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德胜公公久久未归,老皇帝鬼使神差地频频望向门口。

柳尚书一侧身挡住门口的方向,拱手道:“皇上,户部银两空虚。”

户部其他官员连忙点头道:“皇上,账目之上所余之数,仅够维持朝廷日常运转、赈灾救急之须臾开支。”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道:

“大军一动,耗费万千,军饷粮草若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军心必乱,届时未战先溃,后果不堪设想。”

“若前线士卒食不果腹,何来战力?行军作战,路途漫漫,补给线绵延。”

“正值冬季,粮草运输也多有不便。”

老皇帝不想听众人逼逼,他目光略带询问的看着柳尚书。

随着柳尚书点头,老皇帝心里咯噔一下,他是真没钱!

不是演戏?

他想大喊一声——这穷逼皇帝不当也罢。

兵部又道:“启禀皇上武库之中,可用之精良兵器严重匮乏。”

“刀枪剑戟,历经多年未曾足量更新,多有锈蚀钝损,难经实战砥砺。”

“工部所做连弩虽然所向披靡,倒是数量稀少。”

崔尚书一听兵部把大锅甩给他和公输长生了,公输长生还不在。

这是谁不在说谁?

崔尚书一拱手道:“启禀皇上连弩所需的坚韧木材,非得是深山老林之中生长数十年、质地细密紧实且富有弹性之良材不可。”

工部想给兵部人手一把连弩,没有木头啊!

“冶铁工坊产量有限,杂质剔除工艺复杂,所炼精铁纯度难达高标准。

铁匠的大锤都抡出火星子,你当人人麒麟臂吗?”

“崔尚书何必动气,我兵部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崔尚书一甩袖子,脸上带着怒气道:“连弩扳机、弩臂加固件等精细零件,需反复锤炼,稍有不慎,便成废品。

大人不懂,便不要乱说。”

工部侍郎一拱手道:“崔尚书何必动气,工部有难处我兵部也有难处。”

一官员拱手道:“启禀皇上,马厩所养之马数量不足,且良莠不齐,老弱病残者居多,不耐严寒。

新马繁育缓慢,购入良驹又需大笔银钱。”

老皇帝冷哼一声,眼睛瞄着御桌之上,白玉飞龙的镇纸,又瞄一眼鎏金翡翠香炉。

他拿起手边的奏折,“啪!啪!啪!”扔了过去。

一本本奏折落地。

老皇帝一拍桌子道:“银子银子,朕不知道国库空虚没银子啊?用你们提醒。

身为肱股之臣,饱读圣贤书,没有银子不会自己想办法吗?

靠腰嘞!鬼叫你奶奶个腿!”

众人:“……”

一官员听见自己的家乡话,脱口而出道:“歹势,微臣定当竭尽所能为皇上分忧。

微臣有一个想法,可以增加赋税咧!这没有银子的事,便迎刃而解了嘛!”

众人:“……”

老皇帝眉头一皱,这沙币说的是啥?他一句也听不懂。

靠腰嘞这句话还是跟柳囡囡学的。

“啪!”一奏折又飞出去,那官员站在原地不敢躲,可奏折没落在他的身上,落在三步开外。

“???”

“皇上息怒。”

柳尚书不动声色地捡起奏折,双手呈上放回御桌之上。

老皇帝:“……”借机扔奏折,他师兄又给捡回来?

老皇帝怀疑他师兄在报复他,报复他夜访尚书府。

老皇帝本就心中有愧,摸摸鼻子对着那官员骂道:

“娘腿的你好好说话,叽里呱啦的说个什么玩意儿。”

官员神色一滞,在心中盘算着辞官回乡,可一想到他上有老下有小,死又死不起逃又逃不掉。

他脸上露出一个谄媚的笑容,用官话道:“启禀皇上,如今同北国一战势在眉睫。

可金龙军一无充足的粮草、二无武器、三无战马。”

众人:“……”三无大圣。

只听那官员又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增加赋税,唯有充实国库,方能购置更多精良的兵器、粮草,才能加强金龙军抵御外敌。”

“放你…的狗屁!”

“放你…的狗屁!”老皇帝和柳尚书异口同声道。

老皇帝怒极拿起白玉镇纸,还未扔出去只见柳尚书一个旋风小胖腿踹在那官员腿上。

官员吃痛,“砰”的一声跪倒在地。“柳尚书你…”

白胖子柳尚书气的满脸通红道:“你什么你?

你忘记先皇之时随意增加赋税,致使百姓民不聊生。

青州地界遭百年不遇虫灾,颗粒无收易子而食的惨像了吗?

啊!回答我。

十户空九户,街巷之中尽是饿殍,残垣断壁在斜阳下犹如鬼城。

老弱妇孺挖食观音土,腹大如斗。”

那时的柳尚书还是玉树临风的少年,他同老皇帝恰巧游历到青州地界。

从少年到垂暮,从青丝到白发几十年匆匆而过,青州的尸骸遍野仍旧入柳尚书和老皇帝的梦。

白胖子柳尚书冲着官员大吼一声:“轻言加赋,你忘记前车之鉴了吗?

一旦赋税再涨,如遇水患虫灾大旱,百姓们又如何活命?”

官员用袖子抹一把脸上的口水道:“柳尚书,每户只需要多收一两银子,于国库而言,聚沙成塔,能解燃眉之急。

于百姓而言,一两银子只不过少购些许粗盐、布料的微末之失。

更何况北国虎视眈眈,北疆战士若无充足军饷、粮草。

待城破之日,百姓更是性命难保,这一两银子,实则是买平安的保命钱啊!”

柳尚书嗯哼一声,“我呸!你沓娘地说的是人话?”

只听“啪”一声,老皇帝一拍白玉镇纸,指着那官员道:“爱卿此话言之有理。

传朕旨意。

北国狼子野心虎视眈眈,为抵御外敌,需充实国库,以供军需。

特颁此令,着户部将赋税酌情增加。”

跪在地上的官员满脸喜悦叩首道: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增加赋税,就不会再向我们要银子了……

众人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皇帝又道:“着自今年起,田赋每亩加征银一文。”

一成?还是一分?跪在地上的官员抠抠耳朵。

崔尚书仰起头惊讶道:“一文钱?”

老皇帝微微一笑:“即日起全国上下所有官员,每人每月减少…”

皇上心中盘算着减少多少合适呢?

一成?还是两成?

六品京官一个月十五两银子,减少一成剩下十三两半,减少两成是十二两银子。

老皇帝看向他师兄柳尚书,哦!因为龙袍事件,他师兄这一年都没有俸禄了。

既然他师兄没有俸禄?那么…

老皇帝朗声道:“每人每月减少三,四…”

四两银子?

众人心里一哆嗦,不是四两银子减不起,而是辞官更有性价比。

此时只听一喜气洋洋的尖声道:“皇上,启禀皇上是雪鹰。

太子妃娘娘的雪鹰回来了,太子妃娘娘送银票回来了。”

众大臣攥紧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他们在心中呐喊——良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