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辣榔头 作品
第182章 拼刺刀?这是正经刺刀吗?
“你说什么?”
“引体第一?”
“杠上敬礼?”
“还赢得了全场喝彩?”
一名腰上背着相机的军报记者刚从厕所出来,听到这样的消息,急的是上蹿下跳。
这幅画面,他光是在脑袋里构想一下,就觉得热血经典。
这是最能体现出军人活泼严肃的主题照片了。
可他偏偏在那个时候去上厕所了,是既没看到,也没拍到,这简直亏大发了!
“那个兵在哪儿,走,带我去找他,赶紧带过我去!”
军报记者手里端着相机,飞快的跟着这名大赛方的战士,朝着前面人群聚集的地方跑过去。
此时的孟言,已经从单杠上下来,李辰光和谬不凡二人正在一左一右的给他揉捏胳膊放松。
刚才的那一幕,实在是太精彩了,以至于他们都忘记这是在比赛了。
就连唐行亮都站在一旁,用非常佩服的眼神,看着面前这个比他小几岁的孟言。
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战胜自己,更是因为孟言最后那个杠上敬礼的动作实在太酷炫。
以至于,唐行亮一直在思考,到底怎么样才能将逼装的如孟言这般丝滑。
这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他的知识盲区,他很想学习请教。
这时,那名军报记者从人群外面挤了进来。
“让一让,让一让!”
很快,他就将目光对准了大汗淋漓,看着像是想从水里捞上来的孟言。
军报记者凑上去,迫不及待的询问:“你好同志,我是xx军报的记者,就你刚才的那个杠上敬礼的动作,能不能再做一次?”
孟言抬眼看他:“为啥要再做一遍?”
军报记者解释:“是这样,我想抓住一个比在场上亮点,以此来撰写一篇关于战士们比武风采的文稿。先前,你做的那个动作非常漂亮,但实在太快了。”
“我还没把相机打开,你就已经下来了,实在没拍到,所以希望你......”
“不好意思,我没力气了,你换别人做吧。”
说罢,孟言便站起身,准备前往休息区喝两口水。
然后等待今天下午的最后一场体能考核,四百米障碍。
但那个军报记者明显没准备放弃,赶紧跟上去,希望孟言能够帮帮忙。
还夸他相貌出众,非常用来当文稿封面,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成为军里的偶像呢。
听闻此言,孟言更加坚定的摇头拒绝,他不做偶像好多年,不爱冰冷的床沿。
“我刚才就是一时兴起,你现在让我重新找回那个状态,我反而找不回来了。你要是实在想拍,拍其他人也是一样的。”
他一把拉过谬不凡,塞在这位军报编辑怀里:“你拍他,他比较上镜,长得跟吴彦祖似的,我不上镜的,我平平无奇。”
谬不凡冲着记者嘿嘿笑,显然是觉得孟言说的很对:“同志,你拍我也是一样的,我镜头感比较强,能给你各种想要的感觉。”
军报记者也是无奈,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让谬不凡来拍杠上敬礼的动作。
但做了许多次,始终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就连大赛方的人也说。
动作是同一个动作,但就是没有先前那样的感觉。
这一刻,军报记者才明白,有些画面是转瞬即逝的。
错过了,就错过了。
或许,孟言不想再重复一次,而是因为他知道,即便是他本人,怕是也无法复刻出先前的效果和状态。
有些逼,得是感觉上来了,才能行云流水,如果让他现在再爬上去一次,倒是显得刻意了。
时间,转眼就来到第二天。
第二天的考核项目,则是军事技能比拼。
所谓军事技能,包括投弹,擒敌术,刺杀,射击。
甚至还有一些,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维稳处突等综合团体项目考核。
而和昨天体能考核不同的是,今天赛场上竟出现了一些个新面孔,这些人都是各单位压箱底的能人。
相对于体能,部队里其实更加注重军事技能方面的训练,因为体能是可以靠后天加大训练量慢慢练上来的,但专业军事技能则更讲究天赋。
就拿打靶射击来说,这就是一项技术活。
没有这个天赋的,即便是打枪打到八十岁,也没用。
而像谬不凡,何火,这样的其实都是先天大于后天努力。
除了他们以外,现场还有不少获得过部队里神射手,优秀枪手等称号的老兵士官。
人家本就天赋极佳,子弹打的也更多,射击方面自然拥有更多经验,和更加稳定的心理素质。
好的枪手,需要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而满足这两项的在场有不少人。
光是两百米射击这一项,场上就有七八个拿到满分的。
当然,孟言也是其中之一,他不仅有天赋,而且有挂。
不过,在实弹投掷环节他只拿了个第三,第一名那家伙右手胳膊比孟言大腿都粗,感觉整个人比起韩高远都要壮上一圈。
输给这样的,孟言觉得一点都不冤枉。
至于,实弹投掷第二名,则是和孟言同一届新兵连出来的那个兵。
那家伙右手堪称麒麟臂,新兵连的时候手榴弹就能丢到七十多米远。
当时孟言使出吃奶的劲儿,才稍稍险胜一筹,结果没想到这家伙下连以后更是盯着这项训练猛攻,直接投了个八十多米出来。
孟言其实,已经接受了部队里能人异士多如牛毛这个设定。
怎么可能只有自己一人厉害,其余全是废柴?
又不是什么脑残爽文小说?
下一场是刺杀考核,所谓刺杀并非是大家所想的那样,拿把刀子暗中刺杀敌人。
而是穿戴好护具,二人各自持有一把木头制作的步枪互怼。
枪头位置抱着软皮垫子,不至于伤着人。
形式上,有点有点类似于击剑。
但通俗来说,就是拼刺刀。
不过,是正经刺刀,不是那种不正经的。
“讲一下,刺杀考核标准!”
“刺刀戳中对方要害部位,造成一击毙命,或是直接将其打倒在地则为胜出!”
“胜出者,可直接晋级下一轮,听明白了吗?”
“是!”
总裁判通过大喇叭讲解完规则,分布在操场上早已穿戴好护具,准备两两对战的兵立即大声回应。
每两个人中间,都会站着一个裁判,胜负输赢将会由裁判来宣布。
此时,孟言面前的是一个,来自其他旅的二期士官。
那人没有多废话,举着木刺刀就朝他冲来。
呼!
只见他一个跨步向前,刺刀斜上方朝着孟言胸口怼来。
这个动作叫“突刺——刺”,是刺杀的基础动作。
别看是基础,但在战场上可是真正的杀招。
当年抗日战场,老前辈在拼近身战时,可没少在鬼子的刺刀下吃亏。
并不是说,老前辈们不够勇猛,而是因为当时咱们的部队实在太穷,大部分战士在近身战时,用的都是砍刀,菜刀,柴刀。
而使用这些刀类武器,往往需要负担一个抬手挥砍的大幅度蓄力动作,这就导致生死相搏的时候动作前摇太长,消耗体力也过大。
可捅不一样,他是一个上挑的动作,只要在枪口装上刺刀,往前使劲戳就行。
而后来,咱们的部队里吸取教训,也开始慢慢对拼刺刀重视起来。
即便是到了现如今,这项刺杀训练在部队中,依旧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战争,归根到底还是人在打,子弹总会打光,枪也会损坏卡壳,这个时候就是最原始的厮杀。
“我去,那个女兵好漂亮!”
“哪里,在哪里?”
“在梦里!”
孟言趁着对方分神之际,抓住他的木枪前段,用力一拽就给他缴械。
然后顺手一枪托抡起砸在他的脸上,直接送他去了梦香。
此时,裁判也正四处寻摸女兵身影,扭过头刚好瞧见这家伙被孟言强制送去补觉的画面。
意识到被耍后,裁判眼角抽动了两下,对他说了一句。
“666号,获胜,晋级下一轮!”
“承让,承让!”
孟言一脸谦虚,朝着并不存在的观众拱手抱拳。
周围同样晋级的兵纷纷露出警惕神情,因为他们发现这个家伙并不像表面看着那般纯良。
而是和他背后的号码牌一样,是个纯纯的老六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引体第一?”
“杠上敬礼?”
“还赢得了全场喝彩?”
一名腰上背着相机的军报记者刚从厕所出来,听到这样的消息,急的是上蹿下跳。
这幅画面,他光是在脑袋里构想一下,就觉得热血经典。
这是最能体现出军人活泼严肃的主题照片了。
可他偏偏在那个时候去上厕所了,是既没看到,也没拍到,这简直亏大发了!
“那个兵在哪儿,走,带我去找他,赶紧带过我去!”
军报记者手里端着相机,飞快的跟着这名大赛方的战士,朝着前面人群聚集的地方跑过去。
此时的孟言,已经从单杠上下来,李辰光和谬不凡二人正在一左一右的给他揉捏胳膊放松。
刚才的那一幕,实在是太精彩了,以至于他们都忘记这是在比赛了。
就连唐行亮都站在一旁,用非常佩服的眼神,看着面前这个比他小几岁的孟言。
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战胜自己,更是因为孟言最后那个杠上敬礼的动作实在太酷炫。
以至于,唐行亮一直在思考,到底怎么样才能将逼装的如孟言这般丝滑。
这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他的知识盲区,他很想学习请教。
这时,那名军报记者从人群外面挤了进来。
“让一让,让一让!”
很快,他就将目光对准了大汗淋漓,看着像是想从水里捞上来的孟言。
军报记者凑上去,迫不及待的询问:“你好同志,我是xx军报的记者,就你刚才的那个杠上敬礼的动作,能不能再做一次?”
孟言抬眼看他:“为啥要再做一遍?”
军报记者解释:“是这样,我想抓住一个比在场上亮点,以此来撰写一篇关于战士们比武风采的文稿。先前,你做的那个动作非常漂亮,但实在太快了。”
“我还没把相机打开,你就已经下来了,实在没拍到,所以希望你......”
“不好意思,我没力气了,你换别人做吧。”
说罢,孟言便站起身,准备前往休息区喝两口水。
然后等待今天下午的最后一场体能考核,四百米障碍。
但那个军报记者明显没准备放弃,赶紧跟上去,希望孟言能够帮帮忙。
还夸他相貌出众,非常用来当文稿封面,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成为军里的偶像呢。
听闻此言,孟言更加坚定的摇头拒绝,他不做偶像好多年,不爱冰冷的床沿。
“我刚才就是一时兴起,你现在让我重新找回那个状态,我反而找不回来了。你要是实在想拍,拍其他人也是一样的。”
他一把拉过谬不凡,塞在这位军报编辑怀里:“你拍他,他比较上镜,长得跟吴彦祖似的,我不上镜的,我平平无奇。”
谬不凡冲着记者嘿嘿笑,显然是觉得孟言说的很对:“同志,你拍我也是一样的,我镜头感比较强,能给你各种想要的感觉。”
军报记者也是无奈,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让谬不凡来拍杠上敬礼的动作。
但做了许多次,始终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就连大赛方的人也说。
动作是同一个动作,但就是没有先前那样的感觉。
这一刻,军报记者才明白,有些画面是转瞬即逝的。
错过了,就错过了。
或许,孟言不想再重复一次,而是因为他知道,即便是他本人,怕是也无法复刻出先前的效果和状态。
有些逼,得是感觉上来了,才能行云流水,如果让他现在再爬上去一次,倒是显得刻意了。
时间,转眼就来到第二天。
第二天的考核项目,则是军事技能比拼。
所谓军事技能,包括投弹,擒敌术,刺杀,射击。
甚至还有一些,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维稳处突等综合团体项目考核。
而和昨天体能考核不同的是,今天赛场上竟出现了一些个新面孔,这些人都是各单位压箱底的能人。
相对于体能,部队里其实更加注重军事技能方面的训练,因为体能是可以靠后天加大训练量慢慢练上来的,但专业军事技能则更讲究天赋。
就拿打靶射击来说,这就是一项技术活。
没有这个天赋的,即便是打枪打到八十岁,也没用。
而像谬不凡,何火,这样的其实都是先天大于后天努力。
除了他们以外,现场还有不少获得过部队里神射手,优秀枪手等称号的老兵士官。
人家本就天赋极佳,子弹打的也更多,射击方面自然拥有更多经验,和更加稳定的心理素质。
好的枪手,需要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而满足这两项的在场有不少人。
光是两百米射击这一项,场上就有七八个拿到满分的。
当然,孟言也是其中之一,他不仅有天赋,而且有挂。
不过,在实弹投掷环节他只拿了个第三,第一名那家伙右手胳膊比孟言大腿都粗,感觉整个人比起韩高远都要壮上一圈。
输给这样的,孟言觉得一点都不冤枉。
至于,实弹投掷第二名,则是和孟言同一届新兵连出来的那个兵。
那家伙右手堪称麒麟臂,新兵连的时候手榴弹就能丢到七十多米远。
当时孟言使出吃奶的劲儿,才稍稍险胜一筹,结果没想到这家伙下连以后更是盯着这项训练猛攻,直接投了个八十多米出来。
孟言其实,已经接受了部队里能人异士多如牛毛这个设定。
怎么可能只有自己一人厉害,其余全是废柴?
又不是什么脑残爽文小说?
下一场是刺杀考核,所谓刺杀并非是大家所想的那样,拿把刀子暗中刺杀敌人。
而是穿戴好护具,二人各自持有一把木头制作的步枪互怼。
枪头位置抱着软皮垫子,不至于伤着人。
形式上,有点有点类似于击剑。
但通俗来说,就是拼刺刀。
不过,是正经刺刀,不是那种不正经的。
“讲一下,刺杀考核标准!”
“刺刀戳中对方要害部位,造成一击毙命,或是直接将其打倒在地则为胜出!”
“胜出者,可直接晋级下一轮,听明白了吗?”
“是!”
总裁判通过大喇叭讲解完规则,分布在操场上早已穿戴好护具,准备两两对战的兵立即大声回应。
每两个人中间,都会站着一个裁判,胜负输赢将会由裁判来宣布。
此时,孟言面前的是一个,来自其他旅的二期士官。
那人没有多废话,举着木刺刀就朝他冲来。
呼!
只见他一个跨步向前,刺刀斜上方朝着孟言胸口怼来。
这个动作叫“突刺——刺”,是刺杀的基础动作。
别看是基础,但在战场上可是真正的杀招。
当年抗日战场,老前辈在拼近身战时,可没少在鬼子的刺刀下吃亏。
并不是说,老前辈们不够勇猛,而是因为当时咱们的部队实在太穷,大部分战士在近身战时,用的都是砍刀,菜刀,柴刀。
而使用这些刀类武器,往往需要负担一个抬手挥砍的大幅度蓄力动作,这就导致生死相搏的时候动作前摇太长,消耗体力也过大。
可捅不一样,他是一个上挑的动作,只要在枪口装上刺刀,往前使劲戳就行。
而后来,咱们的部队里吸取教训,也开始慢慢对拼刺刀重视起来。
即便是到了现如今,这项刺杀训练在部队中,依旧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战争,归根到底还是人在打,子弹总会打光,枪也会损坏卡壳,这个时候就是最原始的厮杀。
“我去,那个女兵好漂亮!”
“哪里,在哪里?”
“在梦里!”
孟言趁着对方分神之际,抓住他的木枪前段,用力一拽就给他缴械。
然后顺手一枪托抡起砸在他的脸上,直接送他去了梦香。
此时,裁判也正四处寻摸女兵身影,扭过头刚好瞧见这家伙被孟言强制送去补觉的画面。
意识到被耍后,裁判眼角抽动了两下,对他说了一句。
“666号,获胜,晋级下一轮!”
“承让,承让!”
孟言一脸谦虚,朝着并不存在的观众拱手抱拳。
周围同样晋级的兵纷纷露出警惕神情,因为他们发现这个家伙并不像表面看着那般纯良。
而是和他背后的号码牌一样,是个纯纯的老六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