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缝香囊
还好,兔子洞不算深,李锦秋摸到软软的有些温热的东西,伸手往外抓。
抓出来一看,果然是刚出生不久,还没有睁眼的兔崽子。
浑身粉粉红红的,毛还没长全,有些丑。
“真有!”沈小邀瞪大眼睛,嘴里惊呼道。
李锦秋继续往外掏,一共是三只兔崽子。
“天太热,兔子都不好好生养了,才下了三只”李锦秋把兔崽子放到自己的衣服上,又伸手把兔子做的窝掏出来,可真是一窝端了。
桂花本来就弄的差不多了,现在又意外收获了一窝兔子,俩人自然高兴。
于是干脆就收拾收拾回家,早点把兔子安置下。
李锦秋背着背笼,手里提溜着那只大兔子,另一只手拿着竹竿。沈小邀用布兜着三只小兔子和兔子窝,俩人特意选了条偏僻的小道回了家,毕竟要懂的财不外露的道理。
大黑和二黑仿佛知道自己立了功似的,颇有几分耀武扬威的意思跟在俩人后面。
回到家里,李锦秋把背篓放下,又去杂物房拿出之前用竹子编的笼子,把兔子窝和小兔子放进去,又把大兔子放进去,然后把笼门扣紧拿布条绑起来。
“我去挖点野菜喂兔子”
沈小邀挎着篮子准备去山附近挖点野菜野草的,反正现在天还早。
“嗯,一起吧”
李锦秋随着一起去,想着带大黑和二黑去竹林里找几个竹鼠犒劳一下。
“锦秋,回来的时候挖根笋子吧,家里还有半块肉,再不吃就要坏了”
沈小邀站在原地喊道。
李锦秋应了一声,带着狗往竹林去了。
野菜野草多的是,沈小邀挖了小半筐觉得差不多了,回到家中,把菜放进去几把。
看着大兔子渐渐的开始吃东西,沈小邀放下心来,就不再管它。
开始准备先把桂花晾上,不然刚摘的桂花散热,不赶紧晾开,就容易捂的变味儿了。
把竹席翻出来,扫干净上面的尘土,又用抹布擦了一遍,确定干净后,沈小邀把背篓里的桂花倒出来,铺匀,捡出枝叶。
三黑和大花第一次见,好奇的走上前嗅,结果被香的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沈小邀好笑的把三黑和大花撵到一边,不让它们捣乱。
然后来到厨房,把肉从柜子拿出来,切片后,拿水投洗了几遍。
看着家里没有了热水,沈小邀把锅里续上水,烧开后,倒入盛水的木桶里。
心里盘算着,等有钱了,再买个茶銚用来烧热水,这样子冬天喝热水方便些。
看着还早,沈小邀把昨天李锦和拿来的菜择了一些,剁的细碎些,放上豌豆面和白面掺和起来准备蒸一些野菜馍馍吃。
已经吃了好几顿白面了,得吃些杂面掺和着,不然谁家能吃的起?
把杂面团成圆圆的,一个个放在案板上,盖了块布让它醒一下。
沈小邀看了眼天,把竹笼子挪到柴房里,省得下午的时候太阳照晒着,再把兔子热死。
又去后院,把鸡和鸭喂上,给鸡鸭添些水。
做完这些后,面醒的差不多了,沈小邀把馍馍拾到蒸笼上,开始烧火。
等李锦秋回来的时候,沈小邀的馍馍已经蒸好了,就等着李锦秋回来炒菜了。
李锦秋把竹笋递给沈小邀,然后领着大黑二黑去后院拴起来。
跟在李锦秋后面的大黑二黑的肚子看着鼓鼓囊囊,显然已经在竹林里饱餐了一顿。
沈小邀利落的把竹笋剥开,切成片。然后把锅里倒上少许的菜籽油,热锅后放入肉片,辣子和山椒爆炒,最后倒入笋片。
拴好狗后,李锦秋看着鸡圈和鸭圈有些脏了,拿着铁锨打扫了下,随后点燃了艾草扔在上面。
“锦秋,吃饭了”
沈小邀朝后院喊道
李锦秋应了声,回到前院,往木盆里舀了水洗手。
这笋子,沈小邀特意多加了些辣子和山椒添味,因此吃起来麻麻辣辣的,特别下饭。
俩人吃饱后,沈小邀把碗筷收拾了,李锦秋掰了块馍馍扔给三黑和大花。
沈小邀回屋里,拿出针线篮子坐到屋檐下,准备开始绣香囊了,快到团圆节了,再不绣就来不及赶在团圆节之前卖上个好价钱了。
这种香囊上的图案不用太复杂,绣朵花或者兰草,有个看头就行。
李锦秋坐在沈小邀的旁边,手里拿着竹篾准备再编个小背篓用。
俩人就这样坐在一起,安安静静做手里的活,虽然谁也不说话,但是也不觉得枯燥,因有对方在身边,觉得更安心些。
沈小邀针线活也还是不错的,不一会儿,香囊便绣好了,沈小邀看着还算是满意,然后把棉布拆下来,准备缝成香囊。
“锦秋哥,在家吗?”
沈小邀和李锦秋听见动静抬头去看,是刘婶家的儿子沈天阳。
之前李锦秋没成家之前,沈天阳经常来找李锦秋上山撵兔子下河捞鱼摸虾。
“在家,快进来”
沈小邀招呼道
“嫂子也在家啊”
沈天阳站在院子里,笑呵呵的说。
沈小邀站起来准备去屋里拿凳子。
“嫂子别忙活,我是来问问锦秋哥今天下午有空吗?去玉锻河下游摸蟹子去”
是了,八月正是蟹子最肥的时候,有那闲工夫的汉子会吆喝几个人一起去摸蟹子,回家让媳妇或者老娘给蒸了,吃个新鲜。
李锦秋带着询问偏头看了一眼沈小邀。
沈小邀看着既然有人来叫李锦秋,他也不能不让人去,左右现在家里也没有什么活儿,去摸就去摸吧。
“去吧,别去水深的地方”
沈小邀嘱咐道。
李锦秋点点头,拿块石头把编了一半的竹篾压住,随后找了个笱拴在腰间随着沈天阳一起往玉锻河下游走去。
沈小邀又坐回原处继续缝香囊,不一会儿一个香囊就缝好了,只需要把桂花填在里面,封口就行了。
沈小邀看着香囊,突然灵机一动,用粉色的绳子打了个团锦结,放到香囊口处比划,竟然还挺相配的。
沈小邀想着,要是这样做了,说不定还能多卖上几文钱,毕竟这样的样式之前在镇上还没有见过。
一下午,沈小邀缝了三个香囊。他想了想,按他这个速度,一天六个不成问题,到时候八月十五肯定有节会,拿去镇上买,说不定能多买些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