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王 作品
第167章 关陇贵族齐聚一堂(上)
随着秦昇下令查抄关陇贵族在河北道的田庄的消息传回关中,整个关中顿时都为之震动。
不少关陇贵族的子弟一时间更是群情激愤,纷纷放言要带兵杀去河北道,手刃秦昇,夺回他们的田庄和土地。
可口嗨归口嗨,谁都明白,如今唐军想要从刘武周手中夺回河东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对付一个实力比刘武周强得多的秦昇呢!
正因为如此,关陇贵族中有好几家对李渊生出了深深的不满。
在他们看来,他们关陇贵族出这么多的钱粮去支持李渊,是希望李渊能够取大隋而代之,最终一统天下,之后投桃报李,让他们关陇贵族重现全盛时的荣光和辉煌。
可他们耗费了这么多这么多的钱粮,李渊却只占有关中和河西之地,连起家的河东之地都给丢了,着实是有点扶不起的阿斗。
如今他们又因为支持李渊,被秦昇罗织罪名,将他们在河北的田庄和土地全部查抄没收了,可谓是得不偿失。
偏偏此时长安城中开始流传着一些风言风语,说其实李渊早就听说秦昇要对关陇贵族在河北道的田庄和土地下手,才想到在长安举行一场冬闱,并劝说关中士族子弟不要参加,从而将高中进士的名额留给关陇贵族子弟,作为对他们失去河北道的田庄和土地的补偿……
当听说他们家族失去了这么多在河北道的田庄和土地,李渊竟只想用区区几个进士名额补偿他们,不少关陇贵族的子弟彻底怒了,纷纷找到自家家主,坚决反对自己家族参加此次冬闱。
面对群情激愤的族人,关陇贵族中的好几家最终都因此转变了态度,开始反对李渊的冬闱。
他们倒不是不知道外面的风言风语很有可能是有人在趁机兴风作浪,但如今这些流言满天飞,说得有鼻子有眼的,长安城中不少百姓对此深信不疑,都在等着看他们关陇贵族的笑话。
若是他们还要坚持参加冬闱,当朕要沦为全天下人的笑柄了。
最终,面对这些关陇贵族的反对,连李世民也知道无力回天,主动劝父亲李渊取消冬闱,暂时安抚住关陇贵族。
同时,李世民也敏锐察觉到长安城中很有可能安插有秦昇的不少细作,一直躲在黑暗中推波助澜。
因此,他一面劝父亲李渊在长安城中加强戒备,无论如何都要揪出秦昇安插在长安城中的这些细作,避免他们再兴风作浪。
除此之外,他还建议父亲不如效仿秦昇,从民间搜罗一批心思活络身手敏捷之人,组建一个只听命于他们父子的秘密机构,将人派往各个重要城池潜伏下来,平时作为闲子收集情报传递回长安,关键时候可以操控舆论影响局势。
李渊虽然同意李世民的想法,却认为李世民军务繁重,不宜分心,最终将此事交给长子李建成去办。
而李建成也照着李世民的想法,派人去青楼酒肆寺院赌坊这些地方搜罗了一批有本事的三教九流之徒,组建了一个只听从唐王府号令的秘密机构。
因为李建成认为这些人虽然可用,但个个都是品行不良之徒,因而将这个机构取名为“不良人”。
【注:其实历史上的不良人最早出自唐高宗李治时期。】
……
虽然冬闱之事因为关陇贵族的反对最终告吹,可对于关陇贵族来说,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如何夺回他们在河北的田庄和土地才是当务之急。
正巧独孤家的家主独孤纂的侍妾最近给他生了儿子,独孤纂便借着这次机会,将关陇贵族各家家主都请到自己府上,名义上是为了庆贺自己小儿子的出生,实则想将关陇贵族都聚在一起,商讨一下如何夺回他们各家在河北的田庄和土地
当宴会进行到一半时,这些关陇贵族的家主纷纷借口不胜酒力要去小憩一会儿,转头却在独孤府下人的指引下,被领到了独孤纂的书房。
待人一到齐之后,独孤纂也顾不上寒暄,直接叹了一口气道:
“不瞒你们说,我已经命人带着亲笔信去江都找吾弟开远了,让他出面去跟太上皇和萧太后求求情,希望他看在死去的独孤太皇太后的面上,不要放任自己女婿在河北胡作非为。”
独孤纂口中的开远即独孤开远,独孤信之孙,独孤罗庶长子,独孤纂的庶兄,如今在江都官任的千牛备身。
当初江都之变时,他曾带着数百殿内兵去玄览门救驾,力战被俘,好在之后秦昇率军杀到,才没让他死在叛乱的骁果军之手。
因为此事,杨广虽然深恨独孤家的背叛,但对独孤开远却是格外信任,依旧继续让他担任自己的千牛备身。
因此独孤纂才想到派人去连庶兄,希望他能说服得了杨广,让秦昇不要再动他们关陇贵族在河北的田庄和土地。
可独孤纂的话却引起一旁的元家家主元安的不满,当即冷笑一声道:
“敢问独孤兄,你是让你兄长独孤开远去劝太上皇不要动你们独孤家的田庄和土地,还是劝太上皇不要动我们整个关陇贵族的田庄和土地。”
独孤纂见元安在拆自己的台,心中不由一阵暗暗恼怒,却没有显露出来,只是呵呵一笑道:
“自然是劝太上皇不要动我们整个关陇贵族的田庄和土地,至于太上皇决定放过哪一家不放过哪一家,可就不好说了。”
元安听出了独孤纂话语中的嘲讽,面色不由猛然一沉。
他们元家之前有个叔祖叫元弘嗣,当了十几年的幽州总管,在他的支持和默许下,元家在河北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兼并了大量田地。
因此在此次秦昇查抄和没收关陇贵族在河北的田庄和土地风潮中,就数元家损失最为惨重。
而之前元安的兄长元敏因为追随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被杀,可以说是彻底惹恼了杨广。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不少关陇贵族的子弟一时间更是群情激愤,纷纷放言要带兵杀去河北道,手刃秦昇,夺回他们的田庄和土地。
可口嗨归口嗨,谁都明白,如今唐军想要从刘武周手中夺回河东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对付一个实力比刘武周强得多的秦昇呢!
正因为如此,关陇贵族中有好几家对李渊生出了深深的不满。
在他们看来,他们关陇贵族出这么多的钱粮去支持李渊,是希望李渊能够取大隋而代之,最终一统天下,之后投桃报李,让他们关陇贵族重现全盛时的荣光和辉煌。
可他们耗费了这么多这么多的钱粮,李渊却只占有关中和河西之地,连起家的河东之地都给丢了,着实是有点扶不起的阿斗。
如今他们又因为支持李渊,被秦昇罗织罪名,将他们在河北的田庄和土地全部查抄没收了,可谓是得不偿失。
偏偏此时长安城中开始流传着一些风言风语,说其实李渊早就听说秦昇要对关陇贵族在河北道的田庄和土地下手,才想到在长安举行一场冬闱,并劝说关中士族子弟不要参加,从而将高中进士的名额留给关陇贵族子弟,作为对他们失去河北道的田庄和土地的补偿……
当听说他们家族失去了这么多在河北道的田庄和土地,李渊竟只想用区区几个进士名额补偿他们,不少关陇贵族的子弟彻底怒了,纷纷找到自家家主,坚决反对自己家族参加此次冬闱。
面对群情激愤的族人,关陇贵族中的好几家最终都因此转变了态度,开始反对李渊的冬闱。
他们倒不是不知道外面的风言风语很有可能是有人在趁机兴风作浪,但如今这些流言满天飞,说得有鼻子有眼的,长安城中不少百姓对此深信不疑,都在等着看他们关陇贵族的笑话。
若是他们还要坚持参加冬闱,当朕要沦为全天下人的笑柄了。
最终,面对这些关陇贵族的反对,连李世民也知道无力回天,主动劝父亲李渊取消冬闱,暂时安抚住关陇贵族。
同时,李世民也敏锐察觉到长安城中很有可能安插有秦昇的不少细作,一直躲在黑暗中推波助澜。
因此,他一面劝父亲李渊在长安城中加强戒备,无论如何都要揪出秦昇安插在长安城中的这些细作,避免他们再兴风作浪。
除此之外,他还建议父亲不如效仿秦昇,从民间搜罗一批心思活络身手敏捷之人,组建一个只听命于他们父子的秘密机构,将人派往各个重要城池潜伏下来,平时作为闲子收集情报传递回长安,关键时候可以操控舆论影响局势。
李渊虽然同意李世民的想法,却认为李世民军务繁重,不宜分心,最终将此事交给长子李建成去办。
而李建成也照着李世民的想法,派人去青楼酒肆寺院赌坊这些地方搜罗了一批有本事的三教九流之徒,组建了一个只听从唐王府号令的秘密机构。
因为李建成认为这些人虽然可用,但个个都是品行不良之徒,因而将这个机构取名为“不良人”。
【注:其实历史上的不良人最早出自唐高宗李治时期。】
……
虽然冬闱之事因为关陇贵族的反对最终告吹,可对于关陇贵族来说,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如何夺回他们在河北的田庄和土地才是当务之急。
正巧独孤家的家主独孤纂的侍妾最近给他生了儿子,独孤纂便借着这次机会,将关陇贵族各家家主都请到自己府上,名义上是为了庆贺自己小儿子的出生,实则想将关陇贵族都聚在一起,商讨一下如何夺回他们各家在河北的田庄和土地
当宴会进行到一半时,这些关陇贵族的家主纷纷借口不胜酒力要去小憩一会儿,转头却在独孤府下人的指引下,被领到了独孤纂的书房。
待人一到齐之后,独孤纂也顾不上寒暄,直接叹了一口气道:
“不瞒你们说,我已经命人带着亲笔信去江都找吾弟开远了,让他出面去跟太上皇和萧太后求求情,希望他看在死去的独孤太皇太后的面上,不要放任自己女婿在河北胡作非为。”
独孤纂口中的开远即独孤开远,独孤信之孙,独孤罗庶长子,独孤纂的庶兄,如今在江都官任的千牛备身。
当初江都之变时,他曾带着数百殿内兵去玄览门救驾,力战被俘,好在之后秦昇率军杀到,才没让他死在叛乱的骁果军之手。
因为此事,杨广虽然深恨独孤家的背叛,但对独孤开远却是格外信任,依旧继续让他担任自己的千牛备身。
因此独孤纂才想到派人去连庶兄,希望他能说服得了杨广,让秦昇不要再动他们关陇贵族在河北的田庄和土地。
可独孤纂的话却引起一旁的元家家主元安的不满,当即冷笑一声道:
“敢问独孤兄,你是让你兄长独孤开远去劝太上皇不要动你们独孤家的田庄和土地,还是劝太上皇不要动我们整个关陇贵族的田庄和土地。”
独孤纂见元安在拆自己的台,心中不由一阵暗暗恼怒,却没有显露出来,只是呵呵一笑道:
“自然是劝太上皇不要动我们整个关陇贵族的田庄和土地,至于太上皇决定放过哪一家不放过哪一家,可就不好说了。”
元安听出了独孤纂话语中的嘲讽,面色不由猛然一沉。
他们元家之前有个叔祖叫元弘嗣,当了十几年的幽州总管,在他的支持和默许下,元家在河北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兼并了大量田地。
因此在此次秦昇查抄和没收关陇贵族在河北的田庄和土地风潮中,就数元家损失最为惨重。
而之前元安的兄长元敏因为追随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被杀,可以说是彻底惹恼了杨广。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