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铺院子
团圆节过后,接下来就开始为过冬做打算,家家户户为着生计奔波忙碌,李家和沈家也不例外。
李锦冬和沈亦庄已经去码头,今年大约是冷的早,才八月底就已经感觉到凉意。
那些南来的商贩们都趁着天还算暖和,先把货物储备下,不然等到天气彻底冷下来,那些搬货的长工的工钱要往上调不说,也会损失掉一部分的货品,因此这段时间码头上格外的忙碌。
沈亦庄早上走的时候,天还没完全亮,林清溪因怀着孩子辛苦些还没醒,睡的正香甜。
沈亦庄原本不舍的打扰他,但是想到自己一走又得是大半个月,随即还是喊醒了林清溪,跟他说句话。
“这么早就走吗?”
林清溪半撑起身子来,说着要穿衣服。
“你别起来了早上露水重,我就跟你说句话。待会儿爹自己会起来关门的”
沈亦庄又让林清溪躺下,给他掖了掖被角。
“我这次去大概又得是半个来月,你要是身子有什么不舒坦了,记得跟娘说,别硬自己扛着,都是一家人,不要怕麻烦。手里也有钱,你要是想买什么就买,不拘于紧巴的过日子。你汉子在外面打拼,就是为了让你和孩子过的好些。要是在家待无聊了,就去二姐家或者邀哥儿家走动走动,王大夫说了,常闷在家里不好。我已经跟娘说过了,我不在家让她多注意点你,不让你碰那些粗重的活儿”
沈亦庄絮絮叨叨的说,平日里五大三粗的汉子竟难得也有如此细心的一面。
“我知道啦,我不要紧的,你在码头上放心,娘现在都不让我碰活儿了。我也是个享福的命,咱村里挺着大肚子干活的夫郎媳妇多的是呢,就你和娘心疼我,不让我干。”
林清溪笑道,他知沈亦庄是舍不得,忍下心中的酸涩,安慰道。
沈亦庄嗯了一声,看着时辰不早了,估摸着李锦冬已经在玉锻桥上等他了,又握了握林清溪的手,才走出家门。
林清溪有些不舍的听着沈亦庄关门的声音,大概是怀孕的缘故,竟也有些多愁善感起来。
李锦秋这段时间,除了把地里剩余的杂粮收起来,就是上山砍柴。
往年的时候,有李大旺帮忙,俩人砍的快一些,他倒也不用操心。
今年自己成家单独过日子,没了爹娘帮衬自然万事万物要自己多操心些。
沈小邀最近也是天天跟着李锦秋上山砍柴,李锦秋把树枝子砍下来,他就捆好抱到板车上,俩人动作快一些,一上午也能砍个两车左右。
柴房已经快要堆满,于是李锦秋抽空把后院垒个兔子窝,找了些石头结结实实在兔子窝的地上铺了层,防止兔子往地底下刨洞。
三只小兔子已经长的有大兔子一半左右,兔子长的快,只要喂的好,一年几窝不成问题。
当时候喂的多,兴许以后就不用去山上狩猎就能卖兔子赚钱。
等柴房彻彻底底堆满后,李锦秋估摸着这一冬天够烧的,才不那么着急忙慌的砍柴。
晚上,俩人躺在炕上,连日的劳作让俩人都有些筋疲力尽。
但好在冬日烧柴的这件要紧事办完了,俩人心也算是放下一块大石头。
李锦秋躺在炕上伸手半揽着沈小邀,商量着趁还没有去冬猎,干脆找些板岩把院子给铺了算了,省得冬天下雨下雪的,院子泥泞不好走路。
“去镇上花些银子,买些灰浆,铺的结实些。”
李锦秋摩挲着沈小邀的肩头说。
“把它填在石缝里吗?我倒是见过,但是我们没有这些家伙事啊”
“无妨,去李石匠家借就行了,他人好说话,最后再给他买坛酒把人情还回去便是”
俩人商议妥当后,心里有了谋划,便早早睡下,这铺院子也不是轻松的活儿。
第二天一大早,俩人起床洗漱完,简单的垫垫肚子,便拿着锤子,斧头等推着板车上山。
李锦秋因常年在山里转悠,他自然知道哪里的板岩多一些。
板岩比较平整,铺出的路规整些。而且他们靠山吃山,不用花费银子去镇上买,能省下一笔大开销。
虽然自己找石材累一些,还要把它们一点点搬运回去。但农户嘛,最不怕的就是累,累点无妨,只要想到日子过好,能省下钱,把家里收拾的熨贴舒心,那心里头就干劲十足。
俩人直奔那个后山头,那里的石材多一些。有些石板太大,铺到院子里不好看,李锦秋就拿锤子给砸的碎一些,这样子不仅好铺还好看。
沈小邀跟在后面捡,捡满一个萝筐李锦秋就把它放到板车旁,最后等到捡满四个萝筐一起放到板车上。
箩筐比背篓更结实耐磨些,但家里总共也只有两个,剩余两个还是李锦秋一大早回老宅拿的。
等到四个箩筐都满了以后,李锦秋拿绳子绑结实,准备推回去。
“你在这等我吧,我一会儿就回来,省得一趟趟的来回跑”
李锦秋直起腰喘了口气说。
沈小邀点点头,也行,这样子他还能多捡一些,等到李锦秋回来的时候,就只往箩筐里捡,还快一些。
“那你慢一些,山路不好走,小心脚底下”
沈小邀嘱咐道
“嗯”
李锦秋推着四大筐石头往山下去,沉重的重量让板车发出吱呀的声响。
沈小邀目送李锦秋不见身影后,又回头赶紧捡起来。
他们的院子大一些,前院加后院怎么也得二十来筐石头,还有外面的小道也要铺一些。
等沈小邀捡了一大堆石头后,李锦秋也回来了,俩人又往筐里放。
俩人就这么倒腾着,一天弄了十来筐。
晚上回来的时候,俩人累的不行。草草吃了饭,就上床休息了。
石头好弄些,满山遍野都是,两三天就弄的差不多。
后面铺院子才是个细致活,岳翠花怕李锦秋还小,弄的不好,就让李大旺过来帮忙。
李锦秋去镇上花三钱买四袋灰浆,让人用骡子给捎到村口,他又拿板车推到院门口。
李大旺已经去跟李石匠借了夯杵楔子刮板来。
他们先把院子的放的东西都给移出去,零零碎碎的搬了大半个上午。然后丈量了院子的尺寸,把需要用的石头和灰浆大致估摸出来。
沈小邀在旁边帮不上大忙,只能来回递个工具。眼看着中午了,沈小邀同李锦秋知会一声,去顾夫郎家买了几块豆腐,开始做饭。
公爹在这里帮忙,万没有再让公爹回家吃的道理。因此沈小邀准备把午饭做的丰盛些,犒劳犒劳李锦秋和公爹。
沈小邀打算把豆腐一半放锅里拿菘菜煮,一边调个辣子汁沾着吃。
饭菜做好后,沈小邀小声询问李锦秋干的怎么样了,要不要先吃饭?
忙碌一上午的李锦秋闻言顿觉腹中饥饿,他对李大旺说
“爹,先吃饭再弄吧,中午头了,邀哥儿把饭做好了”
李大旺听了点点头,这东西一时半会也干不完,而且还是细致活儿,急不得。
俩人吃完饭后,沈小邀泡了壶茶,给俩人倒上。
几杯茶下肚后,俩人又开始忙活。都是干活麻利不偷奸耍滑的庄稼汉子,一下午的时间,前院竟也铺了小一半,按这个速度,六七天就差不多完事儿。
老天爷也赏脸,没有下雨阴天,日头好照的足,灰浆干的也快。
六七天时间,全院除了那块种菜的地,和杏树根前,都铺好了,放眼看过去整个院子利落板正不少。
“别说,这院子一铺,是显的这院子更气派不少”
陈丽萍对着站在一边的岳翠花说道。
“可不,小两口会打算”
岳翠花站在院子里一番打量,满意的点点头。
儿子过的好,她这个当娘的面上也有光。
“娘,三婶,快进来喝茶”
沈小邀把茶泡好,招呼道。
俩人进屋子后,陈丽萍头一次来,见屋子也被沈小邀打扫的干干净净,敞亮的很。
“大嫂,这邀哥儿也是个勤快的,屋子收拾的利落儿的,这么好的儿媳你能找到两个,可真是有福气啊”
陈丽萍一句话夸了三个人,只把岳翠花眉开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