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备年货
忙活了一上午,到了晌午,人群才渐渐散去。
李锦秋和沈小邀坐在桌边数着银子,今天一共买了十六只野兔,十八只野鸡,忙活了一天挣了六两银子。
这已经很不错了,这可是寻常农户人家半年的收入了。
“等明天给阿爹阿娘买些年货,今天多亏了他俩来帮忙。”
“干脆把家养的兔子给他们两只,再拿两只给岳父岳母家送去”。
“也行,反正都养了这么好些”沈小邀起身把银子放进柜子里说。
李锦秋跟着起身伸了伸胳膊,最近这一段时间可把他给累坏了。
“不上山了吧?”
“不去了,快过年了,在家忙活忙活”。
俩人吃完饭就打算上炕歇息了,最近一段时间俩人都累的不轻。
第二日,俩人驾着骡车往青山镇上去。
早上天寒地冻的,李锦秋把沈小邀给他做的帽子袄子都穿戴上,沈小邀也捂的严严实实的。
“把风领遮住嘴,省得灌风”
李锦秋对沈小邀说道。
“嗯”
沈小邀听话的把脖子往风领里缩了缩。
跑了一个半时辰,沈小邀才看见青山镇这几个字。
“到了”
李锦秋跳下骡车,抓紧骡绳。
“我们先去找个看车的地方把骡车放好”。
李锦秋扶着沈小邀下车道。
沈小邀跺了跺有些发麻的腿应了一声。
放好骡车后,李锦秋背着背篓,领着沈小邀先去了上次卖银狐的富老爷巷子转了转。
临近年关,这银狐成了抢手货,李锦秋动了个心眼,一开口要价四十两银子,竟也被那帮老爷给抢了去。
沈小邀跟在旁边,暗暗咋舌。
这有钱的老爷就是不一样,四十两银子说给就给,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李锦秋掂了下手里沉甸甸的一百二十两银子,觉得这样拿着太引人注目了些。
便领着沈小邀去钱庄兑换成了一个元宝,这样也方便拿着。
沈小邀头一次来这里,左右看着,免不了觉得新奇些。
“我看这里的卖的货物比咱那里要齐全些”
沈小邀凑到李锦秋的身边说。
“嗯,这儿的集市要比咱那里大的多。你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咱买回去些”。
李锦秋把沈小邀护在里侧,怕过路的商人贩子碰到他。
“是瞧着稀奇古怪些,但咱家里什么都有,倒也不缺这些东西。”
沈小邀左看看右看看,好看是好看,实用的倒是不大多。
“靠背~卖靠背嘞~”
沈小邀被那形状半圆亦或是长条状,看着软软的垫子所吸引,他拉着李锦秋走到摊子面前,好奇的瞧着。
“这位夫郎,要不要看看靠背?咱家的靠背都是拿棉花做的,放到床头靠着又暖和又舒服”。
沈小邀听到商贩这么说,心里倒是觉得不错。平时倚在床头的时候,他觉得格外的硌的慌。
“这么一个多少银子?”
“不贵的这种小些的一个三钱银子,这种大的一个五钱银子,另外会赠送一个软枕,这里面填充的是那麸麦,夫郎晚上枕着睡觉,保管睡的香甜。”
这么大的物件,要个五钱银子倒也不贵,沈小邀看着李锦秋,询问要不要买一个?
李锦秋当初添置家具的时候,都是找工匠往大气的做,因此俩人睡的炕就格外的宽阔些。
“我也觉得很不错,那床头确实有些硌的慌”。
李锦秋让沈小邀挑一个喜欢的样式,他把五钱银子递过去。
这靠背看着大些,卷起来还是比较好拿的,李锦秋拿在手里,陪着沈小邀继续往下逛。
俩人逛了一会儿,觉的肚子有些饿了,随即找个摊子坐下,要了两碗馄饨。
“我去买俩饼子”
李锦秋跟沈小邀说。
“嗯”
热乎乎的馄饨下肚后,俩人身上都暖和了不少。
“走吧,再去逛逛,给岳父岳母买点东西”
“回我们那儿买吧,这离的远,买了不好拿不说,物价又贵。”
刚刚那馄饨一碗就要十二文钱呢,搁中裕镇才八文钱。
“那不再继续逛逛?”
“没什么好逛的,卖的东西都大差不差的”。
沈小邀摇了摇头,走了这些路,他都觉得身子乏的很。
到了中裕镇,人更多了些,大部分都是附近的村民来赶年集。
沈小邀被李锦秋护在里面,看着熟悉的街道,心里觉得更自在些。
“要不买一对大红灯笼吧,过年的时候挂在院门口,肯定喜庆”。
沈小邀看着那红红的大灯笼,眼睛晶晶亮的看着李锦秋。
“嗯”
李锦秋让沈小邀挑了一对合眼缘的,自己跟在后面付银子。
“真好看”
沈小邀欣赏着手里的红灯笼,感觉这过年的氛围一下子就上来了。
“对联,到时候让文竹写一副,他那字写的还挺不错的”
李锦秋看着摊子上的对联跟沈小邀说。
“他还有这手艺呢”
“总不能白读这么多年的书不是”
“那买点红纸吧?家里好像没有红纸了,红绳也买点,我想打点络子挂在咱院子里的杏树上,到时候肯定好看”。
“都依你”
李锦秋满眼笑意的看着沈小邀,感觉这次新年应当会过的格外喜庆。
俩人逛到最后,手里都提满了东西,不光是给沈家的东西,还有自己要备下的年货,这一趟可谓是满载而归。
俩人没急着去沈家,先把一车的东西归置好再说。
“哎,看见没,这当猎户就是有银子,这东西一车一车的往家里拉”。
“可不是咋的,你瞧瞧他那夫郎,脖子上戴的风领都是皮子的……”
“人家戴皮子关你什么事儿?一天天闲的没事干就可劲儿的在人后面嚼舌根子”。
俩人被这声音突然吓了一跳,一回头是何老三家的哥儿。
何元元白了她们一眼,没甚好脸色的从她们旁边走了过去。
一天到晚就张嘴闭嘴的说别人家长别人家短的,也真不怕说多了遭报应。
俩人看见是何元元,都知道他已经与李老二家的汉子订了亲,跟李家夫郎是妯娌,自是没了话语。
这背着人嚼舌根子让他自家人听见了,可不是闹的没脸的事情吗?
俩人匆匆的分开各自回家去了,要是何元元跟李家夫郎一说,就岳翠花那个护犊子的性子,可不得站在她们家门口骂上个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