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和离了
俩人吃饱后,沈小邀和李锦秋先把木柴放到柴房里。
原本空落落的柴房,已经结结实实摞了一大堆木柴,俩人勤快,又能一门心思想着过好日子,自然挣下的家伙事就多。
但是这些木柴要是过冬烧的话,还是远远不够的。冬天要靠烧炕烧炉子取暖,烧的柴自然多,还得多备下点才行。
把柴火放好后,李锦秋趁着兔子还算新鲜,拿了刀给兔子开膛破肚收拾干净。
把不能吃的下水扔给三黑,算是犒劳它。皮子李锦秋放到一边晒着,等有空收拾好,攒到冬天的时候卖。
两只兔子收拾干净,沈小邀去折了几个干净的窝瓜叶垫在篮子里,把小点的兔子放上,又捡了几串好点的山葡萄,去给老宅送去。
李锦秋打算趁天色还早,领着狗去竹林子里转转,给它们打打牙祭,因此这送兔子的活儿就落到沈小邀身上。
沈小邀挎着篮子往老宅走去,路上遇到几个婶子坐在墙根里借着下午的日头做针线活。
他一一喊过去,先前岳翠花带他去串过几次门子,现在已经基本上认全。
目送沈小邀走远,榆树下坐着的几位婶子才开口说道
“怪不得那李家二小子非要娶呢,这模样看着是不错,眼是眼,鼻子是鼻子的”。
“可不,听说当初他在那村子的名声不大好,那李家二小子都不在意,让他娘去给他上门提亲呢”
“单看这平日里一趟趟的往那老宅里送东西就知道人是个孝顺的。你见过哪家分了家的媳妇隔几天就往婆家送东西的?”
“行了行了,别说了。要是让哪个嘴把不住门的捅咕出去,那岳翠花又得站村口骂人,护的跟命根子似的”
“怕什么,咱们又不是那吴阿奶,说人家儿媳的坏话,咱这是夸人家呢。要是我说,我要有这么孝顺的儿媳,我也得护着。这年头,谁家的哥儿姑娘不是父母的眼珠子?都娇气的很,不敢使唤。”
“你要是这么说,那李大顺家的儿媳妇我就看着不错,人勤快也是个识大体的。就那周纪月是个不知足的,就因为没有孩子天天蹉跎人家。那李锦贵又是怂蛋货,不护着点不说,还跟他娘一伙。现在好喽,人家跟他和离了”住在李大顺家旁边的陈婶说。
“呵,那一家子,也不知道那李老头怎么生养的,一个儿子一个样。李大旺家的儿子个个顶有本事。那李大顺家,不是我说,我就看不上来,你们知道不,那李锦贵为了那个勾栏那个女的,还打了林水呢。那个周纪月看不上林水,嫌人家不会伺候,他儿子孝顺,找个专门会伺候人的来伺候她”
说罢,众人哄笑一团,这几天李大顺家要纳勾栏女子为妾的事情,众人已经笑话好几天了,无论从什么说起,最后总会绕到这上面来,然后再说道说道。
原本也不是看不起勾栏女子,都是苦命的人,女子与女子之间更知道那些苦楚。
只是这李大顺家实在是太离谱,原先周纪月就拿林水不好,日常打骂时有的事情。
那林水原是个好脾气的,说话轻声细语的,一看就是家里人教养的好。谁成想嫁到这么户人家,受到如此蹉跎。
有时候村里人看不过去,说道几句,更是惹的周纪月破口大骂,渐渐的也没有人去讨那个嫌。后来再路过李大顺家,听着里面的吵骂声也只能为那林水叹气几声。
刚开始那李锦贵还向着林水,谁知道后来染了去勾栏的恶习,一有不顺心的回来也打骂林水。把林水逼的开始跟个泼妇似的与他吵闹,最后竟然有骨气般硬要和离了。
而那勾栏女子,她们听来往镇上的汉子说,叫什么莫娘,比李锦贵大了五六岁,端的是那下贱坯子的作态,根本就没想过要和李锦贵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只不过是为了圈李锦贵的钱罢了。
也是,那些女的都是变着法子奔着镇上老爷去了,又怎会甘心当个泥腿子的婆娘?
李大顺一家过的本来就不好,都是靠地里刨食过日子的农户,手里哪里有银子?就算是早些年攒下了点,这些年光李锦贵作践的,也快把家底作践穿了。
而那李锦贵又不是跟李锦冬李锦秋那样有本事的人,能自己挣下家底。
说罢,农户家要纳妾原本就是个笑话,要是李锦冬李锦秋这样的人家,那倒还说的过去,毕竟两个儿子能挣银子不是?
但这些沈小邀不知道,他挎着篮子来到老宅。
“阿娘,今天上山锦秋猎了只兔子,拿来劳烦你费费心,煮了跟大哥家吃”
沈小邀把篮子和山葡萄一并递给岳翠花。
“哎呦,邀哥儿,你和锦秋吃就行了,你俩刚开始过日子,手里紧巴着,不用天天想着我们”
岳翠花接过篮子,一只手拉着沈小邀的手热切的说。
“还有一只呢,吃不完的阿娘”
沈小邀在凳子上坐下,见只有岳翠花在家,便询问“阿爹和文竹呢?”
“今天下午你阿爹说要去河里网鱼,趁着日头好,再晒点鱼干,等到冬日里吃。三小子闲的没事儿也去帮忙了。”
“是了,这再捞点儿晒干了冬天还能换换口味。”
“等你阿爹捞回来你捡几条拿去,先吃个新鲜。等到冬天想吃鱼了,来老宅拿”岳翠花说。
沈小邀点头应道,心里盘算着干脆也让李锦秋网几条晒干了留着冬天吃。阿爹和阿娘年纪大了,弄些吃的不容易,哪能真天天来拿?
“对了,阿娘,我上次和锦秋去镇上卖香囊,碰见二叔家堂哥了,像是去。。”
最后两字沈小邀没好意思说出来,但岳翠花也已经明白。
“嗐,你还不知道吧?你堂嫂已经和贵子和离了”岳翠花叹了口气说,一想到林水,她就惋惜,多好的哥儿啊,周纪月那个黑心货不识好人。
“和离了?真就和离了?”
沈小邀大吃一惊,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和离的女子和哥儿,鲜有好下场的。
如果娘家疼惜你那还好,暂时把你接回去。再重新给你挑选一户人家。但是再嫁人,就只能挑选那些要么年纪大还没娶亲的,要么是那死老婆的鳏夫。
要是娘家人不管你,只能任你自生自灭了。
“和离了,林哥儿娘家来得人,只把他来时的嫁妆带走了。好歹林哥的娘家人还是识大体的,疼惜自己的哥儿。不然,以你堂嫂的性子,非得让人吃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