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再次见面
进入了七月份,天气越来越热。小麦马上就成熟了,麦田里全是黄灿灿的一片,风一吹沙沙作响。今年的小麦种的好,麦穗颗粒饱满,可见又是一个丰收的年。
“沈哥回来了啊”林清溪挎着篮子准备去何夫郎家买几块豆腐,正好碰见告假的沈亦庄回来。踌躇了一下,决定主动上前打招呼。
“是啊,回来准备收麦子,干嘛去啊溪哥儿”沈亦庄看着眼前文静乖巧的溪哥儿,下意识露出个笑脸。溪哥儿比邀哥儿大一岁,一个安静一个活泼竟也能玩到一起去。
“去何夫郎家买块豆腐去”林清溪抬头瞄了一眼沈亦庄又害羞的低下头,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指尖。
“那早点儿去吧,天快黑了,待会儿路不好走”太阳已经缓缓落到半山腰,天边晕出一片一片绚烂的红云,映着林清溪的脸上,带了几分薄红,竟格外的好看。沈亦庄不免愣了愣神。
“嗯嗯”林清溪乖乖的点了点头,挎着篮子继续往何夫郎家走去。沈亦庄站在原地,目送着那抹身影渐行渐远。
“三哥,站在这儿干嘛呢?你看什么?”沈小邀突然冒出来,好奇的往沈亦庄眼神所在地方向看去。
“你咋突然冒出来!”沈亦庄被吓的倒吸一口冷气,难得露出了几分孩子的本性。
“什么叫突然冒出来哦,我走路的声音那么大,是你自己没听到吧,谁让你傻傻的站在这儿”沈小邀不满的嘀咕道。
沈亦庄略显尴尬的咳了声儿“那什么,这么晚了你干嘛去了?”
“去二姐家了啊,娘让我去给二姐送了几根玉米棒子,三哥,你回来的刚刚好,锅里还有好多呢”虽然玉米棒子八月里熟,但是七月里吃刚刚好,软嫩多汁,等到八月的时候再吃只能剥下粒碾成面烙饼子吃了,因为那时间煮出来硬邦邦的,啃不动了。
俩人说着话回了家。曹红叶已经把晚饭做好了,是清炒的小白菜和放上猪油炖的茄子再热了一锅糙面馒头,另一个盆里还装了好几根煮过的玉米棒子。
“亦小子回来了啊,快洗手吃饭”曹红叶把最后一碗菜端出来,满满两海碗菜,够家里人吃了。
天气热,一家人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吃饭,夜风吹过,还能凉爽几分。
吃饭的时候,商议了一下,沈天常和沈亦庄先把家里八亩地收了,沈亦庄再和大哥收他的四亩地。到时候家里晒完麦子刚好轮到大哥家晒。来回倒腾不费时间,也紧着把粮食收到粮库里才安心。
第二天,天微微凉,家家户户都开始爬起来收麦子了。丰收时节就是再和老天爷抢时间,最怕这个时候下雨,一场雨下来大半年的辛苦都泡汤了。
李家也不例外,全家人早早的起来收拾一下准备割麦子。连在私塾读书的李文竹都腰间别了把镰刀下地割麦子。
李文竹虽然在私塾读书,却也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他力气大,寻常农活也是样样上手。
岳翠花和大儿媳岳小霞早上去地里帮忙,快到饭点儿的时候回家准备饭菜,然后拿到地里给家里汉子吃完,再回来收拾,喂家畜。
“李叔这么早就下地啊”
“忠小子你家也挺早啊”
路上两两三三都是背着筐,挑着扁担,拿着镰刀准备下地割麦子的熟人,见面打声招呼又急匆匆的往地里赶。
为期一个月的忙忙碌碌的收麦子开始了。
“爹,今年我准备去师傅家帮忙收一下麦子今年师傅家儿子不在家,他肯定忙不过来。”李锦秋嫌热,脱了上衣,露出结实精壮的膀子。身上被太阳晒的又黑了一些,汗珠布满了后背,太阳一照,有些反光。他直起腰,拿帕子抹了把脸说。
“行,家里的就剩下这点儿了,你大哥也就两亩地,我跟三小子去帮帮忙,两三天也就完事儿了”沈猎户对李锦秋的好他们都看在眼里,所以对这种事情,他们哪有不答应的。
晚上,李锦秋和李大旺把地里最后一点儿麦子拉回家,垛在院子里,这才安心踏实的睡了一觉。之前都是他们四个人轮流睡在麦田里,虽然年程好,但凡勤快点都能吃饱饭,但也有不勤快的人不是吗?
不勤快手脚不干净的人哪哪都有,所以每年都有被偷麦子的事情发生。但是没人敢偷李大旺家的,不说他那两个壮硕的儿子,就是那两只狼青往那一坐,就怵的慌。
鸡打第一声鸣儿的时候,李锦秋就从床上起来,从厨房摸了两个馍馍,一边吃一边往沈家村走去。
今天准备去和他师傅割麦子,还是早早去比较好。天还有点朦胧的黑,道儿两边的麦田里却已经有人在割麦子了。有的是李家村的人,有的是沈家村的人,遇到熟人,李锦秋就点点头,也算是打过招呼了。
走了一会儿,再拐个弯儿就到沈猎户家的时候,一团小黑影却砰的撞到他胸口上。
“啊”沈小邀惊呼一声,捂着被结结实实撞到的额头倒退了好几步。
沈小邀气鼓鼓的抬起头准备看看是谁走路没个声儿,没想到却是让自己好几次想的走神的汉子。
李锦秋反应的快,正准备伸手扶住沈小邀的时候,又觉得不妥,毕竟孤男寡哥儿的,说几句还成,要是有接触让人看见了免不了说闲话,而且还是在他村子里,不能坏了人家小哥儿的名声。
李锦秋看着气呼呼的沈小邀,眸子里有了几分笑意,倒是更像个小奶狗了,眼睛湿漉漉的,气急了也只会嗷呜两声,可爱的紧。
“是你啊,你怎么在这儿啊”沈小邀揉了揉额头,觉得李锦秋胸口真结实,撞的他头都懵懵的。
“没事儿吧?我来给帮沈猎户割麦子,沈猎户是我师傅”李锦秋看着眼前的人,话多了几分。
“你就是七叔在李家村收的徒弟啊,七叔提过你”沈猎户有一个女儿和儿子,女儿嫁去了十里外的清水村去了,儿子生的文绉绉的,不是做猎户的料子。但胜在头脑好使,做了商贩,竟也能挣几个银子了。
本来沈猎户还在发愁,自己一身本领没人继承,就打听了一下谁家有小子舍得出来做猎户。后来沈家村里人听说在李家村相中了一个汉子,收做了徒弟。
沈小邀本想再和眼前的汉子说几句,但奈何时间紧迫,爹和三哥还等着他去送绳子,只能匆匆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