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傻狗
两个人砍柴就会快一些,不一会儿板车上就堆满了一半的柴火。
“歇一会吧”
李锦秋看着热的满头大汗的沈小邀
“这都八月了,怎么还是一动就热的慌”
沈小邀直起腰拿着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
“喝点水,今天没风,有点闷热,看样子这几天准会下雨”。
李锦秋把带来的竹筒递给沈小邀,抬头看看天。
“下雨就下雨,但是别挑这两天下就行。”
沈小邀喝了一口,又递给李锦秋,李锦秋顺道喝了一口后把竹筒盖紧又放到一边。
俩人稍微歇了一会,就起身抓紧开始砍柴,能多砍一些是一些。
等板车砍满后,天色还挺早的,李锦秋拿绳子把板车上的柴火捆绑紧了,准备和沈小邀推着下山回家。
沈小邀看着天色尚早,太阳还没下山,背篓里还空着,觉得就这么背回去可惜出来这一趟儿的,于是跟李锦秋商量着去附近找找有什么能用到的或者能吃的东西,摘一点回家。
李锦秋不太同意,本来邀哥儿跟着他捡了一下午的柴火已经够累了,早点回家歇息一下。那背篓空着就空着,反正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儿。
但沈小邀非说自己不累,无法,李锦秋便又和他在林子里寻摸了一番。
倒真让沈小邀在一段枯的榆树桩上让他找到了很多木耳。
“锦秋,快过来,这里有好多木耳!”
沈小邀对不远处的李锦秋喊道。
李锦秋听见动静走过来,果然有很多木耳,一簇簇的,只是这段时间没怎么下雨,这木耳已经有些干枯了。不过倒也不要紧,拿回去拿水泡泡洗干净了一样吃。
俩人把榆树桩子上的木耳悉数摘下,竟然有四捧之多,看样子能吃好几顿了。
沈小邀把木耳放到背篓里,又继续起身去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能用到东西。
大黑和二黑早就跑没影了,不知道去哪儿疯玩去了,李锦秋倒是不担心。
大黑和二黑经常来这片林子熟悉的很,他一吹口哨便能跑回来。
沈小邀寻了一会儿,没再寻到什么有用的,只好背起背篓随着李锦秋一起下山去。
李锦秋站在原地吹了一声口哨,不一会儿就听见狗吠的声音,越来越近,渐渐的大黑和二黑都身影便出现在不远处的草丛子里。
只是大黑的嘴里好像还叼什么东西,李锦秋定眼一看,竟然是一条拇指粗的蛇。
大黑和二黑没有吃蛇的习惯,李锦秋也没有给它俩喂过蛇,想来是它俩在撒欢的时候,碰到了,以为是什么好玩的,便叼回来给李锦秋看。
待大黑二黑跑近后,沈小邀也看见了,他吓的叫了一声,躲到李锦秋的身后,觉得腿都有些软了。
“快快快,给拿下来”沈小邀战战兢兢的说道。
李锦秋也皱着眉头看着大黑二黑,好端端的叼根蛇回来做甚。
他训斥了大黑和二黑几句,让大黑松口他提溜起蛇尾给扔到了不远处。
沈小邀看着李锦秋用手拿那蛇,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虽然已经被大黑咬死了,但也不能用手拿啊。
“你们离我远一点”
沈小邀有些难以忍受的说道。
莫名被自家夫郎嫌弃的李锦秋不悦的瞥了自家两只傻狗。
大黑和二黑本来还想跑过来蹭蹭沈小邀的,结果被嫌弃的推开,有些不解的歪了歪头看向沈小邀。
回到家后,沈小邀立马扔给李锦秋一块皂角,让他领着那两只傻狗去河边,把他自己和两只傻狗洗干净后再回家。
李锦秋有些无奈的看了一眼沈小邀,但也只能听夫郎的话,领着大黑和二黑去河边把它们的爪子和嘴洗干净。
最后又仔细洗了洗自己的手,才领着大黑和二黑回来。
李锦秋回到家时,沈小邀已经准备要生火做饭。
丝瓜藤上除了故意留老的大丝瓜,也就还有两个小丝瓜能吃了。以后天气冷了,丝瓜就不会再结果。
沈小邀把那两个嫩丝瓜摘下来,切片准备炒着吃。
他转身看见李锦秋领着大黑和二黑回来了
“洗干净了?”
“嗯,干干净净的”
李锦秋肯定的说。
沈小邀瞄了一眼大黑二黑那湿漉漉的爪子和嘴巴子,勉强相信了。
“你俩以后可不许再抓蛇了,听到没?不然就揍你俩一顿”。
沈小邀蹲在大黑和二黑面前教育到,大黑和二黑偶尔叫两声仿佛是在回应沈小邀似的,也不知道大黑和二黑听懂了没
“今天晚上吃炒丝瓜吧?”
沈小邀站起来看向李锦秋。
“嗯,加个鸡蛋吧”
李锦秋想想说。
“行”
吃完晚饭后,李锦秋看着天上没几颗星子,怕是晚上要下雨。就把今日砍的柴火先放到柴房里,怕晚上睡觉的时候下雨他俩听不见,淋湿了柴火。
沈小邀在院子转了一圈,觉得没有什么怕淋湿的东西后,才进屋去。
早上二人起来后,发现院子里湿漉漉,昨晚果真下了一阵小雨。
沈小邀又回屋套了一件对襟,别说,这八月份下雨后的早上已经有几分凉意。
沈小邀烧水热几个馍馍,俩人就着咸菜吃个馍馍后,又把鸡鸭兔子喂上,便准备收拾收拾去镇上。
刚下过雨的路有些泥泞,好在昨晚的雨不是很大,太阳一出来,路就晒干了。
“等有空,去山上挑几筐平坦些的石头,把院子里的路给砌出来,省的以后下雨或者下雪的时候沾一脚的泥”。
李锦秋背着背篓对沈小邀说。
“那咱多挑两筐,把院门口的路也砌上段,到时候还好走些”
“行,就砌到岔路口那儿,反正离的也不远,顶多三四筐石头”
李锦秋估摸了一下说。
沈小邀没有干过这些,对这些没有数,自然是听李锦秋的。
“这不是秋小子和邀哥儿嘛,干嘛去啊?”
俩人走在路上,正巧碰到要下地干活的刘婶。
“刘婶,我俩准备去镇上一趟呢”
李锦秋应道。
沈小邀也紧跟着喊了一声刘婶。
“哎呦,带着夫郎去镇上看看啊?行啊,快去吧”刘婶笑道
一路上俩人遇到了不少叔伯婶子,俩人一一打过招呼。再往前走,拐过玉锻桥,就来到官道上,认识的人就少了很多,官道来来往往的大多就是邻近几个村子的人。
有的人挑着自家种的瓜果蔬菜去镇上卖,也有刚从镇上回来的人。
偶尔路过一辆拉人载客的骡子车,这种车一趟三文钱,家里要是有条件的就会选择坐一程。
而李家村离的镇上倒不是很远,因此在李锦秋询问他时,沈小邀拒绝了。三文钱也是钱,过日子还是要节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