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回家找夫郎
这一趟有了收获,而且收获还不算小,李锦秋自是觉的自己这一趟没有白来。
他拜别曾老头,高高兴兴的驾着骡子回家去,想要迫不及待告诉沈小邀他今日的收获。
岳翠花已经走了,沈小邀煮完棒骨,扔给大黑它们后,又把家里家外收拾了一遍。
现在歇下来,看着快要到中午的日头,李锦秋还没回来。
也不知道李锦秋早上走的时候吃了早饭没。
沈小邀如此想着,进了厨房,看着厨房的地上还有前几日大嫂让瑞儿给他送来的新鲜笋子。
这笋子倒是该吃了,不然就该蔫了不好扒皮。
沈小邀弯腰把笋子捡到木盆里,自己找了个小板凳,坐着扒笋皮。他本来打算用手把皮剥开,却不曾想,这笋子皮干了之后,如此的坚硬。
只好起身拿了刀来,费了些劲把笋子剥干净。
洗干净后,沈小邀把它切成片放到一边,等到待会儿炒。
把笋子放好,掀开放馍馍的蒸笼,里面还有两个馍馍。
沈小邀捡起来,还没等到拿近,就闻着好似有一股子烂味,翻个一看,果然是长毛了。
沈小邀暗道一声可惜,看来这五月天里,这饭要随做随吃了,天气太热要搁不住了。
把馍馍掰碎喂了狗后,沈小邀想着这好久都不吃蒸米饭了,整日里吃馍馍薄烙的,也有些吃腻歪了。
想到这里,沈小邀拿着皮袄去放米的袋子里,挖了一大瓢的大米,放到盆子里,倒上水淘洗。
这淘洗的米水,沈小邀也没舍得扔,他倒到另一个水桶里,打算待会蒸上大米饭的时候,提着去浇了菜园子。
毕竟自己这里虽然离着河近,但是一桶桶的挑水也是累人的很。
当初,李锦秋盖房子的时候,看上的就是这块地平坦,离河近。因此就没有再在院子里挖水井什么的,吃水用水的话,去河里挑就行。
但是每次李锦秋总要挑五六趟才能把水缸挑满,沈小邀心疼李锦秋,用起水来自是要节省一些。
把米饭蒸上,沈小邀趁着这会儿有工夫,打算先把淘米水给倒了。
正打算提着木桶去后边的院子,沈小邀低头一看,发现他在篱笆处撒的花种子竟然冒出了尖尖的小绿芽。
沈小邀很是惊喜的蹲在篱笆前,仔细的瞧了瞧,可不就是他的花种子发芽了。
许是种的时候种子撒的太密了,这一小片密密麻麻的全是。
沈小邀赶紧从木桶里舀出淘米水浇上,想来想去,又怕这花苗苗太密,不好长大。
于是沈小邀把花苗苗小心的拔了一些,围着篱笆种了一圈。
这肚子大了,沈小邀蹲的有些费劲,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细心的栽种起来。
反正这院子他每天都有打扫,也不怕弄脏了自己的衣裳。
李锦秋拴好骡子提着酒肉刚一踏进院门口,就看见沈小邀坐在地上,顿时吓得手都麻了。
沈小邀听见动静转身看到李锦秋愣愣的站在院门口,有些奇怪的说道
“你回来啦,你站在门口不动干嘛”。
沈小邀撑着地打算站起来,李锦秋回过神后,放下东西连忙快步走过来一把把人拉进怀里。
上下打量一眼,见人没有事情,长舒一口气。
“你要吓死我了,你知不知道我一进院门口看见你坐在地上,有多吓人。”
沈小邀一听,忍不住笑眯了眼
“你以为我是不小心摔。。。”
沈小邀还没说完,就被李锦秋一巴掌捂住了嘴,自打沈小邀有了身孕后,他是听不得这些话的。
“别乱说话”。
“知道啦,怎么样,曾老头同意了吗?”
沈小邀问道
“没有,虽然他没有收我为师,但是他今天教给我了很多的养鱼的办法”。
“那太好了,那我们就没有白花心思”。
“嗯,而且他为人还是挺不错的,大概他喜欢喝头茶,所以就把茶叶留下了,酒跟肉让我拿了回来,可见不是个贪财的人”。
李锦秋把酒跟肉提了过来,给沈小邀看。
“那这个曾老头还怪好的,你还要去吗?要是去的话,就再给他买些,反正头茶也不是贵玩意儿”。
“这是自然的”。
“饿不饿?今天中午我蒸了大米饭,就差笋子没炒了”。
沈小邀突然想起自己灶台上还蒸的米饭,连忙跑到厨房掀开锅子看了看,还好没糊锅。
“那正好,我这肉买了这么多,你切上一些”。
李锦秋把肉递给沈小邀。
“这肉这么多,咱俩也吃不完啊。上次你不是从阿娘家拿了一块肉?这样我切下一块你给阿娘他们送过去,让他们也尝尝鲜”。
沈小邀说着,利落的把肉从中间切开,递给李锦秋。
“这酒呢?我买的是清酒,阿爹最喜欢喝酒,要不明天给他送过去吧,你也好长一段时间没回去了不是?”
“也行”。
沈小邀听李锦秋这么说,心里一动,确实也一个多月没回家去看看了。
李锦秋去给岳翠花家送肉,沈小邀干脆利落的把剩下的肉切片放上笋子一起炒。
李锦秋忙碌了一上午,定是饿了,所以自己得赶紧做好饭
岳翠花见李锦秋回来了,自是要把人留下,问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李锦秋学到了很多,心里高兴,又是自己的爹娘,自是要把事情仔细的跟岳翠花和李大旺说说。
这一来一回的就费了些时间,等李锦秋回来的时候,沈小邀都把菜炒出来了。
李锦秋坐下扒了口米饭,满足的喟叹一声。
这跑来跑去一上午,回来能吃上自己夫郎做的热乎饭菜,可谓是一大幸事儿啊。
“多吃点,饿坏了吧”。
沈小邀夹一筷子肉放到李锦秋的碗里。
“你也吃”
李锦秋也给沈小邀夹了一筷子说道。
“那曾老头怎么样,是个好相处的吗?”
“还行吧,就是性子直,说话也直”。
“那还好些,大哥说的时候,我都险些以为他是个不讲理的人呢”。
沈小邀听李锦秋这么说,放了心。
性子直,说话难听些倒是不要紧的,面子又不能当饭吃,能够学到本事才是要紧的。
“我今天去李屠夫家给大黑它们买棒骨,碰到了那个李娟花,真是个烦人的。我拿起一个,她就说是她看好的,拿起一个就说。真是不明白,那棒骨有什么好抢的,不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