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初心 作品

第447章一出瓮中捉鳖的戏码也说不定

经此一事,她们再也没有什么心思去想什么争夺帝王恩宠的事情了。

她们觉得能平安的活着,才是人生的幸事,其他什么都是浮云。

对于底下众人的反应,帝王自然把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诸位,你们也听到了,此刻皇宫的各处宫门口都已经被刘思齐和周安的人给包围了。

所以现在你们唯一能容身的地方便只有这麟德殿了。

如今这殿中除了朕的母后,承昭仪,以及镇国公世子的未婚妻去了慈宁宫。

就只剩周安的孙女周氏消失了,可见这周氏早就已与周安,以及平凉王勾结在一处了。

所以这场叛乱乃是他们预谋已久的筹谋,因此各位今晚想要回府的心思,恐怕要落空了。

索性这皇宫除了后宫,还是有不少空着的殿宇的。

那就委屈各位爱卿的女眷等会一同根据禁军的安排,委屈各位在这皇宫将就一下了。

各位臣工也当在此时与朕同仇敌忾才是,各位爱妃便赶紧回各自的宫中等待消息便是。

在战事结束前,朕希望你们能安分守己,莫要惹出令母后及承昭仪心烦的事情。

贵妃也当尽好约束妃嫔的职责,若是有谁在此期间刻意滋事。

贵妃可即刻按宫规从严处置,不必禀报朕,也不必叨唠母后。

朕相信贵妃是能处理好的。”帝王对着底下的朝臣和女眷威严的说道。

“臣等谨遵皇上圣令,必与皇上上下一心,共同拿下叛军。”众位大臣对着帝王恭敬叩首道。

“臣妾/嫔妾/婢妾谨遵皇上旨意,必安分守己,绝不会惹事生非。”众位后妃对着帝王保证道。

“臣妇/臣女谨遵皇上旨意,绝不给皇上添乱。”诸位大臣的女眷也对着上首的帝王恭敬保证道。

“既然都知晓了,女眷便依据禁军的安排退下吧。”帝王点头道。

“是,臣妾/嫔妾/婢妾/臣妇/臣女告退。”一众女眷对着帝王恭敬行礼后,便跟着禁军下去了。

待女眷退下后,麟德殿中便只剩一众男子了,众人看帝王将女眷安排好后。

一些武将便准备向帝王请旨去宫门口应战去,却被帝王抢先开口。

“既然女眷走了,众位爱卿,也该说说解决之策了。

如今皇宫既已被刘思齐及周安的人包围,那么京城也定当是在那刘思齐的掌控中了。

所以各位是要在这坐吃等死,还是要上阵杀敌,亦或是想弃主投敌。

可全都在各位的一念之中了。”帝王对着底下的一众参加宴会的朝臣沉声说道。

底下的朝臣听到帝王的话,纷纷背脊发凉,帝王这话可是一道十足十的送命题。

帝王看似是在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可是他们选择的路只有一条。

他们必须紧跟帝王的步伐,否则他们最终的下场便只有死了。

那些了解帝王的大臣内心也是门清的很,眼下看似是那平凉王占据了天时地利之便。

可是以郑成和和姚大壮为首的一众忠臣良将,他们心里的直觉告诉他们,帝王是绝对有实力拿下那平凉王的。

刚刚帝王之所以那般问,就是想很好的将那些立场不坚定的无能之臣,以及那些早就倒戈叛军的叛臣给光明正大的给揪出来。

然后再以谋反叛乱之罪将他们合理治罪,这样也能让天下臣民明了的知晓他们这些人的死因。

同时也给那些居心不良的乱臣贼子敲响警钟,让他们知晓做出背祖忘典的事情是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

郑成和和姚大壮,以及大理寺卿何君杰等保皇党都很坚定的认为今日这场所谓的叛乱。

恐怕就是皇上自个设计的一出瓮中捉鳖的戏码也说不定。

他们心中有八成的把握敢肯定,他们觉得这场叛乱的戏码。

最后的赢家肯定是会皇上,所以他们很坚定跪地向帝王请命捉拿叛党。

“皇上,老臣虽然是文臣,但眼下大渊既然有想要颠覆明君皇权的叛臣要搅乱朝纲。

那老臣就绝不可能坐在这里等着平凉王那厮带着叛军杀进来,然后将我们都给杀了。

还请皇上应允老臣前去应战,老臣只要还有一口气在。

就不会让平凉王那厮的诡计得逞的。”丞相郑成和满身傲骨的对着帝王恭敬请战道。

“皇上,老臣也甘愿请战,郑老丞相是文臣,对于耍枪弄棒的事情终究是无能为力的。

老臣身为朝廷的辅国大将军,曾得先帝多番赏识信任之恩,才能有如今这般地位。

如今朝廷和皇上有难,老臣自然应当义不容辞的主动请缨拿下那作乱的跳梁小丑。

且老臣相信,有皇上的智谋在,这平凉王是绝对不可能成事的。

老臣只求皇上,无论皇上要如何布局,都请让老臣作先锋,只要皇上及大渊的百姓能安然无恙。

哪怕要献上老臣的性命,老臣也是甘愿为朝廷和皇上献身的。”辅国大将军姚大壮跪地向帝王忠肝义胆的叩首道。

“皇上,臣虽然是负责文武百官的罪责案件审理及批复之责,且与行军打仗永远不会扯上关系。

可如今叛贼已经欺负到家门口了,那臣作为皇上的臣子,就不可能做到袖手旁观。

还请皇上下令,让臣前去与那平凉王进行对战。

臣保证臣定会帮助辅国大将军将平凉王及周安等人成功捉拿归案的。”大理寺卿何君杰也对着上首的帝王恭敬请命道。

皇帝刘冬阳看着殿中近八成的官员都在向他表忠心,要他同意他们去宫门口应敌,他心中还是很欣慰的。

虽然对于刘思齐的反叛心思他早有预料,也有足够的把握将刘思齐给成功拿下。

但是看到朝中忠于皇权的臣子,还是占据了朝堂大半的官员,他就觉得大渊的朝堂还是有希望的。

对于那些少数的摇摆不定,贪生怕死的官员,刘冬阳已经自动将他们列入死人的队列。

既然到了此时还在担心自个小命的无能之人,哪怕日后他们的心思彻底归顺朝廷。

他们也定会迟早暴露本性的,为祸百姓不过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将他们与刘思齐、周安等人一同处置是最妥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