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大唐元年……钟声!
窗外日影西斜,为室内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有关《人书》的下落,一直都是整个华夏的谜团,甚至夏国皇帝李允隆为了飞升成仙同样孜孜不倦地寻找。
只是谁能想到,《人书》的线索竟然正是在他的母后手里握着,一直都是河西王府代代相传的最大秘密。
原本夏国皇帝李允隆可以得到《人书》的线索,甚至是得到《人书》,但奈何他选择过继到小宗皇帝一脉,导致跟《人书》失之交臂。
“皇祖母,你可知这个玉牌究竟是指示?”李锋伸手接过玉牌,感受到这个玉牌竟然有着温度,于是好奇地询问道。
老夫人姜氏轻轻地摇头:“我亦不知晓!只是玉牌需要真正的望气大师才能参透,而《人书》在……”
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突然间停住了,于是抬手让刘嬷嬷将闲杂人等通通打发离开。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祖孙二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锋得知《人书》的具体下落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再抬头便看着祖母专注缝制的侧脸,银发在金光中如同透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安宁。
虽然他并不能融入父母的家庭,但他的人生无疑是幸福的,拥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皇祖母。这一刻,他感觉自己不再是大唐的相爷,而是一个承欢祖母膝下的普通孙儿。
“好了!”姜太后咬断线头,将绣着“平安喜乐”四个字的香囊递给李锋:“里面装了河西特有的安神草药,还有我跟如意一起从大相国寺求来的平安符。贴身带着,保你无灾无难。”
李锋双手接过,突然屈膝跪下,将香囊举过头顶郑重地道:“孙儿谢皇祖母赐福。”
姜太后一愣,随即红了眼眶,温暖的双手抓着李锋的手道:“祖母只愿你平安喜乐,其他都不重要。”
李锋郑重地点头,同时心里暗暗地做出决定——今生今世,他绝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他的皇祖母,哪怕是混沌钟都不行。
眨眼间,大唐元年如期而至。
正月初一的长安城,银装素裹。
除夕夜的一场大雪,将这座千年古都染成纯白,仿佛上天特意为新朝更始准备的贺礼。
相宫正殿前,三百名银甲空无奴分列玉阶两侧,他们身姿挺拔如枪,银甲在冬日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他们的面容上没有一丝表情,眼睛直视前方,如同雕像般纹丝不动。
李锋在一统七国后,已经将天下的空无奴正式收编,成为相宫名副其实的亲卫军,亦是他能够掌握天下的底气所在。
殿内,身穿相袍的李锋高坐虎椅上,整个人越发有帝王的威严。
大唐的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纷纷跪拜行礼。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治理,大唐实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事实证明,七国的资源共享和互补,确实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文字的统一推动了民族大融合,货币的统一推动了大唐的经济繁荣,而科举制的确立打破了此前各国的阶级壁垒。
“臣等恭贺相爷新春喜乐,国祚绵长,永享太平!”六部尚书等官员以李锋的家臣自居,而今一切都是以李锋为尊。
李锋微微抬手,整个人显得越发自信和从容:“诸位,平身!今日乃大唐洪武元年正旦,本相与诸位共襄盛举,当尽欢而散。”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每个角落,仿佛直接在众人耳边响起。
户部尚书范蠡出列,声音洪亮地请奏道:“相爷,按七国共规,咱们大唐新朝当大赦天下,减免赋税!”
“准!”李锋对这个事情已经提前有定论,于是进行补充道:“另赐长安城百姓每人米三斗,盐半斤,酒一壶。本相跟诸位臣工及全城百姓同庆!”
此话一出,礼部尚书张崇等官员当即施礼道:“总相大人仁德!”
虽然这种恩赐有收买人心的成分,但李锋此种做法恰恰说明他心里确实装着百姓,而不是一点恩惠都不肯给百姓的昏君。
李锋并不喜欢玩虚的,于是大手一挥:“开宴,庆新元,贺元旦!”
随着一声令下,宴会随即开始。
身穿彩衣的宫女们如穿花蝴蝶般端上珍馐美味,乐师奏响新谱的《洪武乐章》,同时空气弥漫着采用新工艺酿造的烈酒。
李锋举杯与群臣共饮,脸上挂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这一世,他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还要改变整个华夏的命运。即便他不飞升成仙,这里仍旧可以成为人间仙境。
至于五台山那帮人,只要自己治理好大唐,未必不能断掉他们的修仙之路。
正是这时,欢快的乐声戛然而止。
整个大殿内瞬间安静得可怕,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兵部尚书姜无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只是此刻送到嘴唇的酒没能被吸进口中,而是任由酒水从他花白的胡须流下来。
工部尚书鲁班等官员同样是满脸震惊,原本还带着几分希冀,当注意到其他人皆是如此后,心即刻沉到了谷底。
“若是本相没有记错的话,现在这是第四声吧?”李锋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显得认真地抛出问题道。
之所以大殿突然陷入如此古怪的气氛,正是因为混沌钟又响了。
吏部尚书伯乐正想要点头称是,结果吐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而他的脸上竟然变得呆滞的表情。
咚……
正是这时,又一声仿若在大家耳畔敲响的钟声传来,在所有人的心里头炸响。
“哐当”一声,刑部尚书商鞅的酒杯跌落在地,琼浆玉液溅在他崭新的官服上,却浑然不觉,嘴唇忍不住哆嗦起来。
其他大臣也面色惨白,有人甚至开始微微发抖,甚至一些低级官员已经尿了裤子。
李锋眯起眼睛望向五台山的方向,这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却是没有想到,这不是一次钟声,而是一下子迎来了两次钟声,所以现在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