一些小股部队的骚扰就行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潞陵城?”风子垣听到这三个字,心中一动,不由得想起了那位风情万种的琴音娘子。

“广禄兄,‘潞陵城’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战事激烈吗?”风子垣关切地问道。

广禄喝了一口酒,说道:“听说是相当激烈,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死伤惨重。‘义海盟’这次是有备而来,来势汹汹啊。”

他摇摇头,“不过,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毕竟我们这里距离‘潞陵城’还有一段距离,消息传递也不及时。”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风师弟,你在‘潞陵城’有朋友或家人吗?”

风子垣失神了片刻,脑海中浮现出琴音的身影,他缓缓说道:“有过几面之缘的一位朋友,不知道她是否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