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是星河 作品

第120章幸灾乐祸

半晌,周纪月已经哭嚎的没了力气,呆呆的坐在地上,李大顺让大哥他们先回去,自己则把周纪月搀扶起来宽慰着。

岳翠花看这架势,想来是没什么太大问题。

于是领着一家老小只能先回家,忙活了一上午连口水都没喝,肚子早就空虚不说,人也忙的晕头转向的。

沈小邀和李锦秋随着岳翠花李大旺一同往老宅走去,大哥还在镇上,大嫂顾及两个孩子没法在场,现在家里只有文竹看门。

岳小霞听见消息早就在家待不住,但也不能领着孩子去添乱,只好来到老宅等消息。

沈小邀能想到的,岳小霞自然也能想到,但家里没个主事人,心里再怎么惧怕这些,也只能死死压住,不能吓着孩子。

“阿娘,阿爹,你们回来了,二叔什么个意思?”

岳小霞在屋里听见动静,马上迎出来,还没等到回屋就开口询问,可见这她心里有多焦急。

岳翠花把李大顺的意思跟岳小霞说了说,岳小霞听完后,悬着的心才堪堪放下。

“奶奶,爷爷”

瑞儿和苗苗今天很是懂事,察觉到今天家里的氛围不对,不哭不闹的,乖乖巧巧的安安静静的倚靠在岳翠花和李大旺的身边。

“好苗苗”。

岳翠花把苗苗抱起来揽在腿上,李大旺也把瑞儿抱进怀里,给他擦干净嘴边的糖屑。

“二弟这次想的倒也通透,不管怎么说,以后,你们这些当小辈的还是要好好孝顺他”。

半晌,李大旺开口说道。

岳翠花听到李大旺这么说,也默认了。这次,李大顺做的是顾全大局的决定,她之前再怎么和周纪月闹,也不能在这种事情上挑事儿。

“知道了爹”。

李锦秋应了一声,这里面道道他们自然都知道。

中午,岳小霞和沈小邀在厨房做了饭,下了一大锅面条。

有这种事情压在心里,虽然肚子饿,但真吃饭也吃不下去,倒不如一人一碗面条既暖和身子也好入口。

“多煮点,给你二叔二婶端过去两碗。”

岳翠花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忙活的俩人说道。

“阿娘,已经留下了一些”岳小霞应道。

等面条煮出来后,岳翠花自己挎着篮子去给老二家送去。

这种事情,她既不想让自己的儿媳沾染又怕周纪月见自己儿子好好的心里受不了发疯。倒不如自己去,还能也放心。

把面条放下,又宽慰李大顺周纪月两句,出门时也碰到老三端了碗菜来。

俩人点了下头,守着李大顺和周纪月的面前,俩人也不好说什么话。

岳翠花走到门外,看着老四家的燕儿给老二家端了两个热乎的菜馍馍过来。

赵荷自然不像岳翠花那样大方,端两碗冒尖的白面条来,但老二家出了这样子事情,她也不能没有表示,随即就让燕儿蒸了一屉菜馍馍,给老二家送两个过来。

不过即便是菜馍馍,要是再多送几个,赵荷也舍不得。

岳翠花看着天寒地冻,燕儿还穿着薄薄的袄子,整个人冻的打着哆嗦,心里越发添堵了。

“大娘”。

燕儿看着前面站的岳翠花,低声喊了一声。

“怎么是你来送?你娘呢?”

“在家吃饭呢”

“这黑心肝的玩意儿”

岳翠花听燕儿这么说,自然是知道,那赵荷又弄了什么好东西偷偷的给他宝贝儿子吃,然后打发自己这白捡的女儿来给人送东西,生怕燕儿偷吃一口。

“你进去放下,随着大娘去我家吃去。”

岳翠花轻轻往院子里推了推燕儿,说道。

“嗯…”

燕儿已经被接济习惯了,她觉跟脸皮比起来,还是活下去更重要。

燕儿进屋,轻轻的喊了一声二伯,二伯娘,把馍馍放下。

原本坐在桌子一边的李大顺,看着乖巧的燕儿,再看着燕儿身上那单薄的衣裳,眼里若有所思。

岳翠花在院门外等着燕儿出来,领着她回到自己家里,让邀哥儿给她也盛了碗热乎乎的面条。

周纪月被李大顺说服,不再哭闹,只是常常想起自己那命薄的儿子,就忍不住的抹着眼泪儿。

“跟你商量个事儿。”

这几天李大顺想了很多,想以前,想以后。总觉得,自己这日子还得过下去,现在他看着周纪月好了些,才开口道。

“什么事情?”

周纪月这几天经历丧子之痛后,整个人宛如斗败的公鸡,失去了所有的骄傲和算计,整个人颇有些心灰意冷。

“锦贵走了,但日子咱俩还得过,这几天我想了很多,咱还得再有个孩子。”

李大顺斟酌着说道。

果然一提起李锦贵,周纪月的眼眶子就发红起来,待听到李大顺后面这些话,心里只觉得,活着有什么意思。

李大顺看着周纪月这个样子,知道她心里难受,叹了一口气,伸手拍拍周纪月的手。

俩人争吵许多年,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温情的时候了。

“哎呦,那可是惨喽,这儿子死外面也不往家领,可见多么狠心呦”

“可不是嘛”

断断续续的声音从院门口传进来,李大顺和周纪月听见动静往门口看去,是往日里骂过架的农妇。

周纪月人抠,又爱贪小便宜,寻常小偷小摸的跟村里不少人骂过架,那些受过她气的人,可是恨她恨的牙痒痒,现在周纪月遭了报应,她们可不得心里痛快痛快。

周纪月见是之前骂过架的陈家婶子和李家婶子,气不打一处来,险些开口骂回去。

“咱得好好活,别让他们看了笑话去”

李大顺按住周纪月,语重深长的说。

周纪月看着她们脸上那一闪而过的幸灾乐祸,险些把牙咬碎。

“你刚刚想商量什么?”

周纪月把视线挪回李大顺的身上问道。

“我想把燕儿过继过来,老四家有了儿子后本就不拿燕儿当闺女对待,咱俩现在手里的银子也不够再养活个儿子的,倒不如把燕儿过继过来,好好养育着,到时候找个村子里的汉子嫁了,不比得上半个小子?”。

李大顺一口气把自己心里所想说了出来,倒是把周纪月好惊。

“就老四家抠搜样子,能同意?毕竟燕儿都十多岁了”。

“花些银子,就当买了。”

周纪月看着李大顺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