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是星河 作品

第329章赶集

临到年关,李锦秋一家开始忙活起来。

不说要给家里的牲口备下那初一十五的口粮,就是收拾院子,清除粪便也是足够让人忙活的。

李锦秋如今左胳膊还不是那么敢使劲,伤口才结了血痂,正是娇嫩的时候。

“我看后院的那些牲口攒的粪便那么老些,要不给团到后院那处空地上酵了,来年开春给浇了地里,那麦子肯定长的又大又肥。”

李锦秋边擦手边进来说道。

“明年开春你又是准备扩兔舍,又是准备浇肥的,能忙活过来?”

沈小邀正在给十五十六穿衣服,最近天突然降温,十五十六就学会了懒被窝,每天早上都要哼哼唧唧的不愿起来。

等到起床的时候,太阳都要高高挂了。

“找人啊”

“找人不花银子?”

才送出去了三十五两银子,沈小邀面上不说,但是心底里却很是心疼。

这要是搁普通人家,这三十五两银子可是一辈子的家底了。

“这不是再挣呗”

李锦秋不在意的说道,坐到十五十六的旁边,看着俩孩子睡的小脸蛋红扑扑的,还怪可爱的呢。

“爹爹”

“爹”

十六犯懒,边打了个呵欠边喊道。

“你小子怎么这么懒,以后别是个懒汉子吧?”

十六还小,不知道懒汉子是什么意思,但是却知道懒不是什么好话儿。

因为他有次看见小爹在说大花,好懒,吃了就趴着,能不能起来动动。

“十六不懒,十六能动”。

说罢,动了动自己的小胳膊小腿。

惹的沈小邀直乐。

李锦秋有些无奈,敷衍的夸道

“嗯嗯嗯,不懒,可勤快了。”

李锦秋伸手摸了一把十六的脑袋。

小孩子不抗饿,睡到这个点儿小肚子早就饿了。

十五十六吵着要吃鸡蛋羹,沈小邀只好让许婶子做一份。

许婶子之前就跟他提过,说等过了年就不来了。

她儿媳妇那边已经怀上了,前三个月是最要紧的。

如今她出来给人家做工,留自己怀孕的儿媳在家,这怎么看都是过意不去的。

于是只好跟沈小邀这边提出不干了。

沈小邀为此还可惜了好一会儿。

许婶子为人踏实能干,性格温和,跟她相处起来很是舒服,连十五十六都很喜欢许婶子。

这突然说不干了,沈小邀一时有些不舍也是应该的。

但是自己也不能硬留人家在这里,毕竟人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儿媳妇也怀孕了。

于是就说好,干完这个月,明年就不用来了。

李锦秋知道后,挑着晚上孩子们都睡了的工夫,跟沈小邀商量了一下这个事情。

问沈小邀要不要再重新找个婆子,这次找的话,就得找个年轻些的,不然要是再出现许婶子的这样的情况,来回折腾很是麻烦。

沈小邀想了想倒是觉得不用,如今十五十六已经长大,不是跟小的时候,不知道冷热吃喝的,需要人时时的照顾看守。

如今两个小调皮,知道饿了找娘,困了找爹的,倒是省心很多。

而且岳翠花也每天都来,一来就待上个半天,帮他照顾孩子,很是省心。

这么看下来,倒是不用再额外的请个婆子了。

但李锦秋怕沈小邀平日自己照顾两个孩子太累,话意里还是想找个婆子一起来照顾。

而且不过是一个月几钱银子而已,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很是轻松的事情。

沈小邀考虑的却更多。

如今自己家里已经有了长工,又盖了两个院子。

这让村里旁的人怎么想?

上次,村里要修水坊,李顺田头一份想的便是他们。

可见,在他们心里,自己家就是冤大头,人傻钱多的一户人家了。

更可气的是,自己家的意思不过是要商量一下晚一些再捐银子,村里人便看他们就像是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一样,实在是令人心寒。

这幸亏,自己跟锦秋本来就是要捐银子的。

自己家里也有这个条件,要是没这个条件呢?

不得被人戳脊梁骨?

话说回来,既然十五十六已经知事了,家里还是低调些好。

免得被那些人惦记。

李锦秋听完沈小邀的话,觉得理是这么个理。

但是,自己挣银子本来就是想让他们娘仨舒舒坦坦的过日子,如今怎么反而要偷偷摸摸的?

李锦秋觉得郁闷,看着那些整日里闲言碎语的婶子婆子的越发不顺眼。

都怪她们,整日里背后撺掇,看不得别人家的日子好过。

那些婶子婆子,本来就喜欢在午间的日头底下,闲话几句。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还几次碰见李二小子,都被他恶狠狠的瞪上一眼,搞的人心里惶惶的。

她们也暗自回想,自己也没跟他夫郎爹娘的结怨啊。

这要是以前,自己被人无缘无故的如此对待,那自己肯定是不愿意的。

不说瞪回去,好歹也要骂几句解解气。

但是自李锦秋给村里捐了整整三十五两银子后,这事情就不同了。

李锦秋如今可是摇身一变成了李家村的大恩人,连里正都发了话,说李锦秋什么无私什么大度的,倾尽一半的家产,为村里人做了这么大的贡献。

村里要记得这李家二小子的恩德,日后要好生的相待,别在不长眼去触李家人的霉头。

虽说倾尽一半的家产她们是不相信的,那李锦秋冬天一车车的往家里拉野味,平日里一车车的往镇子上拉牲口的,能少赚了银子?

还一半的家产呢,哼,谁相信?

怕是这三十五两银子对他们家来说,就是毛毛雨。

但心里这么想是一回事,李锦秋却是货真价实的拿出了三十五两银子造福村民的事情摆在眼前。

连岳翠花都感觉到了村里人对她们家的变化。

不说有多么的热情吧,就那些知事的人都感激她家二小子对李家村捐的银子。

也是,有了新的水坊,又修了路,到时候给村里带来的便利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到了腊月二十,年集要开始了。

这个时候,中峪镇上的年集不再按日子来,而是每天都开大集,热热闹闹的十天大集让附近的村民好生的置办年货。

饭桌上,李锦秋看着吃的一脸菜汤的十五十六,拿过帕巾给擦了擦脸。

孩子到底还小,一吃饭就弄的哪哪都是菜汤。

“邀哥儿,快过年了,要不要先前就着手准备给岳父岳母的年礼?”

“今年这么早?”

“不早,你还没嫁给我那一年,我十九就去送了,生怕送晚了岳父岳母对我有意见不让你嫁给我了呢”

沈小邀被逗乐了

“我爹娘怎么会这样子,怕是你自己紧张吧。”

“怎么不紧张,我这要娶他们的心头肉,自然要好生的表现一番。”

“又胡扯,那明天去镇子上看看?这烟酒糖茶的肯定要少不了,再给他们买点肉,听娘说,爹的腿疼又犯了,到时候给他买点药酒吧?再买上点膏药,扯点棉花给他缝个护腿。”

“行啊,都依你,你看着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