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王 作品
第186章 杨广:我想让秦昇的儿子跟我姓
“陛下,你说秦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丹阳眼看就要生了,他怎么还不回京呀。”
作为大隋好岳母,萧皇后很少埋怨自己的女婿,除非是真的忍不了了。
毕竟按照她之前特意派去齐国公府照顾丹阳公主的御医的说法,女儿很有可能要在这个月底或者下个月初临盆。
如今眼看就到月底,女儿渐渐有了生产的兆头,女婿却迟迟不见踪影,萧皇后心中如何不急。
“皇后不必担心,朕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去蓟城催促他了。”
倒是杨广能理解秦昇如今的难处,反而笑着宽慰萧皇后道:
“不过皇后也要理解他的难处,如今河北道刚平定不久,百废待兴,千头万绪的事情都等着他去处置,想要抽身回洛阳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
萧皇后哪里会不知道自己女婿的难处,她只是更心疼自己女儿罢了:
“臣妾怎会不知道河北道事情多,他不好抽身回京,但他手下能吏良将那么多,他就不能将这些事情托付给他们,自己抽一两个月时间回家陪陪丹阳和自己即将出世的孩子吗?”
不知为何,杨广在听了萧皇后的话之后,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消失了,目光也变得有些凝重。
萧皇后注意到了杨广的异样,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随即有些不安问道:
“陛下,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臣妾说错什么话了?”
杨广看着萧皇后,目光很是古怪,突然间叹问了她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皇后,若丹阳生下的是男孩,你说朕可否让他跟禅师一样改姓杨?”
“陛下,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何要让秦昇和丹阳的孩子姓杨?”
萧皇后显然是被杨广这个奇怪的想法给吓了一大跳,随后一脸不解看着杨广道:
“陛下,不是你说秦昇父母双亡,无兄无弟,要丹阳劝他多纳妾多生子,好多多给秦家开枝散叶吗?
如今秦昇跟丹阳好不容易有了第一个子嗣,你为何非要让这个孩子改姓杨呢?”
杨广闻言忍不住苦笑一声,随即轻轻叹了一口气:
“皇后难道当真不明白朕的用意吗?”
萧皇后看着杨广满脸苦涩的模样,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也忍不住跟着幽幽叹了一口气道:
“事到如今,难道陛下还是不能完全信任他?”
“这不是朕信不信任他的问题,而是朕信得过他身边那些人。”
杨广又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语气悠悠道:
“你方才也说了,他身边能吏良将那么多,这些人追随他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为了博取一场泼天富贵,求个扬名立万罢了。
朕担心有朝一日,即使他对朕再忠心,再顾念翁婿之情,他手下这些人也不会答应,非逼着他取大隋而代之不可。”
“我想陛下是多心了,只要他能坚守本心,他那些手下还敢将刀架在他脖子上,非逼着他谋朝篡位不成?”
萧皇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不住在宽慰杨广,只是眼中也不免多了一丝忧虑之色。
杨广没有说话,只是起身走到门口,仰头看着天空,不知过了多久才幽幽开口道:
“其实朕一直都明白,若是没有他,江都之变那日,不仅朕会命丧叛军之手,大隋也会随之灭亡。
他不仅救了朕一命,更是拯救了大隋的江山,
因此,朕一直对他心怀感激,不仅将能封赏给他的东西都封赏给了他,还将丹阳许配给他,让他做了大隋的驸马。
他之后也没有让朕失望,灭瓦岗,平河北,败高句丽,使得天下形势日渐转危为安,大隋的社稷宗庙得以延续。
只是随着他的功劳越来越大,朕发现他已经越来越脱离了朕和朝廷的掌控了。”
“陛下何出此言?”
萧皇后闻言不由心中一惊,语气微微有些发颤。
杨广并没有直接回答萧皇后的问题,而是反过来问了她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前几日他派人送来几个突厥人的首级,此事你知道吗?”
“臣妾听说了。”
萧皇后点了点头,神色反而越发不解。
因为她也听说了,突厥的颉利可汗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然派使者去游说秦昇这个大隋驸马叛隋。
秦昇虽说为了不落人口实,并没有杀这个突厥使者,却把他的随从全杀了,将他们的首级全部送来了洛阳。
可在萧皇后看来,这不正好从侧面证明了秦昇对大隋和天子忠心耿耿,并没有任何异心吗?
既然如此,自己夫君为何不仅不高兴,反而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呢?
杨广似乎看出了萧皇后的困惑,苦笑着说出了自己内心的忧虑道:
“你知道当朕看到那些突厥人的首级之时,朕心中在想些什么吗?
朕想的是,如果他真的经受不住突厥人的鼓动,要起兵反朕,朕该如何应对?”
说到这儿,杨广忍不住重重叹了一口气,才继续往下说道:
“朕想了一天一夜,发现除了发一道诏书怒斥他不忠不义之外,根本拿他没有一点办法。
因为朝廷从来没有给过他一兵一卒,他麾下的那些将士都是他自己招揽来的,只听从他一人的命令,朕和朝廷根本指挥不动哪怕一兵一卒。
若是他当真要起兵反隋,只怕他下面那些将士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去反对呢?
除此之外,还有科举考试和抄没关陇贵族的田庄,他也是只要想做就能去做,根本不需要得到朕和朝廷的任何支持。
因此朕才说,随着他的功劳越来越大,已经完全脱离了朕和朝廷的掌控。”
萧皇后听出了杨广心中的忧虑,却也只能不住宽慰他道:
“依臣妾看陛下还是多虑了,至少他如今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异心,陛下又何必杞人忧天,徒增烦恼呢?”
“如今没有不代表将来不会有,他自己没有不代表他那些手下没有。”
可萧皇后的话不仅没让杨广宽心,反而让他一阵摇头,甚至不惜拿自己的父亲举起了例子:
“正如我的父皇,难道他一开始就有取大周江山而代之的心思吗?还不是被大势和他身边的人一步步推着走到了改朝换代这一步。
对朕而言,朕害怕他有篡位之心,但更害怕他有篡位的能力。
可朕偏偏不能将他怎么样,因为朕比谁都清楚,如今能够拯救大隋江山的就只有他一人。
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只要他忠于朕一天,大隋的江山就还能延续一天。
若是朕当真逼反了他,恐怕这大隋江山就要到此为止了。”
萧皇后听完,久久没有言语,因为她从未想过,秦昇送来几个突厥人的首级,竟让杨广想到了这么多。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试探性问了一句道:
“所以陛下才想到要让他和丹阳的孩子改姓杨?”
杨广点了点头:
“这也是朕唯一能想到的未雨绸缪的法子,朕不仅要让这个孩子改姓杨,还要将他纳入皇族,将他视为朕的皇孙,而不是外孙。
如此一来,若是他父亲将来真有二心,朕便立即传位给他,他父亲能狠得下心反朕,还能狠得下心反自己的儿子不成。”
萧皇后听完再一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又过了许久,她才幽幽叹了一口气道:
“陛下,这法子虽然听起来可行,但陛下可别忘了,他并没有叔伯兄弟可以延续家族血脉,未必会同意自己唯一的儿子另改它姓。
再者说了,哪怕是寻常百姓家,除非是实在活不下去,否则又有几个男人愿意入赘去做上门女婿,让自己的孩子随母亲姓,从而被旁人耻笑呢?更别说他还是位高权重的尚书令兼十二卫大将军了。
若是陛下强逼他的长子改姓,反而会让心寒,恐怕到时候他本来没有二心也要被陛下逼得有二心了。”
听了萧皇后的话,杨广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看似可行,实则多少有些一厢情愿了。
就在他还想说点什么之时,一名侍卫连滚带爬闯进了丹露宫,嘴里慌慌张张道:
“禀……禀陛下和皇后娘娘,公……公主她快……快要生了!”
“什么!”
杨广和萧皇后闻言都不由神色一变,随后顾不上多想,当即命侍卫备好车辇,立即送他们去齐国公府。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作为大隋好岳母,萧皇后很少埋怨自己的女婿,除非是真的忍不了了。
毕竟按照她之前特意派去齐国公府照顾丹阳公主的御医的说法,女儿很有可能要在这个月底或者下个月初临盆。
如今眼看就到月底,女儿渐渐有了生产的兆头,女婿却迟迟不见踪影,萧皇后心中如何不急。
“皇后不必担心,朕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去蓟城催促他了。”
倒是杨广能理解秦昇如今的难处,反而笑着宽慰萧皇后道:
“不过皇后也要理解他的难处,如今河北道刚平定不久,百废待兴,千头万绪的事情都等着他去处置,想要抽身回洛阳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
萧皇后哪里会不知道自己女婿的难处,她只是更心疼自己女儿罢了:
“臣妾怎会不知道河北道事情多,他不好抽身回京,但他手下能吏良将那么多,他就不能将这些事情托付给他们,自己抽一两个月时间回家陪陪丹阳和自己即将出世的孩子吗?”
不知为何,杨广在听了萧皇后的话之后,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消失了,目光也变得有些凝重。
萧皇后注意到了杨广的异样,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随即有些不安问道:
“陛下,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臣妾说错什么话了?”
杨广看着萧皇后,目光很是古怪,突然间叹问了她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皇后,若丹阳生下的是男孩,你说朕可否让他跟禅师一样改姓杨?”
“陛下,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何要让秦昇和丹阳的孩子姓杨?”
萧皇后显然是被杨广这个奇怪的想法给吓了一大跳,随后一脸不解看着杨广道:
“陛下,不是你说秦昇父母双亡,无兄无弟,要丹阳劝他多纳妾多生子,好多多给秦家开枝散叶吗?
如今秦昇跟丹阳好不容易有了第一个子嗣,你为何非要让这个孩子改姓杨呢?”
杨广闻言忍不住苦笑一声,随即轻轻叹了一口气:
“皇后难道当真不明白朕的用意吗?”
萧皇后看着杨广满脸苦涩的模样,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也忍不住跟着幽幽叹了一口气道:
“事到如今,难道陛下还是不能完全信任他?”
“这不是朕信不信任他的问题,而是朕信得过他身边那些人。”
杨广又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语气悠悠道:
“你方才也说了,他身边能吏良将那么多,这些人追随他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为了博取一场泼天富贵,求个扬名立万罢了。
朕担心有朝一日,即使他对朕再忠心,再顾念翁婿之情,他手下这些人也不会答应,非逼着他取大隋而代之不可。”
“我想陛下是多心了,只要他能坚守本心,他那些手下还敢将刀架在他脖子上,非逼着他谋朝篡位不成?”
萧皇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不住在宽慰杨广,只是眼中也不免多了一丝忧虑之色。
杨广没有说话,只是起身走到门口,仰头看着天空,不知过了多久才幽幽开口道:
“其实朕一直都明白,若是没有他,江都之变那日,不仅朕会命丧叛军之手,大隋也会随之灭亡。
他不仅救了朕一命,更是拯救了大隋的江山,
因此,朕一直对他心怀感激,不仅将能封赏给他的东西都封赏给了他,还将丹阳许配给他,让他做了大隋的驸马。
他之后也没有让朕失望,灭瓦岗,平河北,败高句丽,使得天下形势日渐转危为安,大隋的社稷宗庙得以延续。
只是随着他的功劳越来越大,朕发现他已经越来越脱离了朕和朝廷的掌控了。”
“陛下何出此言?”
萧皇后闻言不由心中一惊,语气微微有些发颤。
杨广并没有直接回答萧皇后的问题,而是反过来问了她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前几日他派人送来几个突厥人的首级,此事你知道吗?”
“臣妾听说了。”
萧皇后点了点头,神色反而越发不解。
因为她也听说了,突厥的颉利可汗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然派使者去游说秦昇这个大隋驸马叛隋。
秦昇虽说为了不落人口实,并没有杀这个突厥使者,却把他的随从全杀了,将他们的首级全部送来了洛阳。
可在萧皇后看来,这不正好从侧面证明了秦昇对大隋和天子忠心耿耿,并没有任何异心吗?
既然如此,自己夫君为何不仅不高兴,反而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呢?
杨广似乎看出了萧皇后的困惑,苦笑着说出了自己内心的忧虑道:
“你知道当朕看到那些突厥人的首级之时,朕心中在想些什么吗?
朕想的是,如果他真的经受不住突厥人的鼓动,要起兵反朕,朕该如何应对?”
说到这儿,杨广忍不住重重叹了一口气,才继续往下说道:
“朕想了一天一夜,发现除了发一道诏书怒斥他不忠不义之外,根本拿他没有一点办法。
因为朝廷从来没有给过他一兵一卒,他麾下的那些将士都是他自己招揽来的,只听从他一人的命令,朕和朝廷根本指挥不动哪怕一兵一卒。
若是他当真要起兵反隋,只怕他下面那些将士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去反对呢?
除此之外,还有科举考试和抄没关陇贵族的田庄,他也是只要想做就能去做,根本不需要得到朕和朝廷的任何支持。
因此朕才说,随着他的功劳越来越大,已经完全脱离了朕和朝廷的掌控。”
萧皇后听出了杨广心中的忧虑,却也只能不住宽慰他道:
“依臣妾看陛下还是多虑了,至少他如今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异心,陛下又何必杞人忧天,徒增烦恼呢?”
“如今没有不代表将来不会有,他自己没有不代表他那些手下没有。”
可萧皇后的话不仅没让杨广宽心,反而让他一阵摇头,甚至不惜拿自己的父亲举起了例子:
“正如我的父皇,难道他一开始就有取大周江山而代之的心思吗?还不是被大势和他身边的人一步步推着走到了改朝换代这一步。
对朕而言,朕害怕他有篡位之心,但更害怕他有篡位的能力。
可朕偏偏不能将他怎么样,因为朕比谁都清楚,如今能够拯救大隋江山的就只有他一人。
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只要他忠于朕一天,大隋的江山就还能延续一天。
若是朕当真逼反了他,恐怕这大隋江山就要到此为止了。”
萧皇后听完,久久没有言语,因为她从未想过,秦昇送来几个突厥人的首级,竟让杨广想到了这么多。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试探性问了一句道:
“所以陛下才想到要让他和丹阳的孩子改姓杨?”
杨广点了点头:
“这也是朕唯一能想到的未雨绸缪的法子,朕不仅要让这个孩子改姓杨,还要将他纳入皇族,将他视为朕的皇孙,而不是外孙。
如此一来,若是他父亲将来真有二心,朕便立即传位给他,他父亲能狠得下心反朕,还能狠得下心反自己的儿子不成。”
萧皇后听完再一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又过了许久,她才幽幽叹了一口气道:
“陛下,这法子虽然听起来可行,但陛下可别忘了,他并没有叔伯兄弟可以延续家族血脉,未必会同意自己唯一的儿子另改它姓。
再者说了,哪怕是寻常百姓家,除非是实在活不下去,否则又有几个男人愿意入赘去做上门女婿,让自己的孩子随母亲姓,从而被旁人耻笑呢?更别说他还是位高权重的尚书令兼十二卫大将军了。
若是陛下强逼他的长子改姓,反而会让心寒,恐怕到时候他本来没有二心也要被陛下逼得有二心了。”
听了萧皇后的话,杨广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看似可行,实则多少有些一厢情愿了。
就在他还想说点什么之时,一名侍卫连滚带爬闯进了丹露宫,嘴里慌慌张张道:
“禀……禀陛下和皇后娘娘,公……公主她快……快要生了!”
“什么!”
杨广和萧皇后闻言都不由神色一变,随后顾不上多想,当即命侍卫备好车辇,立即送他们去齐国公府。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