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是星河 作品

第113章收蛋

“那我到时候可要去你家品尝一下了”

沈亦庄听到沈小邀要学这道炖肉开口笑道

“娘,看到没有,二哥才是咱家的馋猫呢”

“我看你俩是半斤八两”曹红叶笑着说

一桌子人也跟着曹红叶笑了起来,李锦秋看着沈小邀,忍不住嘴角也挂满笑意。

沈小邀一抬头,就看到李锦秋嘴角那明晃晃的笑意,有些羞赧的用胳膊肘子捣了他一下,小声说道“你笑什么笑”

李锦秋挑了一下眉毛,也小声的回他“还不许我笑?”

“不许”

曹红叶看着夫妻俩悄悄的说着话很是和睦的样子,心里也放心下来。

邀哥儿是她最疼爱的孩子,又没有嫁到她眼皮子底下,所以时时挂牵着,生怕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受了什么委屈。

不过,现在看这个样子分明是哥婿更退让一些,曹红叶心里很是妥帖,哥婿如此爱护她的哥儿,心里对李锦秋这位哥婿更加满意一些。

热热闹闹的吃完这顿饭,沈小邀和李锦秋并没有多待,回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忙呢。

俩让人回到家中,家里的家畜已经饿的开始嚎叫今天早上虽然起的早一些但是急着去镇上就没有来得及去喂。

沈小邀打开院门,听见鸡鸭的叫声连忙去掰了一些菘菜混着麸子喂上,这鸡鸭还指望着它们它们下蛋呢,可不能饿着。

沈小邀把桶里的粮食喂上,眼尖得瞅见鸡窝里有颗白白圆圆的鸡蛋。沈小邀有些惊喜的打开鸡圈门,走到鸡窝,伸手掏出来,还真是鸡蛋。他又仔细的找了找,连着翻出三个,看着三个圆溜溜的鸡蛋,沈小邀心里很是欢喜。

李锦秋一共买回来八只鸡崽,其中有两只是公鸡也已经长到三四斤沉,估摸着好好喂养的话,过年差不多就能宰了当个肉菜,就不用再花银子去买,还能够剩下一笔银子。

沈小邀高兴的把鸡蛋攥到手里,好不容易得来的鸡蛋,可不能摔了,现在一个鸡蛋三文银子呢。

他又去鸭圈里找了找,想着鸡崽子都已经开始下蛋,一起买的鸭苗应该也差不多快要下蛋了吧。

仔细的翻找了一番,没看见有蛋,沈小邀看着埋头啄食的鸭子,忍不住絮絮叨起来。

“你们看看隔壁的鸡崽子都已经下蛋了,你们也要抓紧啊,不要老想着吃,一个个吃的膀大腰圆的,要是不下蛋,过年可就要变成一盘菜了”

那语气,活像要催着儿媳妇抓紧给自己生大乖孙儿的婆母似的。

当然,沈小邀也只是这么说说,好不容易把它们养的这么大,还指望它们下蛋呢,怎么舍得给宰吃肉,毕竟鸭苗可比鸡崽子要贵不少,鸭蛋也是四文一个呢。

“你自己在那嘀嘀咕咕的说什么呢”

李锦秋把堂屋门打开,等着沈小邀回来盘算今天买的银子呢,结果左等右等不见人进屋,这不来后院找他,结果就听他自己在那嘀嘀咕咕的说什么。

沈小邀回头看见李锦秋,立马把手里的鸡蛋拿给他看。

“看,鸡下蛋了,下了三个呢”

“下蛋了啊”

李锦秋接过鸡蛋,也有些意外,还以为要拐过年去才能下蛋呢。

“下的还不少,一下子有三只鸡开始下蛋了,其他的估摸着这两天也差不多要下蛋了”

李锦秋低头看着手里的蛋说。

“以后咱也有鸡蛋吃,不用再花银子买了”

沈小邀深呼一口气,想想就开心。

沈小邀从鸭圈出来,把兔子给喂上,沈小邀和岳翠花喂得细致兔子已经从原本的四只变成了现如今的十只,其中有两只肚子又大了,不久就又要下崽了。

看这样子,不用等到明年,今年年底就能卖上一批,赚点银子。

李锦秋帮着沈小邀把兔子喂完,俩人进屋,开始盘算今天卖的银子。

野猪卖了二两并七银子,兔子和野鸡卖了三银子,加上沈小邀那里的铜板,一共是三两并一钱银子三十五个铜板。除去给岳父岳母买的东西,还剩下三两二十二个铜板。

沈小邀握着沉甸甸的银子,脸上忍不住笑了起来,真好,加上这些,家里已经有了近十一两银子,比大半些农户家里都要多不少了呢。

“这么开心?”

李锦秋看着沈小邀那圆圆的眼睛都已经笑成了眯缝眼,有些好笑的刮了一下那小巧的鼻梁。

“当然了,我们快要攒够买骡子的银子了,能不开心嘛”

沈小邀想着以后买了骡子,李锦秋不仅去镇上更方便了些,到收麦子的时候,也不用辛辛苦苦去拉那石碾,把肩膀都磨破了。

又在家待了一日,沈小邀和李锦秋一大早就上山去了,毕竟打猎才是要紧事。

通常就是李锦秋早上去打猎,沈小邀自己在家要么做一些洗衣服之类的活儿,要么就是背着背篓领着狗去院子附近看看有什么能够采摘的野物。

经过上次野猪事件,沈小邀也长了记性,在家的时候,就把院门关的严严实实的,出门就带着大花,也不走远了。

虽然只在院子附近转悠,但是因为深山老林人不多,还是有很多好东西被沈小邀给发现了。

就比如眼前这个皂角藤,枝干很粗,结的皂角又大又绿,一看就比平时在山脚下摘得要好上不少。

看着眼前的皂角,沈小邀想起有一次他跟溪哥唠嗑,说起镇上的皂角两文钱十个,很是唏嘘,要知道搁农户家皂角就是白摘不要银子的。

倒不如,下次锦秋去镇上卖野味的时候,他跟着一起去,自己可以在集市上支个小摊子卖皂角,这么一筐皂角少说也的有三四十文,这样子日常花销也就差不多够了,就不用动锦秋卖野味的银子,简直是一举两得。

沈小邀这么想着,他把背篓放到地上,让大花不要乱跑,自己则摘了起来。

这皂角确实比山下的皂角要大不少,一个就比他巴掌还大,要知道山底下的一个也才堪堪有他手那么大,洗一次衣裳就要用上好几个,这个这么大,洗衣裳两个差不多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