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恩人之子

孟天对上永宁侯夫人的视线,不关己事地摊了摊手。

“不知道啊,我光顾着救人了,要不是你说,我都没注意到这里还有个男子。”

孟天打量了下罗杰裕,问永宁侯夫人:

“之前听你家丫鬟喊他罗公子,这位公子与你们家有些交情?”

永宁侯夫人原本尴尬的脸上,多了几分无奈。

“罗公子的父亲,曾是我夫君在军中时的下属,几年前在南边剿匪时,他为救我夫君,伤重不治,家中只留病弱的儿子,夫君体恤,便将罗公子带回来,养在侯府外院。”

“原是如此,是救命恩人之子。”

孟天恍然大悟地点头,对永宁侯夫人认真道。

“既然是永宁侯带回来的人,不如将事情原委,都告知侯爷,要如何处置,交给他来决定,我今日初见罗公子,不了解这位罗公子为人,不好下判断的。”

永宁侯夫人没从孟天口中得到想听的话,略显失落,她眸光流转,又将目标对准了孟蕊,微笑着问:

“孟小姐,你方才也在,你觉得呢?”

孟蕊故作苦恼地摸了摸头,“纪夫人,我刚才跑得慢,到湖边时,娘亲已经把纪小姐救上岸,然后,您就过来了。”

言下之意,孟蕊看到的和永宁侯夫人差不多,没什么好说的。

从个人感觉判断,孟蕊偏向认为罗杰裕和碧莲合谋搞事,算计纪华筠,但她没有证据,而且孟天说要交给永宁侯来断这桩事,那她就不该插手,免得多事。

“哦,这样啊。”永宁侯夫人脸上的笑有些挂不住。

“纪夫人,若无其他问题,我们要回去了。”孟天直接提出告辞。

永宁侯夫人想要留人,也没有好理由,不太情愿地向孟天道谢:

“多谢孟夫人今日出手,救小女于危难,现下我还有些事要处理,改日一定登门道谢。”

“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孟天习惯性地拱了拱手,带着孟蕊径直离开。

她们回到紫宸殿时,宫宴接近尾声,已有大臣带着家眷陆续离宫。

孟蕊正想着爹爹和大哥会在哪里等她们时,见娘亲面带不满,盯着前方人群聚集处。

那是大殿中靠前的位置,约莫一二十名大臣们聚在一起饮酒。

随着娘亲走近了些,孟蕊蓦地发现,人群的中央,正是她那已喝得面色酡红的爹爹谢清源。

而围着谢清源的人群,看官服上的纹样,是一群高阶武官。

那个正在和谢清源勾肩搭背、举杯对饮的,居然是兵部尚书、永宁侯纪恺。

永宁侯府,以军武传家,纪恺也是武将出身,常年的军旅生涯让他肤色偏黑,年过四旬,依然身材高大魁梧,气势凌人。

此时,他正高举着一杯酒,对谢清源粗声喝道:

“谢大人,再来一杯!”

“喝!”

谢清源豪迈地与他的酒杯碰撞,两人举杯一饮而尽。

旁边围观的武官们拍手叫好:

“纪大人和谢大人,都是好酒量啊!”

“确实好酒量,我等佩服至极!”

“快给两位大人再满上!”

……

孟天看到这一幕,眉头紧锁,双眼盯着还在往嘴里灌酒的谢清源,双手紧握成拳。

孟蕊连忙提醒:“娘亲,我们是不是要和纪大人说,纪夫人和纪小姐还在御花园里等他?”

“这倒是件要紧事。”

孟天眉头微松,向纪恺和谢清源走去。

谢清源第一个看到孟天,笑眯了眼。

“娘子你来啦~快,我们也喝一个!”

围观的武官们给孟天让出一条路,孟天懒得理喝醉的谢清源,直接走向纪恺。

“纪大人,这酒随时可以再喝,不过刚才,您家夫人在御花园扭了脚,走不动路,她逞强不想告诉您,我恰好遇见,想着过来与你说一声为好。”

纪华筠落水关乎女子名节,孟天不能直说,便以纪夫人的名义,将纪恺引去御花园,解决纪华筠落水的后续事宜。

一来,孟天觉得,永宁侯夫人方若莹不靠谱。

方若莹自己妹妹外嫁那么多年,居然也能怪到孟天头上,可见是个脑子不好使的。

让方若莹处理纪华筠落水的事,指不定会出什么问题,还是让永宁侯亲自过去解决为好。

二来,孟天最烦喝醉的谢清源。

她要是不加以阻止,今日谢清源这酒要喝个没完,把一起喝酒的永宁侯支走,也好把谢清源带回去。

永宁侯纪恺一听事关夫人,当即放下酒杯,站直了身,眼中迷醉散去,对孟天感激抱拳。

“多谢孟夫人告知,我这就过去。”

“纪大人慢走。”

孟天目送纪恺雷厉风行地离开,转身拿过谢清源手中酒杯。

“好了,谢大人,我们也该准备出宫回府了。”

“娘子,让我再喝一杯吧。”

谢清源想重新去拿酒杯,被孟天抓住手,反剪在背后。

“我说了,不准喝,现在跟我回府。”

旁边围观的武官们见状,都自觉散去。

孟蕊左顾右盼,没找见大哥孟瑾的身影。

“爹爹,大哥去哪里了?”

“大哥?”谢清源醉眼迷离,歪着脑袋想了想,“我大哥刚刚已经出宫了呀。”

孟蕊无语,“爹爹,我说的是我大哥孟瑾,不是你的大哥。”

“哦,阿瑾啊?”

谢清源伸出手指,摇摇晃晃地对着周围,原地转圈寻找。

“阿瑾被姓贺的老小子拽走了,让我瞧瞧,他们去哪儿了?”

像他这样找,自然不可能找到。

一名未走远的武官,听到他们父女两的对话,返回过来告诉孟蕊,孟瑾和贺大人一起去了隔壁偏殿。

孟蕊向他道了谢,带着丫鬟吟秋去偏殿找孟瑾,留下吟夏和娘亲一起照顾喝醉的爹爹。

紫宸殿的偏殿不远,几步路都走到了。

孟蕊惊讶地发现,这里不止贺维钦和孟瑾,还层层叠叠围了好些人。

其中,一大半是着官服的文官,还有一部分,是世家公子。

人群中央,传来孟瑾和贺维钦说话的声音。

这里都是男子,孟蕊不便挤进去,只好站着外圈听了几句,似乎是在讨论礼与法的关系。

围观的人们全都认真聆听,一副受教又期待的表情。

多听几句,孟蕊就觉得无聊得想睡觉了。

现场唯二和她一样的,除了身边的吟秋,只有不远处那个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手拿册子,奋笔疾书的秦仲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